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在外人眼中,新加坡是美麗的獅城,人們用煙花、慶典、遊行、狂歡來慶祝新加坡獨立50周年,而對于其本土藝術家們來說,一首歌、一段動畫、一個小物件、一場電影、一張照片、一本書才最能表達愛意,因爲在他們的鏡頭下、筆下小而溫情的,才是新加坡。
林俊傑×李迪文:我們的新加坡
李迪文(左)新加坡音樂家;林俊傑(右)新加坡流行歌手
本次國慶的主題曲《我們的新加坡》由新加坡音樂大師李迪文作曲,和歌手林俊傑一同獻唱,並將在8月9日大巡遊當日播放。
在林俊傑演繹的MV中,他通過自拍的方式,用手機鏡頭記錄下新加坡的城市場景,而新加坡街頭的普通人——學生、街舞少年、跳舞大媽、看店大爺、外來遊客等都紛紛舉起自拍杆,合唱起“我們的家,我們的心,我們的新加坡”。
其實,李迪文的最初作曲節奏更歡快活潑,但歌曲創作完成後卻恰逢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逝世,這讓他改變了主意。“最初的版本並不適合(現在的氛圍),而當我放慢了曲調,我立刻感覺到它是我想要的,並馬上錄下來”,李迪文說,而深情的歌詞和朗朗上口的和聲讓這首歌曲在發表後廣受好評。
李迪文曾爲1998年的新加坡國慶大巡遊創作了主題曲《家》,而這也被評爲最受喜愛的國慶主題曲。寫下《家》時李迪文正身處香港,因此歌曲飽含思鄉之情,而《我們的新加坡》卻更多地帶著對于新加坡未來的期許。
“當我看到SG50(新加坡50周年)慶祝計劃時,我發現許多活動都是對于過去的回顧,所以我就想,爲什麽不寫一首,關于新加坡未來的歌曲呢?”《我們的新加坡》應運而生,號召人們不要滿足于現有的成就,曾經的奮鬥精神和團結會讓新加坡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Ervin Han×許春得:換一種方式讀懂曆史
Ervin Han(左),平面設計公司Robot Playground總經理;許春得(右)新加坡漫畫家
爲慶祝新加坡獨立50周年而推出的動畫短片《小提琴》(The Violin)猶如一座時光機,用短短16分鍾道盡新加坡近80年的曆史。這部短片作爲新加坡獨立50周年的獻禮作品,由非營利組織“iremeber SG”贊助,並由動畫導演Ervin Han操刀制作。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脫離馬來西亞時的動蕩時期,演變到如今充滿活力的現代城邦,影片中一架小提琴見證了新加坡各階段的和平與興衰。無意間的傳承,讓琴聲穿越了時間與年代的約束。
短片中的許多場景都頗有意味。例如用氣球拖起的橫幅上寫著“Merdeka”,即馬來語“自由”之意。當時新加坡首位總理李光耀在宣誓就職後舉起拳頭,帶領群衆大喊“Merdeka!Merdeka!”作者似乎用這一場景緬懷李光耀。
此外,影片中還有一些場景、人物可在現實中找到原型。例如老國家圖書館、皇後坊大廈、樟宜機場、駁船碼頭、前國家劇院、聖若瑟堂等。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還出現了新加坡特有的“紅頭巾”。“紅頭巾”代表著當時來自中國廣東省三水縣的年輕婦女,她們迫于生計來到新加坡工作。她們大多戴上紅頭巾到建築工地,做些和洋灰、挑磚塊、搬木料的粗活。據悉,在新加坡的國慶遊行慶典上,其中一輛花車就是以“紅頭巾”爲主題。
而在2014年推出漫畫集《在李光耀時代成長》的漫畫家許春得也准備了動畫《建國50年的故事》作爲祝賀國家金禧年的禮物。
許春得曾將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舊照以大膽色彩重新繪制。在他的筆下,李光耀不僅是總理,還是丈夫、父親和祖父,有著不一樣的柔情。
而這一次的動畫短片,則是以漫畫的筆法細數了50年來新加坡大事件,“以兒童都能看懂的方式,呈現新加坡的故事”。
《七封信》×《1965》:雖然小,卻能創造奇迹
上排:陳子謙、梁志強、邱金海、唐永健;下排:巫俊鋒、拉加歌帕、陳彬彬(從左至右)新加坡導演
戚玉武,中國廣州男演員
電影界也爲新加坡金禧年送上了7封“情書”和一曲禮贊——由7位本地導演執導的《七封信》和大咖雲集的《1965》。
《七封信》是由陳子謙、梁志強、邱金海、唐永健、巫俊鋒、拉加歌帕與陳彬彬分別執導的根據年代串聯起來的電影,一共有七個部分,每一部分都由普通人的小故事組成:制作馬來鬼片的老電影人追憶年輕時光;華族小男孩和馬來老奶奶溫馨相處;兩小無猜的純純戀愛;馬來西亞的尋根故事等,就像是每個導演寫給他們生長的國土的一封私人信函。
導演陳子謙說,他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對新加坡和作爲新加坡人産生認同感,但關鍵是人們對家園的一份愛,“七名導演通過他們最擅長的電影藝術,抒發了對新加坡的愛”。
而《1965》就如同片名一樣,將故事定位于新加坡國家獨立的那一年。影片開場就是林繼堂飾演的李光耀表情嚴肅地說出了新馬的分家,並呈現了種族暴動,和獨立前後不同人的生活寫照——影片暗示著摩登繁華的新加坡,是從動亂中而來,也道出了和平的可貴。
男一號戚玉武是來自廣州的新加坡女婿,他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寫專欄時表示,雖然《1965》的制作費不高、拍攝條件也艱苦,但卻是花了5年的時間磨劇本、精心拍攝而成的。
“《1965》乍一聽,會有人認爲是一部主旋律、拍政府馬屁的電影,但其實就是一部以建國爲背景,講一個私人的故事,以小人物見大時代的商業片。”戚玉武在文中寫道,“新加坡本身就是個奇迹,就是創新,雖然小,卻影響著世界,我希望《1965》能承載著新加坡這股精神和運氣,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成爲一個成功的例子。”
“小制作,有大影響”,這是對《1965》的期望,也是電影人心中的新加坡魅力。
Nguan×鍾維韓:就愛那一抹不經意的溫柔
Nguan(左),新加坡攝影師;鍾維韓(右),新加坡民間攝影愛好者
出生在1973年的Nguan,是一位來自新加坡的攝影師,喜歡觀察城市與人,自然在他的拍攝題材中少不了自己的家鄉。他的作品以記錄的方式,定格在這座城、這些人、這些時刻,以細微柔和的風格讓你在不經意間發覺這座城和城中人的某種微妙關系和存在狀態,也許這是屬于新加坡的格調。
Nguan帶領我們行走在新加坡的街頭,似乎在帶領我們抵達某處,找尋屬于新加坡的結局。他的鏡頭總是審視著新加坡那些街道和司空見慣的小場所,用鏡頭打量著當地人們的狀態,身爲新加坡人的他對家鄉有著一份難以割舍的特殊感情。
在我們的眼中新加坡似乎是個安靜而幹淨的城市。而這特質則體現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中,當然也包括妓院。在新加坡色情行業是合法的,這裏也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來約束這一行業,紅燈籠是妓院的一個標志。不過在新加坡紅燈區和居民區是混合的,所以Nguan鏡頭下的妓院多少透露出一些文藝的氣息。
照片中的每一位主人公都在上演著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的碎片都拼成了一幅欲言又止的畫面,永存在新加坡的過往和未來之中,訴說著屬于這座城的夢想。那些故事的開頭早已經過去,而結局尚未到來。
相比Nguan,另一位攝影愛好者鍾維韓似乎並不滿足于靜態記錄,而是自掏腰包拍攝了一組新加坡人的系列小故事《今日新加坡人》,用動態短片的方式挖掘新加坡老百姓屬于自己的小故事。
每個小短片都是2—3分鍾,每一期介紹一個新加坡人,再配上輕松的尤克裏裏音樂,畫面中的人談自己的生活,談自己的理想,將新加坡人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展露無遺。
也許開心地過好每一天是每一個新加坡人的生活座右銘。充滿著溫情的故事乍一看屬于每一個個體,但其實這屬于整個新加坡。
《家》:50個字就夠了
Andre Yeo,新加坡自由撰稿人
50個故事不多,50個字很短,卻足夠讓人讀懂新加坡——這也許是對于Andre Yeo的故事集《家》的最好寫照。
Andre Yeo稱這本書是他的“第五個孩子”,傾注了他9個月的經曆和愛,爲了告訴孩子們“不要放棄,去追尋自己的目標和夢想”。而這本書,在新加坡《海峽時報》“SG50最棒的設計”排行中,被評爲第三。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由50個單詞和簡單有趣的插畫組成,講述的卻是和新加坡社會息息相關的事件。
比如書中對于《新報》的描述是這樣的:“從好心人、運動員,到那些克服逆境的人們,英雄無處不在。有一份報紙,就包含著這些當地新聞,如此與衆不同。熱情地、無畏地、真實地講述故事,有著自己的態度。讓原本無聲的故事,都好像有了聲音。所以,去讀《新報》吧,它讓你了解新加坡。”
先驅者、霧霾、護工、自拍、媒體,這些或嚴肅或沉悶的話題,在Andre Yeo的筆下變得簡單、可愛、正能量,也讓新加坡變得更生動。
對于愛著新加坡的Andre Yeo來說,即使只有50個字,也足以描繪出最美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