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教育不僅僅關注名校升學率,更要注重培養能夠伴隨一生的習慣與能力。
首先,國際化人才的初心是根植于本土優質文化的,學校和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民族認同感,幫助孩子找到明確的自我定位和自身價值,形成積極自信的心態,從而能夠與他人溝通、合作。
在學術培養上,一方面不能忽視閱讀的力量,另一方面,體育、藝術和音樂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蘊含著無限的創新能力,家長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際人才是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人才。而對于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學校和家庭教育需要培養的,則是良好的雙語能力,創造性思維與動手能力,優良的品格與良好的心理素養。
在哪能接受到真正的國際化教育?–新加坡
良好的雙語能力
雙語教學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新加坡四種官方語言爲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和馬來語。
第1語言是英語,在整個小學到中學的課程當中,學校的全部課程用英語授課,母語作爲第二外語教學。這意味著到新加坡讀中小學,學生能夠在接受國際化教育的同時又不會遺忘民族傳統文化。
創造性思維與動手能力
新加坡政府中小學的學生每天是半日制課程,上午半天課程,下午半天是素質型的課外活動,比如設計與工藝、美術與勞作、公民及道德教育、體育與音樂等,幾乎每所學校的課外活動都有幾十種。
據立思辰留學介紹,學校還開設有ALP應用學習計劃(Alternative Learning Programs),應用學習計劃是將學習與實際應用相結合起來的意思。這個計劃是幫助學生將他們的學習應用到現實世界,發現學習背後的意義並培養對學習的熱愛。
可以說,新加坡的教學,真正體現了“學生爲主體”的思想,把教學方式落實在“學而思之,思而學之”上,通過這種真正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培養學生獨立的創造性思維與動手能力。
優良的品格與良好的心理素養
新加坡對德行教育相當重視,孩子們往往從小就開始培養良好的德行。
盡管新加坡受到早期英國殖民的影響,其教育內容偏向西方社會,但在品德教育這方面卻強調儒家道德價值觀,如重視家庭價值、謙遜、勤儉、敦親睦鄰等價值觀。
怎麽接受新加坡國際化教育?
幼兒園
滿3周歲就可以入讀新加坡政府/國際/私立幼兒園
中小學
參加新加坡政府學校入學考試–AEIS,通過後由新加坡教育部分配入學。
新加坡還有很多國際學校,都可以申請入學~
16歲以上學生
參加新加坡O-LEVLE考試、IGCSE考試可以申請新加坡初級學院、理工學院、私立大學;
參加新加坡A-LEVEL考試,可以申請新加坡六所公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