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邵氏小史
1925年邵醉翁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
1930年邵仁枚、邵逸夫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新加坡)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影院業務。
1934年6月,邵醉翁在香港設立“天一影片公司香港分廠”,簡稱“天一港廠”。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在上海的“天一影片公司”的曆史宣告結束,在香港的“天一港廠”在這一年改名爲“南洋影片公司”,由邵邨人代替邵醉翁主持業務,1950年再改名爲“邵氏父子公司”。
1958年邵逸夫來香港創辦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日後常說的“邵氏”實際上多是指這家公司,而邵氏父子公司日後主要經營電影發行業務,未再涉足制片領域。到1985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宣布停産,其電影曆史基本結束。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LOGO
2、邵氏與東南亞的電影合作
1)邵氏在星、馬
“邵氏、國泰的總部都在新加坡,要在星、馬拍攝方便不過,但這兩大公司在星、馬進行港片的拍攝卻比獨立公司稍遲。邵氏拍的是粵語片《星島紅船》(1955,顧文宗導演),在新加坡取景。之後是國語片《零雁》(1956,陶秦導演),在星、馬拍制。國泰則支持衛星公司拍制國語片《娘惹與峇峇》(1956)、《風雨牛車水》(1956,嚴俊導演)和粵語片《星洲豔迹(1956)、《吉隆坡之夜》(1958,皆由林川導演)。至六十年末,邵氏制作了有星、馬外景的影片七部,國泰則制作三部。”
2)邵氏與日本
“……說到港産的第一部中日合作的影片,則是1953年公映的《小夫妻》,它的女主角是日籍的李香蘭,男主角是香港的王豪,由王引編導,是‘邵氏影片公司’的出品。”[ii]
“香港第一部作世界性發行的港産片,是‘邵氏父子有限公司’出品,由顧文宗編劇,王引導演,日籍國際明星李香蘭、楊志卿主演的《金瓶梅》。本片于1953年開始攝制,1955年才在香港和作世界性發行。
“《金瓶梅》在港公映時曾‘高踞全港賣埠首席’,‘它在台灣與星加坡,創了中外影片賣座的最高紀錄。而菲律賓、印尼、越、暹等地的片商,莫不競以高價,爭購版權,就連日本與南韓,平常國片在那兒的銷路是甚窄的,但對于《金瓶梅》,也例外的獨加青睐。此外,除了遠東各地,該片還特別印了附有英文字幕的拷貝,運到歐洲的英法各國,與中美澳兩洲的各大城市公映,像這樣作全世界的發行,在國産片中是並不多見的。而更難得的是它所到之處,都能得到輿論的一致好評。’(上文分別引自1955年6月17日和24日的《華僑日報》)”
“‘邵氏’早在五十年代中已邀請日本的李香蘭(山口淑子)來港演出《金瓶梅》(55)、《一夜風流》(56)、《神秘美人》(57)三部片,後來更請得日本導演若杉光夫來港執導。又協助‘東寶’拍攝《白夫人之妖戀》(56,即《白蛇傳》)。更早前,亦邀請韓國男星金振奎來港與尤敏合演《人鬼戀》(54)。”
“另一邊廂,邵逸夫亦不甘後人,派員日本學習,仿日活、東映及松竹等公司的制作與發行制度。不少日本導演與幕後人員亦受雇邵氏來港發展。早在50年代,邵氏便邀得日星李香蘭(山口淑子)到港演出3部電影,又協助東寶公司攝制取材自《白蛇傳》的《白夫人之妖戀》。”
“1955年,邵氏和大映合拍古裝片《楊貴妃》。本片是第一部真正挂著“港日共同出品招牌”的電影……邵氏與東寶合作的《白蛇傳》(1956),是同期另一部改編中國民間故事的電影…………六十年代初,邵逸夫更嘗試向日本推銷邵氏的作品,李翰祥導演、林黛主演的黃梅調片《江山美人》(1964),在川喜多長政的協助下,成爲第一部在日本公映的邵氏影片。”
到六十年代,隨著邵氏帝國的擴張,對于影片數量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邵氏先後外聘了數位日本導演來邵氏拍攝影片。“單就日本來講,鄒文懷簽了六個導演,包括井上梅次,這些日本導演個個是快手,兩三年間拍了31部電影。”
以下是我整理的由日本導演在邵氏執導的邵氏影片片目。由這七位日本導演在1967年以後執導的邵氏影片一共是32部,多是青春片和間諜片:
3)邵氏與韓國
《異國情鴛》“此片于1957年6月開始拍攝,翌年3月公映。數其意義,除了它是第一套以美國伊士曼彩色拍攝的邵氏影片之外,還是爲了它的‘國際’身份。
“《異國情鴛》是首部港韓合拍電影,由香港的邵氏和韓國的演藝株式會社(由有“中國通”之稱的南宮君(指南宮堯)代表)合力出資。導演方面,香港的屠光啓和韓國的全昌根以外,邵氏更從日本請來若杉光夫助陣。香港的內外景拍攝,則由日本“新東寶”專屬攝影師西本正掌舵……總而言之,《異國情鴛》不但開創了港韓合拍片的先河,還打響了邵氏引進日本技術人才的頭炮。”
“邵氏六十年代與南韓的交流合作始于1964年的《妲己》……此片據說在韓賣座成功,由此展開邵氏與申氏的長期合作。計有:《觀世音》(1965,申相玉、嚴俊導演,李麗華、金勝鎬、金振奎主演),《關外雙雄》(1967制作,1971年公映,申相玉導演,于倩、王俠、申榮鈞、樸魯植主演),《蒙面大俠》(1966,嚴俊導演,樸魯植、方盈、金振奎、張燕主演),《鐵頭皇帝》(1966,何夢華導演,申榮鈞、金勝鎬、李菁、沈依主演),《千年狐》(1971,申相玉導演,申榮鈞、金秀芝主演)、《豔女還魂》(1974,申相玉導演,李菁、林偉圖主演)。這些影片,有一部分並采取韓語、國語兩個版本,由不同演員演出,如《觀世音》由嚴俊執導國語版,申相玉執導韓語版。而觀世音一角,國語版由李麗華飾,韓語版由崔銀姬飾。”
下面是四位韓國籍導演在邵氏執導過的影片,共15部,以武俠片居多。至于有韓國演員或者其他人員參加拍攝的其他邵氏影片,我未做專門整理。
4)邵氏與泰國
“1959年公映的,香港和外國合拍的影片一共有四部,一部是和泰國合拍的,三部是和韓國(南韓)合拍的。
“和泰國合拍的影片,叫做《紅粉幹戈》。它是‘邵氏’出品的,在泰國實地攝制的宮闱打鬥愛情巨片,由唐煌編導,尤敏、趙雷主演,參加過美國名片《桂河橋》演出的泰國影帝素力實、泰國影後威莉旺參加演出。”[i]
“六十年代期間,邵氏希望透過這些合作計劃進一步擴展其電影王國,同時可以避開後殖民期東南亞國家的嚴苛政策。例如與韓國(大部分是申氏影片公司)合作開拍嶽楓的《妲己》(林黛主演)及申相玉的《觀世音》(李麗華主演),邵氏不但可以到漢城取景,而且更可聘用更低資的員工(通常每套片需要三至五千名臨時演員);又或與泰國或菲律賓公司(如阿斯文公司)制作如羅維的《鳄魚河》,或陶秦的《心花朵朵開》,這些影片全配上兩至三種語言(國語、泰語或馬來語、菲國泰格洛語),可以應付這些國家的反華條例。”
據統計邵氏總共出品的影片有1200多部,在這些影片中涉及到與東南亞各國之間進行合作的影片不在少數,下面這幾部是我根據上文目前找到的,而且算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至于邵氏聘請日本或者韓國導演在邵氏拍攝的影片,前面已經列出這裏不做重複。
3、邵氏與亞洲影展
翻閱電懋、邵氏等公司的史料,每每提及“亞洲影展”這一貌似熟悉卻又陌生的名詞,現將資料整理如下:
“‘亞洲影展’始于1954年,起初名爲‘東南亞電影節’,1957年後改稱‘亞洲電影節’(或“亞洲影展”),後來又改組爲“亞洲太平洋電影節”(或“亞太影展”),此名沿用至今。
“亞洲影展的創辦機構是東南亞制片人協會(故第一、二、三屆均稱爲東南亞電影節)。該會的發起人正是身兼大映董事和制片的永田雅一。
“1953年7月8日,永田雅一以日本映畫産業振興會理事長的身份,訪問了菲律賓、印尼、馬尼拉、泰國、香港及台灣等六個地區。同年11月,這七個地區(包括日本)的代表在馬尼拉組成了東南亞制片人協會(總會設在東京,由永田雅一和邵逸夫出任會長及副會長),並協定于翌年開始輪流主辦一年一度的東南亞電影節。
“……各地片商借著這一年一度的會面,大談合拍和賣片的生意,大映跟邵氏合拍的《楊貴妃》(溝口健二,1955)可謂首部應運而生之作。
“通過亞洲影展的聯絡,邵氏不但跟東寶合拍了古裝片《白蛇傳》(豐田四郎,1956)和時裝片《香港三小姐》(杉江敏男,1959)、跟日活合拍了《亞洲秘密警察》(松尾昭典,1966);更獲新東寶借出攝影師西本正、日活借出攝影師柿田勇,幫助發展伊士曼彩色及闊銀幕等新技術。
“粗略分析,六十年代末期爲止,亞洲影展都是“五大”和邵氏的天下……邵氏在亞洲影展的氣焰,從1958年,即邵逸夫親臨香江,大興影城、招兵買馬的翌年開始便節節上升。自該年的《貂蟬》網羅了五個大獎後,邵氏的出品差不多在每年都表現突出:1959年的《江山美人》和1960年的《後門》獲最佳影片;1961年的《千嬌百媚》獲獎五項;1963年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獎四項;1965年的《萬古流芳》獲最佳影片兼特別獎三項;1966年的《藍與黑》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彩色攝影兼特別獎一項;1967年的《珊珊》獲最佳影片兼特別獎一項。自電懋改組國泰,聲勢大跌,以及日本的“五大”制作量每況愈下,邵氏在亞洲影展、以至亞洲影壇的獨攬更是明顯。”
4、邵氏與歐美的合作
“東南亞市場疲弱,亦迫使邵氏與嘉禾開拓更多海外市場,沖出亞洲。邵氏早在70年代初已趨向國際化,與邵氏合作的海外公司,除了荷裏活八大公司外,也包括意大利的Carlo Ponti公司及英國的Hammer Productions。1972年,邵氏在倫敦、溫哥華、三藩市和夏威夷的戲院相繼落成;此外,在紐約、芝加哥、波士頓和華盛頓都有邵氏的出品放映,其中以1973年的《天下第一拳》最爲轟動,成爲1973年上半年度全球十大賣座電影的第七位。但其後邵氏開拍的兩三部針對國際市場的電影,成績卻未如理想。此外,在中東與南美洲地區,華語功夫片往往受約旦、伊拉克、伊朗、阿根廷及秘魯等國家禁制,以1975年爲例,阿根廷禁影的百多部電影中,約93部便是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功夫片。”
以下是我整理的邵氏與歐美合作影片的片目。由于這類電影基本都未能有機會在國內公映,在香港電影的文字資料裏亦極少涉及,即使出現也常常片名不統一;而在歐美電影當中這些又大都屬于不太著名的影片,所以這方面的資料查找起來相當困難。
按:整體來說,邵氏在與東南亞各國的電影合作中獨領風騷,但其對于歐美電影市場的開拓卻顯得有心無力。
有話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竊以爲此言甚謬。邵氏當年的黃梅調電影可以說是相當的“民族”,但此類電影的海外市場無論如何開拓,始終都還是僅限于海外的華人世界,未能走出唐人街。電影作爲一種相當特殊的文化産品,想要占領全球市場,遠比衣服、汽車等這些純粹的商品要難的多,語言差異恐怕是其中最大的障礙。一直到現在,華語電影能夠打入歐美市場的也只有動作片這一種,而動作片的全球性成功恰在于動作乃是一種全球共通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