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是農曆七月初一,在“鬼月”焚燒冥紙,是新加坡華族信仰的一部分,但這個習俗也容易在現代社會引起爭議。有關當局就經常接到有關焚燒冥紙的投訴,包括空氣汙染、灰燼四散。民衆在祭祀儀式後留下供品,也會造成環境汙染,引來蟑螂、老鼠和蟲蟻等。
爲此,新加坡民間團體、私人企業和政府機構,7月14日宣布聯合成立焚燒冥紙規範行動聯盟,從農曆七月起,向華社族群展開相關的公民教育活動。宣導內容包括:強調祭祀時注重環保,如每次只焚燒少量冥紙;不抛撒冥紙;祭祀後清理香燭供品,保持環境整潔。
焚燒冥紙規範行動聯盟提供
焚燒少量冥紙,會影響“積累的功德”嗎?把祭祀供品收走,會否得罪鬼神?《聯合早報》訪問新加坡道教總會祈禱小組組長陳賢達道長,以及地藏林住持兼新加坡佛教總會教育組主任釋有維法師,厘清民衆對祭拜焚燒冥紙習俗存在的誤區。
1.少燒冥紙,會影響功德嗎?
華人爲什麽焚燒冥紙?陳賢達解釋,這是因爲華人視死如生,相信人死後應該如生前般由子孫後代侍奉,有錢在陰間享用。
陳賢達說:“從宗教角度來看,當我們向祖先神明祈求東西的時候,也要提供回報,所以答謝的時候就燒金紙給神明、往生者表達感激之心,感謝他們給予的愛和關懷。”
也有一些民間觀點認爲,花越多的錢,買越多的香燭冥紙焚燒,就能展現更多誠意,積累更多功德,得到更多神明保佑和福祉。兩位受訪宗教領袖都指出,這其實是一種誤區,其實冥紙少量焚燒表心意就好,心誠則靈。
陳賢達說:“沒有這個說法,主要是個人心意。金紙燒的時候,功德就是你在祈求也在答謝。這個答謝的方式就是在累積你的功德。我們一直都呼籲信衆適量焚燒。”
釋有維則指出,佛教根本沒有燒冥紙的傳統習慣,冥紙的多寡與積累的功德無關。
釋有維說:“在佛教理念裏面是以一個東西叫‘心香’爲主。所以內心的善還是我們自身功德的主要來源,而不是以一個物質的東西爲主。如果燒出來的東西有用,那就不用修行,不用行善了,只需要確保死之前把一些供品埋好放在一邊,叫後人按時按量慢慢燒就好。這完全違背佛教因果概念。”
2.抛撒冥紙,有意義嗎?
一些民衆在祭祖和祭拜鬼神時會抛撒冥紙,導致冥紙散落一地。這背後有什麽根據?
陳賢達和釋有維均指出,道教和佛教沒有抛冥紙的做法,這種習慣可能受到電影文化的影響才出現。
釋有維說:“它就是一個很視覺的東西,整個氛圍好像香港鬼片,僵屍道長林正英出來……其實民間比較少這樣的做法,可能有抛一點點,就是出殡的時候,人死了之後要出殡的那一天抛一點。但是可能現在生活條件比較好了,冥紙比較好比較便宜,所以大家猛抛。”
一些新加坡華人在清明節和中元節舉行祭祀儀式時會抛灑冥紙。(檔案照)
“但是抛也不符合邏輯,你看有些東西是燒有些東西是抛,那到底是燒拿得到,還是抛拿得到?如果抛拿得到就不用燒,如果燒拿得到就不用抛。那就其一,對不對?”
陳賢達道長則說,民間抛冥紙可能是“撒給過路幽冥”,但是道教一般沒有這樣的習俗。
他說:“道教的觀念是把金紙燒掉,沒有教信衆抛。不知道這個道理從哪裏來。”
3.收走供品會觸犯鬼神?
新加坡不少民衆在祭祀儀式結束後會選擇把供品留下。釋有維解釋,這一般出于三個原因:“一是擔心觸擾鬼神;二是不知道它們吃好了沒有;三是有些人要避諱,認爲拜過孤魂野鬼的祭品比較不幹淨,不想把它收回來。”
不過,他和陳賢達指出,這些擔憂實屬多慮,也毫無根據。
釋有維說:“民間信仰就是一炷香、半炷香的時間。差不多就是半小時,把東西燒完了,就可以把祭品收掉。如果是佛教的話,如果有法師帶領誦經,持咒後就可以收掉了,這其實是個很快的過程。它們是聞香,聞一聞就飽滿了。只要心裏面有祭拜、供養的心,鬼神就馬上收到,就‘PayNow轉賬了’。”
陳賢達也說,道教沒有把供品留在祭祀位置的規定。“經書沒有說要放在那邊,都是民間說法。燒完金紙就可以清掉,沒有所謂太早清理,觸犯鬼神一說。”
不少民衆相信拜過孤魂野鬼的祭品不能收回來。(檔案照)
4.什麽是環保祭祀?
隨著環保意識擡頭,“環保祭祀”的概念近年在國內外華人地區越來越盛行。
在網上搜索“環保祭祀”,可看到中國大陸不少地方政府近幾年在清明節前夕,接連發表倡議書呼籲民衆實踐文明環保祭祀,不在街道、社區、河邊、草坪等公共場所燃放鞭炮、焚香燒紙、抛撒紙錢,改以網絡祭祀、擺放鮮花、種植花草樹木、舉辦家庭追思會等方式懷念逝者。
據《北京日報》2021年4月報道,更多的北京市民在去年清明節期間,采用水溶性紙祭祀品、黃絲帶、鮮花等環保祭祀用品,或上網祭掃等環保方式寄托哀思。
不少民衆相信拜過孤魂野鬼的祭品不能收回來。(檔案照)
其中,水溶性紙祭祀品近兩年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睐,有北京的殡儀館在去年開始采用這類祭祀品。據《新京報》報道,這類紙張入水即溶,對環境零汙染,能做到見水不見紙,遇露不留墨。
水溶性紙的原料是植物合成的木漿,紙上文字則用食品級顔料印刷。報道中的殡儀館工作人員指出,這類水溶性紙可替代傳統冥紙,“家屬可以在墓地設置一個水系,把想對失去親人說的話寫在水溶性紙祭祀品上,然後放進水裏,看那些話語隨著紙張慢慢溶進水中,抒發哀思。”
在台灣的桃園市,也有寺廟提出以白米或其他面條代替紙錢,好讓信衆在祭拜後能帶回家食用。另一種做法是將購買金紙的預算捐至慈善團體,以捐獻功德金的做法替代焚燒金紙。
新加坡民衆對環保祭祀觀念不強
由于現今社會更大力推廣環保意識,新加坡近年也有業者開始售賣無煙香和無煙冥紙。
紙紮店業者萬家香貿易三年前開始從台灣引進無煙香和無煙金紙在新加坡出售。據第三代繼承人張惠勝介紹,這種無煙香和無煙金紙焚燒後留下的灰燼比傳統香燭少約30%,但因價格貴大約一倍(普通金紙一包售價八角到一元;環保金紙一包售價兩元),讓不少顧客卻步,每十人只有一人會選擇購買環保金紙。
紙紮店業者萬家香貿易三年前開始從台灣引進無煙香和無煙金紙在新加坡出售。(檔案照)
張惠勝說:“比較多人會買無煙香,因爲點香的人通常在自己的組屋和辦公室點,所以要盡量燒少煙和無煙的香。金紙方面就不會有很多人買,因爲有煙無煙對他們影響不大,都是在戶外燒,顧客的想法是不需要多花錢買少煙的金紙。”
張惠勝指出,這樣的觀念在老一輩人當中最常見。“老一輩顧客對價格比較敏感,貴就不要買。他們比較不會想要改變,都說要傳統的金紙。傳統金紙用竹做質感比較粗,顔色比較深,新款金紙比較薄,燃燒起來灰燼和煙比較少還反而更貴,他們就不要。”
張惠勝也提醒民衆,以正確的方式焚燒冥紙,否則不論産品有多“環保”,還是會制造大量的煙霧。
他說:“根據我們商家的觀察,可能因爲新加坡民衆生活比較忙碌,比較缺乏耐心,想要燒了快點回家,因此一些人在燒金紙的時候會把整疊紙丟進爐桶燒。這樣火沒有辦法旺起來,就會産生很多煙。所以這個煙的問題其實是焚燒方式不對造成的。如果是三四張、兩三張慢慢丟下去燒讓火旺起來的話,是不會有很多煙的。”
焚燒冥紙習俗近年在新加坡引起空氣和環境汙染等環保爭議。(檔案照)
5.爲什麽有人屢勸不聽?
雖然政府、各區市鎮理事會和民間團體多年來都展開宣導活動,提醒民衆負責任地焚燒冥紙和進行祭祀活動,但上述汙染環境的祭祀習慣還是層出不窮。爲何有些民衆屢勸不聽?
釋有維認爲,這也許是因爲很多信衆對祭祀禮俗和自己信仰的宗教認識不夠深入透徹。
他說:“分年齡層看的話,年長一輩忌鬼神,害怕鬼神,又不知道真正的道理,不知道道教或佛教的道理,不清楚就甯可信其有,就這樣延續錯誤的做法,正確的反而聽不進去。”
“年輕的一群也是一樣,流于形式,人家燒我也跟著燒。爲什麽燒?他也不知道。紙品有很多不同種類,不同用法,現在的人也不知道。他就買一套,然後開始燒。阿嬷講燒我就燒,依樣畫葫蘆,但沒有背後的理念在。華人佛道兩個宗教的理念都沒有傳達得很深廣。”
陳賢達則認爲新加坡民衆的焚燒冥紙習慣這些年來已有很大的改進。他說:“以前人家都燒在草上或路旁。現在道總若請供應商在場地放焚燒爐,很多信衆都會用。無論是喪事還是遇上大日子,大家現在都在鐵桶燒,很少在路邊燒了。”
6.積攢功德的最好方式
參加廟宇和寺院集結大衆資源統一籌辦的中元普度法會,要比公衆自己在家裏進行祭祀環保很多。(檔案照)
那麽這個中元節,積攢功德的最好方式是什麽?
陳賢達認爲,祭拜時不影響周邊環境和幹擾左鄰右舍,是最好的積攢功德方法。
他說:“沒有困擾到人,人家沒有罵你,也是很好的功德。拜很多,人家一直罵你也是不好的功德。”
從佛教角度,釋有維則鼓勵信衆以參加法會、誦經、吃素、行善等方式積攢功德。
他說:“農曆七月恰逢地藏菩薩的紀念日,所以也仰仗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信衆可以在佛教普度衆生的氛圍中,把禮忏、誦經等法會項目中所積功德,回向國家、社會,親朋戚友,及往生的先親朋友。”
“從維護環境的角度而言,誦經、拜佛也確實比較環保。寺院聚集大衆資源,統一籌辦法會供品,讓大家參加,這比自己在家裏進行祭祀的確環保很多,也不會造成太多的垃圾和資源浪費。”
民衆響應號召焚燒冥紙守規矩
農曆七月初一是華人傳統習俗中鬼門開的日子。今年有不少民衆響應焚燒冥紙規範行動聯盟的號召,更環保地焚燒冥紙、拜祭亡魂,祈求平安。
不少組屋區的居民從7月28日深夜11時開始,就開始准備祭祀用品。
有居民從28日深夜就開始祭祀,焚燒冥紙。(邝啓聰攝)
多數居民都遵守焚燒冥紙的規範,在指定的焚燒桶焚燒,但仍有少數的居民選擇在草坪或空地上焚燒,現場也散落著不少冥紙和燃盡的蠟燭等。
大巴窯居民韓泰元(76歲,退休人士)受訪時說,比起過去有人抛撒或隨地燒冥紙,今年大家都更有環保意識,會在指定的焚燒桶燒冥紙。
他說,他居住的組屋區的居民爲了統一燒冥紙,特地租用大型焚燒桶。焚燒後,大家也主動清理地上的垃圾和雜物。
“鬼節”忌諱減低
農曆七月或成買家尋找私宅好時機
農曆七月鬼門開,過去向來被視爲房地産市場的淡季。隨著現代人對這個俗稱“鬼節”的忌諱減低,這個月份可能成了買家尋找物有所值私宅,財門大開的好時機。
根據PropertyGuru整理的數據,過去兩年不少發展商在農曆七月推出新項目,轉售私宅市場交易也相當活躍,顯示越來越多的人已不太理會在鬼節期間買新房或搬入新家的忌諱。
PropertyGuru新加坡區域經理陳智群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我們發現房地産銷售和樓市情緒越來越不受鬼節的影響。特別是在過去兩年裏,預期中的農曆七月交易會較淡靜,但事實上私宅和組屋銷量及價格卻不斷上揚。”
今年農曆七月落在7月29日至8月26日期間。陳智群說,曲水倫庭(Lentor Modern)和Sky Eden@Bedok是兩個可能在8月或9月推出的新私宅項目。此外,建屋局將在8月推出預購組屋項目,地點包括宏茂橋、紅山、蔡厝港和裕廊東等地。
他也指出,從過去四年7月至9月期間的私宅交易量來看,在2018年和2019年時,7月至8月的私宅交易量的確是呈下跌趨勢。這除了是受農曆七月影響,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降溫措施。
不過在2020年,私宅交易量卻呈上升趨勢,7月至9月連續環比增長,9月總交易量達到2509個單位。
至于去年,雖然交易量又呈跌勢,陳智群說,這是因爲去年7月私宅交易非常活躍,有3369個單位成交,因此後來兩個月的交易難免會稍微回落。
陳智群說:“造成農曆七月交易更活躍的趨勢變化,原因有幾個。
首先是疫情促使買家尋找較大單位,而這些單位很難得到。
此外,私宅需求雖強韌,但較大單位供應量正逐步下跌。最後,私宅價格仍處于上升中。這都意味著如果買家要等到農曆七月結束,單位可能會被其他不太迷信的買家搶購一空了。”
農曆七月新項目認購率高
另一方面,根據房地産平台Stacked Homes整理的數據,過去兩年農曆七月一些新項目推出,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成績。
例如2020年9月推出的Penrose,以及去年8月推出的沁水軒(The Watergardens at Canberra),推出首周都賣出六成單位。部分原因是許多建築工程延後,私宅供應趕不上需求,新項目的認購率因而上升。
它也說:“基本上,現代人在買房或賣房時,不太受忌諱或迷信影響。他們可能會在搬入新居時,推個黃梨討個好兆頭,卻不太可能因爲農曆七月而延後買賣房子這類重大決策。”
新加坡樓市近來火熱,第三季率先登場的宏茂橋1道大衆化私宅AMO Residence上星期六(7月23日)一開盤就售出98%。據消息人士透露,項目平均售價爲每平方英尺2100元,創下宏茂橋地區的價格新標杆。
合登集團(Huttons)高級研究主管李思德受訪時認爲,AMO Residence推高了樓市買氣,預料農曆七月私宅價格會繼續走高。
他說:“農曆七月私宅銷售或許會靜一些,但這是因爲缺乏較大型新項目刺激銷售的關系,買家的整體買氣依然很旺盛,私宅價格應不會回落。”
總的來說,他預計下來的曲水倫庭和Sky Eden@Bedok銷售將取得良好成績,因爲前者是倫多地區唯一的綜合發展項目,後者是勿洛10年來首個新項目。這都會推高第三季私宅銷售和價格,全年銷量估計達9000個單位,價格漲幅8%。
相關閱讀:
- 不可再亂亂燒紙!新加坡將焚燒冥紙行爲規範化,成立相關機構
- 祖先也防疫?紙紮版“蓮花清瘟”、“疫苗”現身義順冥紙店!
文:葉俊穎、劉芸如、周文龍
攝影:邝啓聰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5475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新加坡魚尾文 ,贊 6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冠病疫苗騎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