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性斜頸是一種常見的兒童骨骼肌肉系統疾患,是由于一側胸鎖乳突肌痙攣或短縮導致的頭部持續向患側歪斜、下巴轉向健側的姿勢異常,可繼發面部不對稱、斜頭、頸胸椎側彎等畸形,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畸形可在生後即存在,也可在生後2~3周出現。病初少兒頭部運動略受限,但無明顯斜頸現象,觸診可發現硬而無疼痛的梭形腫物,與胸鎖乳突肌的方向一致,在2~4周內逐漸增大,然後開始退縮,部分少兒在2~6個月內逐漸消失,不遺留斜頸。亦有少兒之損傷肌肉逐漸纖維化、攣縮硬化,形成頸旁硬的束條狀物,頭部因攣縮肌肉的牽拉而發生斜頸畸形,肌肉短縮側的面部亦發生變形。若畸形不及時糾正,面部變形加重,最後顱骨發育不對稱,頸椎甚至上胸椎出現脊柱側彎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頸篩查方法:
首先,對嬰兒進行先天性肌性斜頸高危因素篩查,包括了出生時存在胎位異常、巨大胎、産傷、初産等病史,以及體格檢查示面部不對稱、斜頭畸形、頸部旋轉或偏側被動活動受限、胸鎖乳突肌緊張或包塊。對于存在2項或以上高危因素者,即定義爲先天性肌性斜頸高危兒。
接著,醫師將先天性肌性斜頸高危兒轉診至兒童康複科,康複醫師對其進行進一步診查,包括雙側頸部主動和被動活動度,胸鎖乳突肌的緊張度或包塊的性質,是否存在斜視、雙側聽力不對稱、脊柱側彎、髋關節發育異常、兩側肢體肌張力或主動活動不對稱等,必要時行胸鎖乳突肌彩超檢查。最後,康複醫師對先天性肌性斜頸高危兒進行隨訪,對于確診爲先天性肌性斜頸的患兒給予康複治療,隨訪4個月仍未發現異常者則考慮爲正常兒童。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