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越南,你會想到什麽?是滿大街的摩托車?殺進決賽的越南足球?還是出口趕超深圳的制造業?近來,圍繞著這個人口接近一億的國家,出現了一些論調,“越南出口超越深圳”,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要被撼動了嗎?
越南制造,爲何受到關注
與廣西雲南接壤,人口接近一億,勞動力充足,到處都是摩托車和頭盔,是越南的基本情況。地屬東南亞,卻是”最不東南亞”的一個。不像緬甸、柬埔寨等典型的東南亞國家,在越南幾乎處處可以看到中國的影子,大到越南順化皇宮,小至大街小巷處處可見的中文標語。
類似于中國前一二十年的發展水平,如今的越南,被很多人稱爲“山寨版中國”,充足的勞動力和低廉的地價,讓它在近年來保持著高速發展。
據越南統計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前6個月,全國15歲以上的勞動力人數約5140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0萬人。其中,就業者人數爲5050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70.2萬人。前6個月,失業人數110萬人,較上年同期下降3.02萬人;失業人數比例爲2.48%,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
除了源源不斷的年輕的勞動力,相比國內,低廉的用工成本也成爲越南建廠的一大優勢。以廣東中山爲例,同樣工作時間,中山的工人月薪爲5000多元,越南的工人月薪(含加班薪酬)不到3000元,越南人工成本約爲珠三角的一半。工業用電上,越南電價便宜,約0.5元/度,中山約0.9元/度。借鑒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越南大部分工業區都對外商給予“五年全免、兩年減半”的稅收優惠。
正是因爲越南的人口紅利和成本優勢,以家電和電子消費制造業爲例,韓國、日本、歐美企業都先後進入越南,仁寶、戴爾、三星、LG等紛紛都在越南建廠,中國家電品牌海爾、TCL、美的、格力、蘇泊爾等家電企業也已陸續在越南辦廠,部分供應鏈隨之遷至越南。越南海關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到5月,越南出口總額爲1532.9億美元,同比增長16.7%。在2021年高基數的情況下,越南的出口增速依然超越了疫情前的水平。
據光大證券統計,在蘋果公司200大供應商中,在越南設廠的公司數量從2018年的17家增加到2020年的23家,其中中國大陸企業7家,占近三分之一。以制鞋等低端制造業爲例,“越南的産品具有價格優勢,阿迪達斯、耐克的鞋子很多就是從越南賣到中國的。”一位來自廣東的經銷商說道。“越南産品的出口面向全世界,出口最多的幾個國家和地區是美國、歐洲、中國、日本、韓國。”
談及越南的制造業承接趨勢,《中國經濟周刊》曾有相關報道,“以前出去的一波是勞動密集型的紡織、鞋、衣服,後面是光伏、太陽能,現在過去的就包括手機、電子,三星、蘋果都去越南了,相對應的上下遊企業也跟著過去。”有被采訪者表示,“目前越南比較火熱,越南是比較有雄心壯志的,是真的想著取代中國,或者說有成爲世界工廠的這個方向。”
“越南現在搶走了許多中國制造的訂單”、“耐克的産地,已經基本看不到中國生産了”、 “在澳洲商場裏,越南、孟加拉國和印度制造的東西,越來越多了”……此類越南制造將要取代中國,唱衰中國制造業的說法,如今在網絡上越來越多。
中國制造要被越南取代了嗎
越南,作爲“廉價加工廠”,備受資本青睐已成不爭的事實。
中國家電企業也看到了越南的諸多優勢,加速向越南輸出技術、輸出品牌、加速建立完善的供應鏈。早在1999年,TCL越南工廠成立,占地面積31000平方米,隨後發展至200多個經銷商和3000多個銷售網點。同年,格力電器也以出口方式進入越南市場,進而以合資的方式提供技術支持,2008年,生産基地投産,年産10萬台空調。2012年,青島海爾進入越南市場,工廠占地面積7.7萬平方米,冰箱年生産100萬台,洗衣機80萬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工廠遷至越南,實現自身産業布局的優化和更新。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過去的十年當中,一方面中國制造業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産業轉移的同時,一方面中國國內制造業也同步發生了深刻的産業轉型變革。在數字化方面,去年中國重點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3%和74.7%,較2012年分別提高30.7和25.9個百分點,一批智能示範工廠加快建成,涵蓋石化、鋼鐵、建材等行業。綠色化方面,中國已初步形成綠色制造體系,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十二五”“十三五”分別下降28%和16%,2021年又進一步下降5.6%。
今年3月份,中國家電品牌美的集團、海爾智家以及京東方等13家公司的工廠,進入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第8批全球“燈塔工廠”名單,中國智能制造“領路人”達到了37家。比如,京東方通過構建全自動生産系統,廣泛采用人工智能和先進分析技術,福州生産線單位成本降低34%,整體産量增長30%;通過搭建AI驅動的能源管理系統,産線單位電耗大幅下降39%,單位水耗下降27%。家電領域,中國家電企業在業務流程、管理系統、運營系統以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運用數字化技術、系統集成技術、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互聯網技術,大幅提高了勞動生産率、減少了質量缺陷、縮短了交貨周期、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如今的中國,靠智能制造逐步實現生産效率的提高,反觀越南,充足的年輕勞動力卻不一定代表著高效的生産效率。“年輕人都不怎麽幹活的。很多20多歲的小夥子,在那裏一瓶啤酒就一上午或一下午。”有在越南建廠的企業家表示,有時候,越南員工因爲一場足球賽就要請假,爲此,工廠不得不預備更多的員工。“我有個朋友在那裏開電子廠,需要150人,他就招165人,按每一天10%的人請假准備。”
越南年輕人“不怎麽幹活”,或許有一定的曆史緣由。越南曾被法國統治長達一個多世紀,一定程度上受法國文化的影響,比較享受生活,工作中懶散一點,以前“從來不加班的”。有媒體報道,越南員工“晚上回家以後看到工廠領導的電話一般都不會接”,上班的8個小時工作效率比不上中國。“我舉個例子,相同的産品、相同的時間,他們生産出來的數量要比國內大概低15%~20%”。一位在越南工作生活多年,對當地營商環境非常熟悉的中國人表示。
談及越南能否崛起,成爲下一個世界工廠,在越南胡志明市的新加坡商會會長林明傑曾表示,産業從中國轉移,並非只轉向越南,還有印度和東南亞國家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老撾等。“誰能取代中國?很多國家加起來才能取代中國。”目前的中國制造業,已具備非常完整的産業鏈,組織力完勝越南。越南早期只拿下傳統産業供應鏈中被中國抛棄的汙染段,以低端爲主。而且,即便中國勞動力成本比越南高,中國工人的手工和技術遠在越南之上,中國還是制造業巨人,不會輕易被遏制或取代。
近期,面對中國外貿面臨的挑戰,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在2022年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同樣表示,雖然中國部分外貿訂單確實存在向越南、印度轉移的現象,但“越南制造”附加值有限,印度則受限于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等問題,要追趕上中國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