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陽光城創始人林騰蛟實控的華冕財富召開線上投資者見面會,更新理財産品兌付方案:將以實物、現金、債轉股、信托受益權兌付等一攬子兌付方案,盡快完成全體投資人的完全兌付。
3月18日,公司剛剛公告四筆債券違約,均爲中期票據,合計金額50.28億元,原因是交叉違約觸發提前到期,而這很可能將引發更多的債務提前到期或交叉違約。陽光城最早在2月17日晚公告兩筆存續規模3億美金和3.57億美金的兩筆美元債利息實質性違約,並預告了交叉違約的風險。
不算類似“理財”這樣的表外債務,截至2021年9月末,陽光城有息債務合計849億元,融資成本最高達到了12.5%,其中1年內和1到2年內到期的合計614億元,占比超過七成,面臨集中兌付壓力。
去年11月未兌付余額約200億
根據華冕理財方面的說法,目前已完成34%兌付,還有25.4%在兌付流程中,兩項合計已經超過整體規模的59.4%。雖然華冕理財這份最新方案依然把“現金”納入了籃子。但一位去年6月買了300萬“理財産品”的投資者告訴基金君,目前公司方面沒有現金兌付。
天眼查數據顯示,華冕財富的公司主體爲“陽光泓甯財富管理有限公司”,背後是陽光金服集團,背後再是陽光龍淨集團,再背後是陽光城實控人林騰蛟,持股98%,另外2%由吳潔持有,公開信息顯示吳潔是林騰蛟兄長林偉民的妻子。
根據2019年的一份品宣稿,“誕生于行業變革之際,華冕財富于2017年11月成立,隸屬于世界500強陽光控股的新金融業務板塊。目前,華冕財富依托控股公司資源和專業實力,已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福建及中西部布局38家分公司,快速成爲財富管理行業後起之秀,爲高淨值人士提供卓越的理財服務。”
去年11月《21世紀商業評論》報道,陽光金服通過線上及線下平台銷售的理財産品,未兌付余額約200億元,涉及人數約1萬人,其中員工約3千人。彼時有員工稱,“在本人就職期間,公司以線上視頻直播、郵件宣傳等多種的形式,鼓勵員工、已離職員工、員工家屬及朋友購買公司的網絡理財産品,承諾年化收益在8%-10%之間,並用陽光城各個項目公司的應收賬款作爲擔保,保本保息。”
“理財産品”一開始僅限員工購買,非員工購買需要員工代持,2019年華冕財富推出了‘友享’,員工的親友可以購買。去年10月中旬,公司仍在向員工及社會投資者大量發行理財産品。
四筆中票剛爆金額超50億
就在華冕財富這次線上會議前兩天,陽光城發布《關于公司境內公開市場債務相關情況的公告》,稱公司未能足額償付加速到期債券累計本息約50.28億元。
公告顯示,陽光未能按期支付境外債券利息,致使公司四筆債券“17陽光城MTN001”、“17陽光城MTN004”、“20陽光城MTN001”、“20陽光城MTN003”加速到期。截至公告日,陽光城未能獲得對這四筆加速到期債券交叉保護條款的豁免。陽光城稱,上述事項可能觸發公司境內其他融資工具的相關條款,即觸發其他債券提前到期或發生交叉違約等事項。
在2月17日晚,陽光城首次披露了兩筆境外債券約1.7億元利息實質性違約,並預告可能將觸發交叉違約條款,果不其然!
彼時公告顯示,公司2020年1月15日和7月15日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嘉世國際完成在境外發行債券(債券代碼:XS2100664544,XS2203986927),該債券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
“SUNSHI9.2504/15/23”(債券代碼:XS2100664544),存續金額3億美元,發行利率9.25%,到期日2023年4月15日。“SUNSHI7.504/15/24”(債券代碼:XS2203986927),存續金額3.57億美元,發行利率7.5%,行權日2022年10月15日,到期日2024年4月15日。公司未能在30日豁免期內(即2022年2月15日)支付需支付的上述兩筆境外債券的利息,分別爲1387.5萬美元和1338.75萬美元,合計272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73億元)。
境外美元債1.7億利息違約之前,公司境內債實際已經出現利息展期和利息違約,而在3月16日其首次出現公開市場本金實質違約。
根據建行公告,陽光城規模6億的中期票據“20陽光城MTN001”3月15日到期應付,但發行人未能按期足額支付利息或兌付本金,構成實質性違約。同一天,公司控股股東陽光集團公告,存續金額1.06億美元的境外債券“YANGOG 12.5 02/20/22”本息實質違約,存續金額3億美金的“YANGOG 12.5 01/04/24”利息實質違約,應付利息金額1875萬美元。
表內有息負債849億
未來陽光城公開市場債務大概率還會有更多違約接踵而至,目前公司的債務整體是個什麽情況?
根據此前陽光城對深交所的回複,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有息債務合計849億元,融資成本最高達到了12.5%,其中1年內和1到2年內到期的合計614億元,占比超過七成,面臨集中兌付壓力。具體看,1年內到期爲247.98億元、占比爲 29.2%,1-2年內到期的有365.67億元、占比爲 43.05%,2-3年到期的爲171.48 億元、占比20.19%,3年以上到期的有64.25億元、占比7.56%。
截至2021年12月末,公司在手貨幣資金較年初大幅下降,現金流已經枯竭,“實操中可靈活動用資金占賬面資金比例不足1%”。公司給出了幾點原因:一是預售資金受限;二是融資渠道堵死;三是項目公司資金無法調回集團,“因整體環境持續嚴峻,金融機構及項目合作方股東對項目公司資金回撥集團非常謹慎”。
公司受限資産主要系因借款而抵質押的存貨、貨幣資金、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産、固定資産、無形資産和其他非流動資産等,截至2021年6月末,賬面價值合計爲1215.2億元,占公司資産總額的比例爲33.92%。也就是說三分之一的資産是受限的,占比相對較高。
公司以在建物業等爲代表的資産也發生了顯著跌價,多個項目出現售價無法覆蓋項目成本的情況。
跌價金額在2億以上的項目來看,內地一項目單價由每平方米1.83萬元下降至1.64萬元;大福建一項目尚未開盤,已由8.72萬元下降至6.42萬元,下降26%;長三角一項目售價由11.9萬元下降至8.9萬,降幅也達到25%;珠三角一占地面積33萬方、總貨150億的超大盤,單價由2.23萬元下降至1.98萬元,預計跌價金額約6.3億元。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