她說:“我反而更期待成爲首屆學生,相信會有較多機會。最吸引我的是‘體驗影響力’這個項目,因爲我有興趣和其他機構合作,創造實用的方案,例如借助科技來改善人們的生活。”
同樣注重跨學科學習的博學計劃每屆有約220至240名學生,耶魯—國大學院則是每屆約250人。
國大學院副院長吳佩松將負責策劃這個項目,以及海外學習等特別課程,他也是國大社會學系副教授。其他副院長包括負責學術事務的哲學系副教授黎輝傑、負責外展工作的物理學副教授郭淑瑛,以及寄宿課程與增益項目的王小妍副教授。
陳西文目前也兼任法學院院長,他強調,國大學院要吸引的不單是學業強的學生,他們更要對跨領域感興趣、有國際思維和領導潛能、勇于開拓新道路,並熱衷于服務社會,但跨學科不代表精專學科不重要。“問題是不按學科分類,重要的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我們要培養的是在一兩方面有精深專長,同時又能與不同學科的人協作的人才。”
陳西文也出任國大副教務長(教育創新),負責推動教育的創新實踐方案,包括把國大學院的試點計劃推廣到其他學院。針對接下來的計劃,他希望從價值觀教育、創意培養和科技應用這三方面著手,其中“體驗影響力”項目的目的便是讓學生有機會服務社區,發掘工作的意義而不單是物質方面的利益。
她說,面試過程沒有想象中嚴肅,其中一題要她介紹自己閱讀的書或觀看的節目,她于是分享對迪士尼動畫的喜愛,也談到動畫題材的演變。
新加坡國立大學新設的國大學院(NUS College)首屆有約7000人報讀,超過1000人獲得面試機會。作爲一所榮譽學院,學生除了在各自的院系念主修學科,也須在國大學院修讀共同課程與特定學習單元,接受跨學科教育。
另一名國大學院新生林文心(19歲)在南洋理工學院就讀網絡安全與數碼法證課程時表現優異,被國大計算機學院錄取。林文心之前有意報讀耶魯—國大學院,她在看過國大學院的課程後,認爲雖然少了耶魯的光環,學院提供的學習內容和機會仍具吸引力。
學生將與不同學科同學協作 爲非盈利組織制定解決方案
首屆學生約24%是國際學生,在學院預計的目標內。他們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以及美國等地。
長達至少兩年的“體驗影響力”(Impact Experience)學習項目是國大學院課程的一部分,所有學生畢業前都須參與。
除了成績,國大學院在遴選學生時也考慮學生自我介紹的文章和面試等表現。
7月正式出任國大學院院長的陳西文教授(Simon Chesterman)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透露收生情況。他強調,多元化學習社群有助于促進更豐富的跨學科交流與機會,因此樂見院方錄取多元背景的學生。
對學生最大吸引力 是課程兼具深度廣度
被國大學院錄取的哈基姆(Hakeem,19歲)將是國大法學院學生,會在服役後于2024年到國大就讀。國大學院共錄取五名回教學校畢業生,其中兩名男生後年開課。
旨在結合耶魯—國大學院與國大博學計劃特長的國大學院今年8月迎來首屆約400名新生,占76%的本地學生來自各初級學院、理工學院和回教學校等學府;其中20多人是理工院畢業生。國際學生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半數來自亞細安。
在國大安排下受訪的新生都很期待國大學院兼具廣度與深度的教育,以及校園寄宿等學習體驗。立志學法律的哈基姆對物理與電腦科學也感興趣,國大學院多元的學習選項可讓他接觸不同學科。
通過回教社會發展理事會的安排,就讀阿裕尼回教學校的哈基姆參加了國大學院講解會,發現學院教育著重廣度,與自己接受的國際中心會考課程(簡稱IB)類似,于是決定報讀。
從第二或第三學年開始,國大學院學生將與不同學科的同學協作,爲非盈利組織等機構面對的實際問題制定解決方案。
國大學院的學費也比耶魯—國大一年約2萬元的公民學生學費低,學生只須支付所屬院系的學費。以國大人文與理學院爲例,今年的新生公民學費是一年8250元。國大學院透露,首屆學生有三分之一領取獎學金或助學金。
院長樂見學院 錄取多元背景學生
新加坡國立大學新設的國大學院首屆有約7000人報讀,超過1000人獲得面試機會。作爲一所榮譽學院,學生除了在各自的院系念主修學科,也須在國大學院修讀共同課程與特定學習單元,接受跨學科教育。
被錄取的韓國籍學生蔡煐仁(20歲)將在國大主修生物醫療工程學和設計。她曾在韓國、美國和巴西受教育,這次是看中國大的強項,也想體驗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于是決定踏出舒適區。
另外,寄宿型學院以及18人至20人的小班制特點也會保留。首屆學生會有至少兩年住在國大大學城的桂樹學院,這個原本提供給博學計劃學生的宿舍有600個床位,部分在籍學生繼續入住,擔任新生的學長,其他學生可搬到耶魯—國大的宿舍。
畢業自諾雅初院的何佳雯(19歲)將就讀國大商學院,也是國大學院新生。她念初院時開展過一項理財計劃,向同學宣導理財知識,也曾到兀蘭的接見選民活動當義工一個月。“我曾想報讀博學計劃,不過國大學院集合博學計劃和耶魯—國大的特點,對我來說更有吸引力。我期待在校開展有意義的項目,塑造學院文化。”
提供博雅教育的耶魯—國大繼續辦課,直到最後一批學生于2025年畢業,博學計劃在籍學生則會轉到新的國大學院。國大當時解釋,新學院可提供更負擔得起且靈活的跨學科教育,讓學生從各院系多達50個選項中選擇主修學科,比耶魯—國大的14個多。
首屆學生中,半數是國大人文與理學院學生,四分之一來自計算機學院,其余來自法學院、商學院,以及設計與工程學院。整體而言,45%的學生主修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類課程。
去年8月,國大宣布與美國耶魯大學合辦10年的耶魯—國大學院停止招生,將與國大博學計劃(University Scholars Programme)整合並在今年成立新學院。
國大學院將制造機會讓新生與耶魯—國大學生交流。迎新活動會安排耶魯—國大及博學計劃在籍學生向新生介紹學生團體。陳西文指出,現有學生團體是否延續或以其他形式發展,得看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應由他們決定。
國大學院院長陳西文教授認爲,學業方面的成就不代表人生的成功。“個人也需要韌性、克服困難的毅力、團隊協作與溝通技巧。這項跨學科項目可促使學生與具有不同觀點和能力的人協作。面對實際問題,他們有機會嘗試,在錯誤中學習,並且意識到自己可以如何爲社會作出貢獻。”
首批學生包括38名早前被耶魯—國大錄取的男生,以及58名被博學計劃錄取的男生。他們因服役延後升學,可選擇到國大學院。被耶魯—國大錄取的男生有超過半數決定到國大學院。
陳西文指出,到了穩定階段,國大學院每屆學生會有約500人;教員約100人,其中35人來自博學計劃,20人來自耶魯—國大。國大學院許多學習單元都由雙方聯手策劃,但他強調學院“並非博學計劃2.0,也不是耶魯—國大輕簡版,而是新的學院”,在雙方建立的基礎上加以發展,以更有經濟效益的方式讓更多學生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