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13日,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家加油站內的價格牌顯示,汽油價格達到每加侖5美元以上。視覺中國供圖
6月11日,美國汽油價格有史以來首次突破每加侖5美元,約合每升1.32美元(人民幣8.89元)。穆迪機構分析認爲,未來幾周美國油價還可能繼續上漲。隨著油價攀升,美國通脹指數也屢創新高。美國勞工部6月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CPI環比上漲1%、同比上漲8.6%,創下自1981年12月以來的最大漲幅。經濟分析師裏克·紐曼認爲,高企的油價將抑制美國國內消費,拖GDP(國民生産總值)的後腿,“道路兩旁的汽油價格牌上明晃晃的汽油價格數字,就是美國消費者理解通貨膨脹和經濟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
英國的汽油價格也接二連三創下新高,6月7日創17年來最大單日漲幅。油價飙升讓民衆生活不堪重負,越來越多的英國人開始精打細算,比如出門盡量以步代車、降低肉類和酒水消費、購買打折商品、取消媒體訂閱等。
與石油價格一同飛漲的,還有天然氣。國際能源署(IEA)執行主任法提赫·比羅爾日前表示,世界正面臨一場“比1973年石油危機還要嚴重得多”的能源危機。如果今年冬季“酷寒又漫長”,歐洲將不得不從需求端開刀,實施天然氣配額供應制。
擴大産能:歐佩克成員有心無力,非歐佩克成員有力無心
路透社認爲,導致油氣價格持續走高的原因是複雜多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俄烏沖突帶來的産能波動。
全球石油生産國分爲兩類,歐佩克組織國家(OPEC)和非歐佩克國家。歐佩克由伊朗、科威特、利比亞、沙特、阿聯酋和委內瑞拉等13個國家組成,其石油産量約占全球總産量的40%。歐佩克成員國遵守該組織統一制定的生産配額,以將油價保持在一定利潤水平之上。2016年俄羅斯加入“OPEC+”機制,以非歐佩克國家的身份發揮重要作用。
俄羅斯石油産量僅次于美國和沙特阿拉伯。由于美國生産的石油主要滿足國內消費,俄羅斯是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原油出口國。自西方因烏克蘭危機對俄實施制裁以來,俄羅斯石油産量大幅下降。據國際能源署統計,俄羅斯4月平均日産量比預定目標少130萬桶。有分析認爲,2022年全年俄羅斯石油産量可能下降17%。
爲應對能源危機,歐佩克今年3月宣布從5月起每天增加43.2萬桶石油供應,6月2日又宣布將日增石油産量提高到64.8萬桶。截至目前,除了沙特、阿聯酋和伊拉克還有閑置産能之外,所有歐佩克成員國産能幾乎已臻極限。分析普遍認爲,在全球市場上,提高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供應無法彌補封鎖俄羅斯石油造成的供應缺口。
歐佩克另一成員國利比亞近日發生政治動蕩,導致全球石油進一步減産,加劇了供需矛盾。由于東部武裝擴大了對油田的封鎖、關閉了主要港口,利比亞石油日産量近期減少了110萬桶。目前利比亞幾乎所有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産都已中斷,只有西南部的瓦法油田還在運行,但日産僅4萬桶。
歐佩克成員國無力擴大石油生産,非歐佩克成員國則無心擴大石油生産。經濟分析師裏克·紐曼指出,能源生産商在油價暴漲時慘遭虧損,聽起來像是個悖論,但這樣的事例在石油行業的繁榮與蕭條輪回中屢見不鮮——油價暴漲時,能源供應商擴大生産;供應增加後油價暴跌,生産商隨之血虧。以2020年爲例,此前美國能源行業已處于生産過剩的狀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石油行情降到谷底,企業甚至不得不虧本甩賣。許多企業對那次慘痛經曆心有余悸,不敢貿然重蹈覆轍。
“實際上,油價過高對我們而言是不利的。”全球最大跨國能源企業之一雪佛龍首席執行官邁克·沃思日前表示,“在我們這個行業,需求總是比供給變得更快。”
拜登“現實需求”戰勝了“意識形態”
俄烏沖突前景尚不明朗,國際油價上升曲線也沒有回落迹象。美國國內民怨日盛,國會中期選舉日子又一天天逼近,在愈來愈沉重的內外壓力之下,拜登總統終于走下“道德制高點”,試著與“敵人”握手言和。
據美聯社6月6日報道,美國政府可能從7月起解除對委內瑞拉的部分石油制裁,包括允許意大利埃尼集團、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從委內瑞拉進口原油銷往歐洲。美國政府稱,放松對委部分經濟制裁的目的,是“鼓勵委總統馬杜羅與反對派瓜伊多之間進行談判”。
美國套在伊朗身上的繩索似乎也在悄然松綁。今年4月,希臘“依據美國制裁法案”扣押了一艘懸挂俄羅斯國旗的伊朗油輪,船上載有11.5萬噸石油;6月3日,希臘方面表示將把油輪交給美國政府處置;6月14日事態再次發生變化,希臘政府釋放了這艘船並將石油交還船主。《以色列時報》6月5日援引來自全球最大獨立原油交易商維多集團的消息稱,即便不恢複伊核協議,美國也可能允許伊朗石油流入全球市場。維多集團亞洲主管邁克·穆勒表示,如果降低油價的議題主導美國中期選舉,那麽,美國政府可能會對伊朗石油出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沙特領導的歐佩克也拒絕在美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中選邊站。在大多數歐佩克組織會議上,成員國都避免討論俄烏沖突,認爲這是政治問題而不是市場問題。半島電視台指出,俄羅斯與歐佩克關系對歐佩克在經濟和政治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對歐佩克關鍵成員國沙特和阿聯酋更是如此。正是因爲與俄羅斯加強了聯系,使得這兩個石油出口大國加強了對世界原油市場的控制,同時減少了對華盛頓的依賴。
能源危機愈演愈烈,迫使拜登不得不重新考慮對沙特的態度。據美國《商業內幕》雜志報道,美國正在重新考慮加強對海灣地區的軍事保護,與阿聯酋商討一項安保戰略協議。白宮方面6月11日證實,拜登將在7月中旬出訪以色列和沙特。雖然拜登口口聲聲說“不會改變對人權的看法”,但《商業內幕》認爲,拜登的“180度大轉彎”表明,只要能“爲美國帶來和平穩定”,他願意將現實利益置于個人意識形態之上。
國際油價是否還會繼續上漲
美國政府雖然丟了“面子”,但換回了“裏子”。6月2日,歐佩克宣布將日增石油産量從先前的43.2萬桶提高到64.8萬桶。
據路透社6月10日報道,沙特阿拉伯將減少對五家“北亞煉油商”7月的合約原油量供應,其中四家位于中國。同時,沙特將向另外三家北亞煉油商和一家南亞煉油商全額供應原油,並增加對馬來西亞的原油供應。一名新加坡石油交易員對路透社表示,“市場上的沙特原油非常緊俏”。
印度、土耳其和中國則增加了從俄羅斯的進口原油,尤其是印度。俄烏沖突爆發之前,印度每年從俄羅斯進口原油僅占其進口原油量的2%-5%,但近幾個月來,這一比例大幅增加。大宗商品數據公司Kpler的數據顯示,俄烏戰爭爆發後,印度從俄羅斯進口原油量3月爲1100萬桶,4月爲2700萬桶,5月爲2100萬桶,而2021年全年印度從俄羅斯進口原油總量僅爲1200萬桶。
與之相對的是,歐洲對俄能源進口不斷減少,從美國、挪威和非洲的原油進口量屢創曆史新高。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日前表示,歐盟實施第六套對俄制裁方案後,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中的75%將受到影響;到今年年底,歐盟從俄羅斯石油進口量將減少90%。
分析人士指出,俄烏沖突和美西方對俄制裁已經顛覆了整個全球石油供應鏈——歐洲看向西方,而俄羅斯看向東方。
持續不斷的地緣沖突,推動了全球油價持續走高。油價什麽時候才能摸到想象中的“天花板”?彭博社認爲,雖然讓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天價數字,但人們更應該擔心的是,油價將在高位上停留多長時間。石油危機不會在2022年結束。幾乎可以肯定,這場石油危機將持續到明年——也就是說,油價可能還會上漲。
本報北京6月15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