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我國社區商業總體量在10億㎡以上,頭部開發商也積極拓展社商産品線,在去年全國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有1000余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社區型商業,商業體量多集中于5-10萬方。
特別是在疫情常態化的大背景下,滿足“家門口”消費需求的社區商業,成爲當下最受關注,也最具有提升空間的商業類型之一。
本期整理總結了社區商業的10大發展趨勢,希望能借助具體案例爲您提供趨勢判斷的理論依據。
1
未來的社區商業
各維度的消費思維升級是關鍵
「洞察趨勢」
對于社區商業項目而言,最可怕的就是缺少用戶粘性和客流轉化,周邊消費者 “舍近求遠”選擇更遠的商業中心。
面對這樣的困局,商業地産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社區商業項目能夠持續得到“關注”?
這個時代爲我們提供可以自由開創差異化價值的機會,通過更多的體驗感受和需求滿足,成爲消費者選擇你而不選擇別人的理由。
但對于社區商業的界定,不應該只限于規模和大小,更應該解鎖的是一種消費思維。
未來的社區商業,升級各維度消費思維並將想要表達的主題、功能、內容、場景、個性化信息傳達給客戶,成爲了關鍵。
2
社區商業十大商業創新
洞察新趨勢
「案例分析」
如今,社區商業通過更爲快捷方便的鄰裏商業目的地,不僅在消費場景營造上聚焦視覺效果,能夠滿足消費者更深層次精神、情感需求,讓他們流連忘返。
01
精准化定位,滿足客群生活習慣
作爲1公裏內社區的商業模式,生活化是社區商業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礎要素。
永旺葛西G.G Mall在16年進行整體改造升級,成爲專門面對55歲以上老年人群的購物中心,每月客流量約爲15萬人,老年客群占比達到了70%,從而“一轉成名”。
瞄准了周邊的老年消費客群,深挖他們的消費需求,並提供一條龍的優質服務。不僅將四樓改造成爲G .G計劃最具代表性的 “晨練場”和“娛樂社群空間”,還爲老人量身設計每個細節和服務,配合老人早起的習慣,購物中心將開門營業的時間提前2-3小時。
同時每個月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或演出以及培訓課程,極大地豐富了老人們的娛樂活動項目。
02
共享空間,提倡24小時經營理念
將經營理念轉變爲24小時的共享空間運營,除了能夠補缺城市區域內全天營業綜合商場的缺口,也可以開啓零售業的新市場,帶動夜經濟,制造話題性。
泰國Samyan Mitrtown 于2019年9月開業,是集住宅、辦公樓和商業中心于一體的社區商業中心。其定位是一個可以爲消費者提供24小時生活場所的共享友好型社區。
爲了更好地服務周邊顧客,商場內部分區域設定爲24小時全天候開放區,是該項目的一大特色。
圍繞“城市生活圖書館”(TheLivingLibrary)、“飲食圖書館”(TheEating Library)、“學習圖書館”(TheLearning Library)三大概念來設置業態。
一共七個樓層,組合不同業態,爲消費者提供著生活化、全方位的服務體驗,“共享空間、24H營業”的概念,打造了一個融合生活與商業的複合式商場。
03
空間和業態組合叠代換新
在未來,國內的社區商業將根據城市社區的多元化,發展出更爲細分的市場趨勢,也會根據社區的類型、結構、屬地等不同特征有多樣化呈現。
商業細分之下,品牌業態的組合也面臨叠代換新的挑戰和調整。而像盒馬鮮生、生鮮傳奇等新型零售的大型超市和生活中心,也逐漸進入社區商業的熱門趨勢中。
04
親子業態,家庭周末活動中心
兒童、親子業態作爲商業主力業態,成爲繼餐飲之後的熱門選擇。深圳星河COCO City在調整過程中,就將親子業態作爲重點打造對象,當時5000平方米的兒童空間備受關注。
對于家庭型消費群體來說,不可或缺的親子業態具有強大的人流聚合力,其“1+N”的特性也決定其更適合社區型的商業體。
兒童遊樂場、兒童零售、兒童書店以及兒童親子樂園、屋頂農場等,都爲親子家庭提供了一個周末一起活動、體驗生活的機會和空間。兒童醫療占據發展高地;親子共享社區崛起;能打造親子消費綜合空間的親子餐廳、兒童書店等品牌發展潛力大。
05
戶外運動,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新加坡福南數碼生活廣場從4層到7層都有戶外綠色階梯, 10樓是城市屋頂花園,設有躺椅,方便顧客休憩放松。還有專門設置的燒烤區域,可以讓消費者在這裏得到視覺和味覺的雙重享受。
同時,這裏也是新加坡首個允許騎自行車穿過建築的商業項目,新福南的“自行車旅行樞紐”用戶可以享受到優質服務,淋浴、儲物櫃、充氣泵和自行車修理工具等應有盡有。同時,新福南內部配有166個自行車停車位,讓“上車就能走”和“停下來買買買”的模式隨時切換。顧客可以通過內部系統預定並使用淋浴間。
06
藝術文化,提升品質生活
日本代代木YOYOGI VILLAGE從“住、工作、玩、休閑、學習、創作”等多個層面進行藝術文化創意的融入,形成主題性文創社區。
集裝箱區是結合商品、園藝、美食、音樂、設計等多方面,以生活方式和飲食爲主的商店聚落。爲了配合綠色主題,有機餐廳、音樂酒吧、手工酵母面包店等店鋪,都支持環保生活及有機農場發展,在風格上強調簡約和自然的觀念。
世界知名的藝術家們創作的公衆藝術作品和街頭設施隨處可見,整個城區展現出充滿藝術氛圍的獨特街景。
07
社交社區的新場景打造
消費者與商場之間的“交流溝通”,需要參與社會活動,而不是局限于“購買商品”中,未來商業空間的價值離不開爲消費者提供社交的空間功能。
2016年開業的The Commons,分爲Market、Village、PlayYard、Top Yard四個區域,將不過5000平方米的四層空間,分別納入了一個露天公共場所、螺旋式台階、坡道涼亭等形式,形成一個充滿活力和開放空間的半室外垂直空間。
這裏不只有健康和多元的生活選擇,還通過營造溫暖的空間氛圍,帶給人們如家般細膩的生活體驗即更高層次的社區社交形態。
隨著城市化加速發展,不少城市社區、街道的商業也在叠代更新,上海愚園一方面保留面館、雜貨店、裁縫鋪等具有“煙火氣”的老式業態,同時定位“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通過藝術性的彩虹長廊、美術館完成城市更新的同時,激活社區的商業活力。
08
注重商業服務性質與生活功能
社區商業常常會作爲社區配套,以“附加”形式出現,也因此更注重商業而忽略社區、服務。只講效率不講效果的生意經,往往使得商戶面臨在最短的距離卻抓不住消費者的困境。
社區商業應該是一種更有溫度的商業模式,除了周邊居民需求的生活鄰裏中心,同時還兼具行政、健康、鄰裏社交、老年關愛等多種服務形式。在未來,社區商業中心不僅能滿足消費者購物需求,還要盡可能地從各維度進行全方位生活、精神的滿足。
09
現代科技賦能,數字化發展
隨著AI、大數據、手機端APP、小程序等功能的普及,數字化營銷已經在各類商業模式中鋪展開來。更直觀的數字化宣傳形式以及更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讓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具有科技帶來的便捷感,而後商業中心在依托大數據的社區網絡,也將傳統營銷推向數字化營銷的轉變之路。
特別是後疫情時代,無接觸配送、根據客戶喜好的促銷信息的推送,也需要通過數字化的途徑增強商戶與消費者之間的親密鏈接。
10
商業反哺社區,構建生活生態圈
社區商業爲周邊居民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中心,商業依托社區的強大網絡的同時,也反哺居民生活,構建社區生活生態共同體,形成與“人”緊密聯系的聚環,成爲城市商業構建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發展方向。
例如,The Commons常常會在周末晚上舉辦小型音樂會,爲本地藝術家和音樂家及其愛好者打造交流分享平台。
同時提出的“善意計劃”:鼓勵人們自取一瓶礦泉水,並在義賣箱裏留下隨意數額的錢,捐助給需要的人們。此外,商場還協助澳大利亞公益組織Oz Harvest的泰國分部在曼谷投放了一批社區冰箱。培養可持續性的生活是TheCommons發起這些活動的初衷,也在深刻地影響著附近居民的生活習慣。
相比于傳統購物中心的商業性,社區商業在社會性質上,更切實貼合人與人的“社區共同體”,植根于居民空間並影響周圍環境,反哺生活在這片社區中的人們。
3
寫在最後
「思索與啓示」
商業地産打造的目標是給消費者除了家和工作之外,第三個願意讓消費者停留的地方。
因此,單靠創新力度不足的生活業態或單調、同質化的消費場景,都是遠遠不夠的。
越來越多的社區商業,在潛移默化中調整傳統商業運營模式,不僅爲品牌提供更爲靈活的經營理念,更將鄰裏的這種“親密”商業,與城市發展、教育娛樂、運動健康等豐富功能融入組合,創造出全新的體驗式消費和生活模式。
部分資料及圖片參考來源:贏商網/贏商雲智庫/社商不low/商業與地産/項目官網/網絡,只做傳播分享用途,不涉及商業範疇。如需轉載請標明文末參考來源以及此文章來源,謝謝支持!
完
派沃商業設計研究院
往期精選 Editors’ Choice
- 遍地的購物中心,該如何破除“沒什麽可逛的”的魔咒?
- 那些爆火的“現象級遊逛”商業,是如何造就“超級”微度假消費力的?
- “公園+”掀起的購物中心場景設計風向,到底還能怎麽玩?
- 商業地産 “王牌”:5萬億的TOD市場,該如何解鎖?
派沃商業設計研究院
如有業務需求
掃碼聯系我們
凝聚城市生活和空間藝術之集大成者
更進一步了解商業設計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