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中國婦女發型的變遷!
每一個都好好看啊
你最喜歡哪個時期的?
中國古代女子發型演變過程及其樣式
秦漢時期
自秦朝開始九鬟仙髻在貴族女子中盛行,九鬟是指環環相扣以多爲貴。仙之名則來自于神話故事,皇帝時王母下凡頭飾仙髻美豔超群。自然當時爲貴婦所青睐,奉爲高貴的發飾之一。
到了漢代,女子長發的梳理方法和現在的差不多,也是讓頭發順其自然地垂下,只是在發尾處束上,再垂于腦後。這種發式在當時,尤其在宮廷中是很流行的。
除了長發,常見的還有挽髻。發髻的梳法是從頭頂中央分清頭路,再將兩股頭發編成一束,由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種式樣。形狀不同,名字也就不同。秦漢婦女的發髻式樣有數十種之多,淩雲髻、垂雲髻、迎春髻、神仙髻、望仙鬟髻、參鸾髻、黃羅髻、三角髻、三鬟髻、雙鬟髻、瑤台髻、墮馬髻等等。
魏晉南北朝
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候的以往隨軍慰勞軍中將士的軍妓,逐漸的流放到民間。這些人對自己的發型講究極致而奢華,統的審美觀念受到挑戰。由質樸而趨于豪華,由自然而趨于雕琢,對當時的社會風氣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在當時最流行的就是靈蛇髻和十字髻。
唐代
初唐時期身份較高的婦女,已經一改隋代的平雲式,單純向上高聳,作成種種不同發展。《妝台記》“唐武德中,宮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樂遊髻。”上行下效,成爲風氣。大臣曾請唐太宗下令禁止,唐太宗雖也加以訓斥但後來又問近臣令狐德,婦女發髻加高是什麽原因?令狐德以爲,頭在上部地位重要,高大些也有理由。因此高髻不再受限制而更加多樣化。飛髻、朝天髻,都屬于高髻。初唐時,發髻一般都纏得比較緊,高高的立在頭頂上,元微之在《李娃行》曾提及“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又如李賀的“峨髻愁暮雲”等來形容當時高髻之高度。當然一般的婦女的頭發不足以達到這種高度,所以假發非常流行,在頭發中加墊上木頭做的假冠、發墊等,把頭髻墊高,楊貴妃就喜愛用假發,當時叫它義髻。
後來出現了所謂的蟬翼,即將鬓角處的頭發向外梳開,形成極薄極開擴的一層,然後在頭頂上做成一個高髻。這時還有在頭頂上盤成的球形雙髻和扁形的斜髻, 也有把頭發向左右梳開後在耳邊梳成兩個水滴狀的垂髻。
盛唐時期,最爲流行的是倭墜髻,把頭發從兩鬓梳向腦後,然後向上掠起,在頭頂上挽成一個或兩個向額前方低下來的發髻。出土的盛唐女陶俑,大多是做成倭墜髻。至今日本婦女穿和服時梳的發式,還是沿用唐朝的倭墜髻。
中、晚唐時期,婦女的發髻出現了多種新式樣。唐德宗貞元末年,京城長安流行墮馬髻,是種把頭發挽到頭頂上做成衣簇大髻,然後使它偏向一側,形成像偶然得到的發式,活潑自然,畫家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中就出現了這種發式。當時還流行的鬧掃妝髻是種散亂向上的發式,白行簡《三夢記》即有“唐末宮中髻,號鬧掃妝髻,形如焱風散”說;也有說隨意梳成的髻也叫鬧掃妝髻;也做盤鴉。還有一說是年輕的侍女們,經常把頭發向左右分開,在頭頂上做一排多個發髻的發式,非常繁缛。
宋明時期
宋代婦女發式多承晚唐五代遺風,亦以高髻爲尚。在福州南宋黃升墓中曾出土了高髻的實物,此種高髻大多摻有從他人頭上剪下來的頭發,加添進自己的髻發中。甚至直接用他人剪下的頭發編結成各種不同式樣的假髻,需要時直接戴在頭上。其使用方法類似于今日的頭套。
明代婦女的發飾,雖不如宋代豐富,但也有不少特色。明初基本承襲了宋元的發式,待嘉靖以後婦女的發式起了明顯的變化,“桃心髻”是當時較時興的發式,婦女的發髻梳理成扁圓形,再在髻頂飾以花朵。以後又演變爲金銀絲挽結,且將發髻梳高。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等。“桃花髻”的變形發式,花樣繁多,諸如“桃尖頂髻”、“鵝膽心髻”及仿漢代的“墮馬髻”等。
清朝
到了清朝早期軟翅頭 “兩把頭”是滿族已婚婦女最常見、最典型的發式。它的雛形發式爲“軟翅頭”。發展爲“兩把頭”發式,俗稱“高粱頭”。
兩把頭在康乾以後,由于受漢族發髻“如意縷”的影響,滿族婦女一般均將發髻梳成“一”字形,俗稱“一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