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未來的接班人逐漸明朗。根據美國之音的報道,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Lawrence Wong)確認將成爲新加坡下任領導人。上周,黃循財“以壓倒性優勢”被推舉爲第四代團隊領導人。從新加坡的制度方面來看,《金融時報》認爲選擇黃循財作爲第四代團隊領導人是“安全的決定”,而黃循財的出任將有助于長期執政的人民行動黨“保持權力”。從黃循財的個人能力來看,擔任財政部長和在大流行期間的抗疫工作經驗都將會給他的新領導角色帶來強大的政策經驗。
重視文化事業
黃循財的父親出生在中國海南省,在新加坡從事銷售工作,他的母親是新加坡一名小學老師。黃循財從8歲開始就開始學習彈奏吉他。黃循財當選後,他小時候的演唱視頻在TikTok上迅速走紅。視頻中,黃循財一邊彈奏吉他,一邊演唱來自福建的經典歌曲——《我問天》。在新加坡的維多利亞初級學院完成A級課程後,黃循財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美國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只因“美國有他喜歡的音樂家”,他告訴《海峽時報》自己最喜歡的音樂類型爲“搖滾樂、藍調和靈魂樂”。大學期間,他經常和他的美國室友一起去擺攤,黃循財負責彈奏吉他。在獲得了經濟學學士學位後,他分別在密歇根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和在哈佛大學獲得了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在進入政界前,黃循財曾經從事過不同的工作:貿易與工業部長助理、財政部長助理、財政部副部長、醫療財務部主任、能源市場管理局的首席執行官等。其中,從2005年到2008年,黃循財做了三年的李顯龍首席私人秘書。2011年新加坡國會選舉,黃循財作爲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縮寫爲PAP)的一員在西海岸集選區參加競選,最終人民行動黨以66.66%的選票戰勝了革新黨(Reform Party),黃循財也因此成爲了西海岸集選區的一名國會議員,標志著他的政治生涯正式開始。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
此後,黃循財的仕途一路攀升。2011年,他被任命爲新加坡國防部和教育部的部長。2012年,他被任命爲新加坡文化、社區和青年部的部長。在職期間,黃循財宣布從2013年5月18日起,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免費參觀博物館和遺産機構。黃循財還設立了一個擁有1億新加坡元(約合4億人民幣)的國家青年基金,旨在讓青年支持社區和社會事業。同時,黃循財還特別注重市政區的改造,比如在市政區花費高額費用建立垃圾中心。市政區是新加坡曆史、建築和文化遺産的發源地,許多的建築和機構都是新加坡曆史的“見證者”。黃循財還推出了2億新加坡元(約合8億人民幣)的文化捐獻配對基金(Cultural Matching Fund)。新加坡的藝術及文物慈善機構、公共機構在籌集每一新元捐款時,都能向政府申請獲得同等款額的資助。2021年,內閣改組後,黃循財成爲財政部長。
抗疫有功而脫穎而出
從2021年1月開始,新加坡疫情逐漸嚴重,黃循財因此被予以重任,擔任新加坡“抗新冠疫情政府跨部門工作組”聯席主席,指揮抗疫工作。黃循財在抗疫工作中的功勞,讓他在人民中的威望急升。根據彭博社的報道,這也是黃循財能夠在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爲第四代團隊最高領導人的原因。
在大流行期間,黃循財幫助協調不同政府機構的應對措施,與當時的聯合主席兼衛生部長顔金勇(Gan Kim Yong)一起合作,帶領新加坡從一開始的“清零”措施到倡導“與病毒共存”,鼓勵每個公民承擔更多的社會和個人責任,減少對外部力量如執法檢查的依賴。在向幫助新加坡抗擊大流行的前線醫護人員和工作者致敬時,黃循財多次無法控制情緒,眼中飽含熱淚。他著重感謝了醫護工作者以及在大流行期間在清潔、運輸和安保部門工作的員工,是“他們提供了人民急需的服務,讓新加坡能平安度過這一困難時期。再多的言語也無法表達我們對所有新加坡人全力以赴抗擊病毒的感激之情”。黃循財說道,他的聲音還在顫抖。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副教授陳偉德(Eugene Tan)告訴亞洲新聞台,之所以黃循財能在大流行期間與衆不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他能夠以一種普通新加坡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釋複雜的政策;第二,他在大流行期間表現出了衆多能力,比如同理心、實施強硬措施的堅定決心、面對病毒毫不畏懼的勇氣都讓他“證明了自己有能力擔任最高領導人,能夠引導新加坡”。
南陽理工大學的陳博士(Felix Tan)也表示,自從大流行以來黃循財因爲“正確的理由”而成爲新聞人物。“大流行所帶來的的危機在新加坡是前所未有的。兩年的抗擊疫情工作讓黃循財在新加坡人民中處于‘優先地位’。此外,作爲財政部長,他不得不做出幾個有關金融和經濟政策的艱難選擇。這些選擇毫無疑問是痛苦的,但在大流行期間,(這些選擇)又是十分合理和必要的。”同時,黃循財在抗疫工作期間表現出的個人能力和品質讓新加坡人相信他能夠解決其他的社會問題,如種族和宗教問題,這讓他在新加坡人民中非常受歡迎。
新聞與圖片來源:亞洲新聞台、彭博社、南華早報、Goody Feed、雅虎新聞、美國之音,部分圖片來自網絡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