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28日電(記者 鄒碩)9月24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全球學術顧問委員會(簡稱“學術顧問委員會”)2021年會議在清華大學舉行,主題爲“邁向現代化的高等教育、科技發展與公共治理”。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學術顧問委員會中方主席,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博鳌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等15位學術委員及嘉賓現場參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年度外方主席、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柯成興(Danny Quah)等8位顧問委員和嘉賓在線參會。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副校長彭剛出席會議。開幕式由清華大學公管學院院長江小涓教授主持。
萬鋼以“邁向現代化全球化的科技創新”爲題作主旨發言。他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革新、産業發展曆程爲例闡述了跨界協同正在成爲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綠色低碳正在成爲全球科技治理的共同使命。他指出,未來的五年將是全球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加速期,全球科技界要適應新需求、新挑戰,要以包容性創新爲引領,實現科技向善、科技育人的理念,積極地倡導無國界、無障礙、無歧視的科學精神和合作理念,來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高水平開放合作的有效行動,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辜勝阻以“實現碳中和願景要發揮政府主導和引領作用”爲題作主旨演講。他強調,實現碳中和,要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多邊合作;要支持部分行業、地區率先達峰,用好約束和激勵措施推動減排;要創新和完善綠色低碳轉型相關制度供給;要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搶占綠色低碳科技制高點;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防範轉型和金融創新帶來的風險。他表示,實現碳中和最終需要國家意志轉化爲企業和公民行爲,未來要更好發揮市場作用,把綠色低碳理念的基因植入高質量發展機體。
周小川在主持年會時指出,高校要承擔起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推動高質量大學教育和高水平科技創新聯動發展,未來的公共治理、人才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教育。
邱勇代表清華大學向出席會議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說,2021年具有重大曆史意義,我國開啓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在此背景下,本次會議以“邁向現代化的高等教育、科技發展與公共治理”爲主題,具有重要的意義。現代化的過程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其中人的現代化是關鍵,而人的現代化離不開高等教育的現代化。清華一直在探索高等教育現代化的課題,首先是大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此外還要推動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當前世界不確定性增加,大學擔負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交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清華110周年校慶前夕舉辦的2021大學校長全球論壇形成了“清華共識”,提出未來大學要更開放、更融合、更具韌性,這也是高等教育現代化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邱勇表示,大學的科研創新一定要服務國家戰略,精准對標國家需要,用科技實力解決國家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爲人類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學校致力于在科研活動中培養人才,致力于推進高水平國際科技合作。面向未來,清華還將著力建設大學創新體系,使其成爲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自由探索,開展有組織的科研,還要在學術生態建設方面走在前列。近年來,清華大學先後成立了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最近又成立了高溫氣冷堆碳中和制氫産業技術聯盟和碳中和研究院,這些都是致力于用科技創新爲國家、世界公共治理做出貢獻的重要舉措。希望各位委員爲公管學院的發展戰略提出意見建議,進一步推進公共治理這件關乎現在和未來的大事。
陳旭在發言中指出,高等教育質量是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影響著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和民族崛起複興。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産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清華大學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適應科技創新趨勢,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明確學科發展方向,把握學科發展規律、人才培養規律,做強傳統優勢學科,做優特色學科,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公管學院積極響應國家現代化的需要和世界發展的前沿趨勢,充分發揮清華綜合學科的優勢,在人才培養項目和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本次會議圍繞高等教育、科技發展和公共治理等議題,對清華大學和公管學院發展提出了諸多具有借鑒價值的意見建議。陳旭代表學校衷心感謝學術顧問委員會長期以來關心清華大學和公管學院各項事業發展,希望公管學院在各位委員悉心指導和鼎力支持下,爭取能爲中國乃至世界的治理水平提升作出應有貢獻。
江小涓向學術顧問委員會彙報了學院工作及發展設想。她談到,公管學院要把現代化建設的共性和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特性結合好,培養服務中國和全球公共治理的優秀人才;要把凝練現代化建設的理論問題與回應現代化建設的現實問題結合好,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學術成果支撐;要把推動科技發展與審慎考量科技倫理問題結合好,促進科技創新造福人類發展與社會進步。希望學術顧問委員會多提寶貴意見,對如何以更多形式、更高質量推動學院公共管理學科發展貢獻遠見卓識。
柯成興,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李波,馬裏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全球公共政策、事務與管理院校聯盟前主席、聯合國前助理秘書長、氣候變化問題特使歐倫波(Robert Orr),商務部原部長、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原會長、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陳德銘,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朝晖,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校長、世界銀行前副行長勝茂夫(Shigeo Katsu),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聯席院長、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吳紅波,博鳌亞洲論壇秘書長、外交部原副部長李保東,韓國延世大學前校長、韓國SK電信董事會主席金用學(Yong-Hak Kim),楊斌,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創始院長陳馮富珍,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原副理事長盧邁,日本早稻田大學校長田中愛治(Aiji Tanaka)等委員和嘉賓分別發言,並展開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