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1965 年獨立,這個毫無自然資源的狹小熱帶城市國家只有勤勞的人民,這使得新加坡政府當時只得選擇以出口爲導向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作爲發展經濟的突破口。新加坡成功地制造了從打火機、釣魚鈎到轎車的各種制成品。但隨著土地成本、彙率、工資的上漲,新加坡制造業漸漸陷入低迷狀態。生産奔馳車的新加坡怡和工廠于 1970 年代後期停止運營,工廠的土地轉而用于房地産開發。 1980 年,停産後的福特新加坡工廠改成了二戰博物館。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制造業占新加坡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從 2005 年的 27% 下降到 2013 年的 18%。相對應的是新加坡漸漸建立起以航運和金融爲基礎的現代服務業。
然而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數據,制造業在新加坡正卷土重來, 2020 年新加坡制造業占該國GDP的比重上升到 21%,2021年又上升了一個百分點,達到 GDP 的 22%。
美國公司GlobalFoundries(格芯)投資40 億美元在新加坡建廠生産高清手機和電腦的觸摸屏、智能手機芯片以及用于汽車的各種探測傳感器。通用電氣公司今年開始在新加坡使用 3D 打印機來維修噴氣發動機葉片。德國半導體晶圓制造商 Siltronic AG WAF和台灣聯華電子在新加坡投資建立晶圓生産廠。
挪威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 REC 集團的新加坡工廠使用先進的激光技術切割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從而不僅降低了生産成本而且提高了光伏組件的壽命、耐用性和轉換效率。世界航空發動機巨頭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在新加坡投資建廠生産钛合金寬弦風扇葉片,年産量達到 4,800 片。頂級吸塵器制造商 Dyson在新加坡建立了高度自動化的生産線,生産高質量高效能的吸塵器專用電機。德國疫苗制造商 BNT 于 2021 年 5 月宣布,將在新加坡建造一座新工廠,每年生産數億劑新冠疫苗。許多跨國公司在新加坡生産用于 DNA 測試的各種實驗室儀器和設備。韓國的現代汽車集團准備在新加坡生産汽車,現代汽車集團認爲新加坡擁有一流的人才庫、頂尖的研究機構和強有力的政府支持。
新加坡在 2020年獲得了 125 億美元固定資産投資承諾的基礎上,2021 年繼續增加85 億美元。
爲什麽新加坡制造業能夠在持續低迷了一段時間後,卷土重來。大概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現代工廠需要的土地和勞動力要少得多,”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在去年的一次行業活動中說: “這使得新加坡以前無法想象的制造業活動再次成爲可能。” 新加坡政府相關官員表示,新加坡不會恢複低成本制造業,而是專注于芯片、飛機航空設備、電子設備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産品。新加坡通過稅收減免、研究合作、補貼工人培訓以及提供金融優惠等方式積極吸引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高度自動化的工廠。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新加坡制造業員工中擁有工業機器人的比例全球第二,僅次于韓國。
大量使用機器人和自動化有助于勞動生産率的提高,位于新加坡的惠普噴墨墨盒工廠投資了兩條機器人生産線使得制造成本下降了20% 。新加坡政府經濟發展局執行副總裁達米安·陳說,在 2014 年至 2021 年期間,每位工人創造的附加值翻了一番,達到約 23萬美元。勞動生産率的持續提高成爲新加坡制造業工資持續增加的基礎。
由于采用高度自動化,這幾年新加坡制造業在産值上不斷上升,但就業人數卻不斷下降。制造業就業從 2013 年的 15.5% 下降到2021年的 12.3%。制造業工人的數量已經連續八年下降。
對于新加坡來說自動化引起的制造業就業人數略有下降不算壞事,因爲減少的是對外籍工人的需求。新加坡事實上面臨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新加坡本國公民失業率長年在2%左右。截至去年12 月,新加坡制造業雇傭了207,000 外籍工人,低于 2013 年的281,000人。去年,外籍工人占新加坡制造業就業人數的 46%,低于 2013 年的 52%。
大量使用先進機械的自動化制造業需要受過高等教育的技術人員的支持。新加坡在這些方面有優勢,新加坡高等教育每年能夠提供足夠數量的理工科、數學和商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從中可以源源不斷地培育出各類工程師和企業管理人員。制造業正在成爲新加坡的白領職業。新加坡制造業員工總數在 2014 年至 2021 年期間下降了近 18%,但高技能人員(專業人士、經理和技術工人)的比例上升了 8 個百分點,達到 74%。相對寬松的移民法使得新加坡企業在雇用外國工程師方面十分容易。新加坡位于亞洲的中心位置,便于原材料和成品的進出口。
澳大利亞知名智庫羅伊研究所在一份亞太地區高科技産品出口綜合能力的評估報告中,把新加坡列爲第二名,僅次于日本。第三名韓國,第四名美國,第五名中國。
新加坡制造業卷土重來對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有重大的借鑒意義。近年來,不少跨國公司將在中國的制造業工廠遷往越南、印度等國家,這引起不少人的憂慮。然而這種情況不足多慮,因爲遷走的多是勞動密集型工廠。
中國先進地區擁有比新加坡更有利的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條件:中國政府對發展制造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曆來高效有力,中國每年畢業大量理工科的本科和研究生,中國制造業更具有新加坡所沒有的巨大的國內外市場和完備的産業鏈。
上海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夠生産衛星、火箭、大飛機、航空發動機、驅逐艦、燃氣輪機、核電發電機、特高壓輸電設備、汽車、芯片、先進生物醫藥産品等廣泛領域高端産品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力爭“十四五”期間(2021-2025)工業投資規模累計達到8500億元左右。在已建成的電子信息、汽車、石油化工、精品鋼材、成套設備、生物醫藥六個重點工業行業基礎上,上海進一步規劃構建 “3+6” 的新型産業體系。 “3”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産業,“6”指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産業。
深圳-香港-廣州科學技術集群連續兩年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香港的金融、航運、貿易、物流、航空及創新科技等領域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2021年大灣區內地9市有6個産業集群入選工信部先進制造業 “國家隊” ,這些集群包括超高清視頻、智能家電;智能裝備,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等等。
長沙市工程機械集群目前是僅次于美國伊利諾伊州、日本東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機械産業集聚地。北京瞄准的是高端制造、智能制造。
中國制造業就業人數可能增長有限,但産值和利潤會急劇增加,並能拉動相關的服務性就業。美國制造業産值占GDP的比例只有11%,服務業占70%以上。但約有70%的美國服務業直接或間接地服務于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將不斷白領化,員工的工資薪酬也將不斷提升。這對推動大學理工科和工商管理教育和高級技工的職業化教育將是一個有力的推動。
未來的中國也許不再是低端産品的世界工廠,但中國制造不斷提升檔次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國制造將成爲世界高端制造舉足輕重的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