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金淼
編輯 |
5月23日,燃石醫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納斯達克上市,摩根士丹利、美銀證券和科恩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
這是繼去年泛生子赴美上市後,國內第二家赴美上市聚焦于腫瘤精准醫療二代測序(NGS)服務的企業。此項技術理論上能夠貫穿腫瘤疾病周期全流程,包括風險預測、早期篩查、分子分型、用藥指導、預後檢測等環節。目前國內常見的包括腫瘤分子分型、用藥指導等,即判斷腫瘤屬于哪一類基因突變引起,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靶向藥或者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
根據艾昆緯咨詢數據顯示,國內每年新發腫瘤患者超過250萬,在新藥加速審批紅利下,隨著腫瘤藥加速上市,預計2025年國內腫瘤基因檢測市場規模將達到120-200億人民幣。
國內整個行業目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雖然賽道內公司衆多,但各公司覆蓋的産品差異不大,産品和服務多集中在用藥指導和伴隨診斷方面,還未有明確的盈利模式。而産品同質化化壓力下,銷售及管理費用的支出也一直高企。
一檢測行業從業者向界面新聞表示,國內NGS企業試圖通過研發新産品構築技術壁壘,必將帶來大量的研發投入,導致國內NGS公司幾乎都處于虧損狀態。
行業的困境可以從燃石醫學與泛生子的招股書窺得一二。
燃石醫學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公司總營收分別爲1.112億、2.089億和3.817億人民幣;歸屬公司所有者虧損分別爲1.313億、1.775億和1.692億人民幣。
而去年泛生子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前9個月,公司收入分別爲1.01億元、2.25億元、2.20億元,歸屬于公司所有者的虧損分別爲4.21億元、4.65億元、5.41億元。
二者上市的直接原因也都是通過上市爲公司未來發展持續“輸血”。
另一方面,兩企業背後都有外資的影子,Vivo Capital等機構于2019年11月領投泛生子,後者融資超過5億元後赴美IPO。燃石也于2019年完成8.5億人民幣的C輪融資,該次融資由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領投。
但2019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中明確提及“禁止投資人體幹細胞、基因診斷和治療技術開發和應用。”上述檢測行業從業者表示,外資進入存在一定風險,但目前仍不清楚如何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