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新加坡特約記者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張卉 胡波波】由印度外交部和新德裏智庫觀察者研究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瑞辛納對話”25日在首都新德裏拉開帷幕。該“對話”號稱印度“多邊外交政策和地緣經濟旗艦會議”。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瑞辛納對話”首次以線下方式舉行。除印度外,今年的“瑞辛納對話”還在美國華盛頓、德國柏林設有分會場,預計有來自90個國家的210名嘉賓與會發言。據印媒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以主賓身份在印度出席此次“瑞辛納對話”。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印度的目標是借助此次“對話”進一步擴大自身全球影響力並提升地位。
據印媒報道,此次“瑞辛納對話”的主題是“新紀元:激揚、急躁與危在旦夕”。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巴格齊表示,“對話”共設置六大議題,涉及民主秩序、多邊主義、印太區域、健康發展、綠色轉型、技術“戰爭”等。在25日舉行的“對話”開幕式上,馮德萊恩先于印度總理莫迪進行致辭,她在發言中著重就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進行譴責,稱國際社會對烏克蘭危機的回應將決定國際體系和全球經濟的未來,同時,她呼籲印度以及世界各國支持對俄制裁。馮德萊恩稱,與印度的夥伴關系是歐盟未來十年的優先事項,強調印度與歐盟享有共同的價值觀,在安全、貿易、供應鏈和印太地區等議題上有共同利益。她還說,歐盟和西方將鼓勵中國在確保印太地區和平與繁榮方面發揮作用,承認歐盟與中國的關系具有戰略意義的同時也具有挑戰性。
截至記者發稿,莫迪尚未在開幕式上進行致辭。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25日對《印度教徒報》談及2022年“瑞辛納對話”的意義時說:“印度必須成爲一個致力于全球和平、尋求避免沖突的國家。”2022年的“瑞辛納對話”將有助于找到通往包容和基于規則的全球秩序的途徑。
作爲今年“瑞辛納對話”的最重量級嘉賓,馮德萊恩在印度的行程備受關注。《印度經濟時報》25日報道稱,除出席“瑞辛納對話”,馮德萊恩還將與莫迪舉行會晤,雙方的主要議題之一是如何建立一個“能夠平衡中國好戰舉動和經濟擴張”的印歐夥伴關系。印度將尋求歐盟作出更廣泛的承諾並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以確保印太成爲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地區。報道援引一名匿名官員的話說,馮德萊恩此訪可以被視作去年印歐峰會的延續,互聯互通、印太地緣政治格局等問題肯定仍將是討論的重點。
在馮德萊恩到訪以前,英國首相約翰遜剛剛離開印度。據《印度快報》報道,除馮德萊恩外,波蘭、立陶宛、斯洛文尼亞、葡萄牙、荷蘭、挪威和盧森堡的外交部長預計也將訪問印度,並參加“瑞辛納對話”。俄烏沖突爆發後,歐洲多國高官接連訪印,引發外界關注。《印度時報》等媒體分析認爲,印度與歐盟雖然在俄烏沖突中的對俄制裁立場存在分歧,但雙方在應對“中國影響力上升”等“威脅”方面有共同利益。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歐洲就一直在尋求某種對沖中國對歐影響的方式”。正是在此背景下,歐盟啓動“印太戰略”,展開與印度合作,試圖在互聯互通等領域找到替代中國的新方案。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世界政治和經濟深受俄烏沖突影響之際,歐洲對印度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歐洲想就制裁俄羅斯的立場向印度施壓,但又不想讓印度脫離“民主陣營”。而印度正試圖通過舉行“對話”來彰顯其國際地位,並進一步擴大全球影響力。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雖然今年的“瑞辛納對話”剛剛開幕,但此次“對話”一如既往地在小組討論、場外邊會等場合中夾雜了諸多敏感涉華議題。如會議第二天的第三場名爲“布魯塞爾效應:戰略歐洲指南針”的小組討論中,就明確抛出“中國是否會讓歐盟走向分裂”的問題。此外,在挪威外交大臣維特費爾特、斯洛文尼亞外長洛加爾、澳大利亞前總理阿博特、印度外交部副部長桑傑·維爾瑪等人要參加的“歐洲與印太”小組討論引導發言中將提到,歐盟和歐洲多國將中國列爲“戰略競爭對手”,尋求在人權問題上采取更強硬的對話立場,並著手制定基于規則的秩序和貿易安排。
一位參加過“瑞辛納對話”的軍事專家2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對話”中設置與中國有關的話題表明,印度在尋求平衡與西方關系的過程中,正在迎合西方遏制中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