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加坡國土面積不大,724.4平方公裏,但是,這裏充滿財富傳奇。
像去年辭世的張允中先生,19歲下南洋,49歲創業,成立新加坡太平船務,終成“南洋船王”。
還有曾經登上《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的魏成輝,靠著賣春卷,把微薄小利的生意做到極致,最終,身家超過20億美元。
即便成爲億萬富翁,魏成輝依舊在賣春卷。
如果再往前追溯,那必須要說起陳嘉庚先生。
陳嘉庚先生是新加坡發展史上最傑出的先驅人物之一,他不但是企業家,還是教育家、慈善家,是愛國華僑領袖。
他竭一生之力推動教育、捐助慈善,所做出的貢獻,已經遠遠超越商業領域,他崇高精神和高貴品質,被人稱之爲“嘉庚精神”,而且陳嘉庚先生,終生保有中國國籍。
書寫財富傳奇,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新加坡的富豪們,都有一種“不是猛龍不過江”的大氣魄,這可能與新加坡地域小、市場小有關。
當年,新加坡首富陸佑之子陸運濤,在香港創辦大名鼎鼎的“電懋”,也就是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直接向娛樂圈下手,和邵逸夫創辦的邵氏兄弟搶飯碗。
像豐隆集團的郭芳楓家族、遠東機構的黃廷方家族,都是從新加坡起步,把生意拓展到整個東南亞,成爲亞洲經濟的強勢人物。
特別是遠東機構,經過60年發展,成爲東南亞最大的私人房地産開發商。
據說在新加坡,每六間私人住宅中,就有一間是遠東興建的。
不過,如今新加坡的“富豪階層”,從2011年開始,被重新定義了。
2011年,Facebook聯合創始人埃德華多·薩瓦林(Eduardo Saverin),高調宣布放棄美國國籍,加入新加坡籍。
他爲什麽要這麽做?
答案很簡單——避稅!
新加坡財稅政策,對富人來說,簡直好得像天堂。
薩瓦林“脫美入新”後,至少可以讓他免繳6700萬美元聯邦所得稅,而且,新加坡還不征收資本收益稅,也就是說,如果Facebook股價上漲,薩瓦林也不用繼續繳稅。
Facebook上市後,當年股價最高只有45美元,現今股價達到323美元,要是放在美國,僅僅股票收益這一項,薩瓦林就要付出近3億美元稅金。
埃德華多·薩瓦林的入籍行爲,如同蝴蝶效應,在新加坡樹起了標杆。
同在2011年,印度電信業巨頭之一布蓬德拉·庫瑪·穆迪(Bhupendra Kumar Modi),也放棄印度國籍加入新加坡。
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內森·丁克勒(Nathan Tinkler)脫澳入新、新西蘭億萬富豪理查德·錢德勒(Richard Chandler)脫新入新、作爲全世界最富有女性的吉娜·萊因哈特 (Gina Rinehart)也成了新加坡人……這個名單,列舉起來會很長很長。
我們所熟知的“傳奇投資家”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做得更實在,全家移民。
近10年時間裏,在超級富豪和新加坡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城市國家”已經成爲有錢人的後花園。
特別是新加坡政府,似乎爲了向世界表明,自己是富豪們放置財産最保險、最理想的地方,還與很多國家簽訂了雙重征稅協議。
而且,“富豪階層”的生態環境,也被徹底改變。
例如“360度服務無死角”的海底撈,2018年9月在香港上市後,創始人張勇夫婦,出人意料地成爲新加坡首富;今年,2021年,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李小冬登頂新加坡首富,他創立的購物和遊戲網站,擁有東南亞最大用戶群。
新加坡聚集的財富效應,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日常生活成本。
就拿大家關注的房價來說,新加坡已經是全球房價第二高的地方。
這裏對一些人來說,是人生巅峰,同樣,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可能也是填不滿的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