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大摩在拿下摩根士丹利基金控股權後不久,就挖來了“公募一姐”王鴻嫔。加上之前爭奪摩根華鑫證券控股權,大摩入華動作近期愈發頻繁。此前大摩對中國業務資源資金投入不多,主要是無法取得話語權。國內金融業外資持股比例的放開,給大摩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機會。這個曆史悠久的華爾街巨頭,距離在華揚帆起航似乎越來越近。
在證監會放開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後,投行大鳄摩根士丹利動作頻頻。繼爭奪華鑫證券控制權後,3月底又取得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控制權。4月27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又挖來了曾經的“公募一姐”王鴻嫔,其對于公募基金行業的進取心可見一斑。
摩根士丹利曾多次表達了對中國金融業和資本市場開放的興趣和信心,近期也多次看多中國市場。連續在券商、基金行業出手,似乎說明投行巨無霸摩根士丹利已經逐漸逼近。這對國內金融行業,特別是投行、基金、資管等行業來說,可能將是全新的挑戰。
爭奪券商、基金控制權
“公募一姐”王鴻嫔出任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總經理已塵埃落定,人事變更的趨于明朗,其背後是摩根士丹利在華布局金融業的新征程。
從2018年初至今,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範圍;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等等,一系列開放政策接連落地,中國金融業開放之門大舉放寬。
一頭是趨于飽和的海外市場,另一頭是仍在加速發展的中國“藍海”,善于把握機會的外資金融巨頭們,似乎看到了經濟增長率和金融業務普及率鮮明對比背後的巨大市場空間。這當中,當屬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的表現最爲明顯。
而增持合資金融機構股權,是外資深耕中國的第一步。此次公募一姐入職的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也經曆了這個進程。
2019年3月30日,大摩在阿裏拍賣上成功拍下參股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公司5.495%股權,此次阿裏司法拍賣是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曆史上第5次股權變更,若成功獲批,摩根士丹利持股比例將從37.363%持股比例提升至42.858%,超越華鑫證券的39.56%持股比例,數年之後成爲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的控制人。
除此之外,摩根士丹利對其合資證券公司的動作也較爲頻繁。早在2017年9月,摩根士丹利從華鑫證券手中受讓合資券商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15.67%的股權,由此摩根士丹利持有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的股權比例從33%提升至49%。這也是在當時外資持股比例不得超49%情況下,率先實現頂格增持的外資機構。
2018年9月11日,華鑫股份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華鑫證券在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公開挂牌的方式,轉讓所持的摩根華鑫2%的股權。摩根華鑫證券只有兩位股東,華鑫證券持有其51%的股份,摩根士丹利持有其49%的股份。如果上述股權轉讓順利完成,華鑫證券將失去對摩根華鑫證券的控制權。
這2%的股權是否被摩根士丹利摘取,市場備受關注。目前,上述2%股權的接盤方尚未有定論。但摩根士丹利方卻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致力于在中國擴大和增長業務規模,此次決定進一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的舉措,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摩根士丹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聞曾表示:“如果外資機構只是一個小股東,往往在戰略的制訂和執行方面是被動的角色。想要完成資金配置、資源配置、流動性管理、推動業務發展,都需要擁有一個更大的話語權。”
這說明了大摩對于話語權的重視,若大摩再度成功取得摩根華鑫證券的控制權,該券商的戰略制定、資金資源配資以及業務發展方面或將更加積極主動。在大摩強大的實力支持下,摩根華鑫證券可能成爲國內同行的勁敵。
高管連續發聲,觊觎中國資本市場?
而最近,摩根士丹利看多中國資本市場的聲音不絕于耳。在2019年2月,摩根士丹利認爲,外資持有中國A股的比例在10年內將從目前的2.6%上升至約10%,每年A股流入資金在正常化後約爲1000億至22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Laura Wang預計,MSCI的中國A股納入因子在未來5-8年內達到100%,且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總權重將達到13%。
2018年,摩根士丹利與Oliver Wyman(奧緯咨詢)聯合發布的白皮書指出,2025年中國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將至7.5萬億美元,約47.1萬億人民幣,爲當前規模的4倍。其中國首席運營官侯傑明也曾在2018年末公開表示,中國對全球投資來說存在三大投資機會。
摩根士丹利于2018年年報顯示,淨利潤和收入都創了紀錄。公司的2018年淨利潤增至8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漲幅43%。其中,資産管理業務規模從2017年117億美元增長至128億美元。顯然,摩根士丹利轉型後的財富管理業務並未讓市場失望。
全球私人財富整體增長,以及財富管理朝數字轉型的熱潮推動,成爲財富管理機構增長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全球私人銀行業的資産管理規模整體上呈現上升趨勢,全球財富管理運營商中排名前10位的資産管理公司平均增長16.0%。而摩根士丹利作爲頭部公司,更是先天得利。
大資管類業務的收入主要靠資産規模和手續費,大摩近年來手續費呈下降趨勢。但財富管理整體收入卻平穩增長。
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客戶的資産以5.6%的速度增長,高于市場領軍企業美銀美林同期3.8%的年增長率。與此同時,財富管理的利潤率從2013年的18.5%提高到了2017年的25.5%。
由于財富管理業務具有輕資産的特點。2017年財富管理業務雖只占摩根士丹利資金的20%左右,但是卻帶來了34%的淨利潤,利潤率達到了26%。
布局中國市場的先鋒
摩根士丹利進入中國至今已有20余載。1995年,摩根士丹利與中國建設銀行共同建立起內地首家國際性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擁有34%的股權。也正是借助于中金公司這一平台,摩根士丹利成了第一個空降中國市場的外國投資銀行。
摩根士丹利帶來的最大貢獻,不僅僅是爲中金建立了完整的投行體系,中金公司從組織架構到薪酬體系,甚至企業文化,都有著摩根士丹利的影子。
不過,由于一直無法取得控股權。在2000年後,摩根士丹利逐漸退出了中金公司的管理層,成爲了純粹的財務投資人。2002年,摩根士丹利終于舉旗認輸,把公司的絕對控制權交還給中方。中金公司僅僅成爲摩根士丹利的“投資組合”之一,每年收取分紅。
2010年12月9日中金公司宣布,摩根士丹利所持公司34.3%的股份已獲中國證監會批准轉讓給KKR(科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TPG(德太集團)、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和新加坡大東方人壽保險公司。
這次退出,更像是摩根士丹利的一次緩沖。因爲在此之後,摩根士丹利反而在華進行了多方布局。2006年大摩成爲中國全權商業銀行執照的首家外國銀行,2008年成立信托合資公司——杭州工商信托和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2011年成立合資證券大摩華鑫證券和人民幣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公司,離開CICC更像是一種戰略調整。
縱橫捭阖的華爾街投行
“上帝要融資,也找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不缺錢,但似乎其拿來投資的錢都帶著刺。海外基金擅長“對賭協議”,摩根士丹利更甚。而這容易造成企業爲完成指標而非理性擴張的弊端,也被稱爲企業融資的一把雙刃劍。
2005年,爲了能在家電市場跑馬圈地,配合自己的市場擴張,未上市的永樂電器終于在2005年1月獲得摩根士丹利及鼎晖的5000萬美元聯合投資。其中,摩根士丹利投資4300萬美元。
而此次融資,讓陳曉與包括摩根士丹利及鼎晖在內的資本方簽下了一紙“對賭協議”,規定了永樂電器2007年淨利潤的實現目標,陳曉方面則需要根據實現情況向資本方出讓股權或者獲得股權。意味著他2007年至少要完成6.75億元的淨利潤指標,永樂電器2002年至2004年的淨利潤分別爲2820萬元、1.48億元和2.12億元。對于利潤指標的合理性,摩根士丹利則稱以50%的增長率來看不存在太大困難。
爲了不失去股權,永樂電器在拿到融資後便開始大肆擴張,上市一個月便承認“外地發展不順”的事實,最終淪爲國美子公司。
2005年大摩抛棄孫宏斌,也被外界傳言,摩根士丹利給順馳開出的價格如同“搶劫”。在順馳把天津、北京、上海、無錫等地盈利最好的10多個項目打包後,大摩把對順馳不超過15%的股權的價格從1億美元降低到8000萬美元。而且,附之以大摩等海外基金最擅長的“對賭協議”――順馳如果不能實現預定的盈利,將必須接受它的再次收購,“三年都做不到,順馳就歸大摩了。”除此之外,摩根士丹利投資蒙牛的“對賭協議”也讓人津津樂道。
大摩最關心的是話語權,其已經取得了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的控股權,摩根華鑫證券控股權似乎也即將拿下。若是徹底取得控股權,大摩的資源資金投入很大可能遠勝當前。目前來看,“公募一姐”已被其納入麾下,憑借大摩的品牌和資源,或許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金融精英。大摩這個華爾街巨頭,距離在華揚帆起航似乎只是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