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法國達索公司通過官網發布消息稱,印度尼西亞已經與其正式簽約,采購42架最新一代“陣風”戰鬥機。
這標志著印尼繼埃及、希臘、印度、卡塔爾、阿聯酋和克羅地亞之後,成爲第七個購買“陣風”的國際客戶。
法國終于扳回了一局?
在公告中,達索著重說明了印尼這筆“陣風”訂單是“一攬子、交鑰匙”的打包方案。除了飛機和彈藥外,訂單內容還包括飛行員培訓,多個印尼空軍基地的後勤支持,以及建設一個配備兩套全任務模擬器的培訓中心。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估計,這筆交易的價值可能達81億美元。這也標志著印尼自此成爲法國武器在東南亞地區的第二大裝備國(第一是新加坡)。
截至目前,交易各方與媒體還沒有詳細披露印尼這筆軍購訂單的具體産品情況。特別是“陣風”的具體型號,達索公告中所謂“最新一代”似乎就指最新的“陣風”F4標准版本。至于以後印尼是否會像希臘等其他“陣風”買家那般精打細算,部分買新機、部分買法國空軍退下的二手“陣風”……更是未有定論。
而在交付節點方面,據法國媒體報道,印尼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接收首批6架“陣風”,其余36架將從今年晚些時候或明年交付。
圍繞“陣風”的出口,賺錢的不只有制造商達索公司,還有一衆法國供應商。其中就包括兩大行業巨頭:負責制造電子系統和機載設備的泰雷茲與爲其供應發動機的賽峰。
對于這筆訂單,達索在公告中進行了這樣的“點睛拔高”:“這是達索與用戶國印尼構築合作夥伴關系的開端。擁有全方位作戰能力的‘陣風’戰鬥機將成爲印尼保衛國家的有力工具,幫助鞏固印尼的地區大國地位。”
一些媒體評論表示,這筆軍售意味著法國在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得到了加強與擴大。尤其是考慮到不久前法國貨還曾被“退單”:澳大利亞、英國、美國三國成立戰略聯盟(AUKUS),此後澳大利亞取消了法國潛艇訂單,導致法方損失了數十億美元。這次“陣風”成功出口印尼,終于讓法國人扳回一局。
幾個小時後,“攪局者”來了
然而,就在印尼和法國兩國官宣這份“陣風”訂單幾小時後,美國就宣布:美國國務院批准了對印尼出售F-15ID戰鬥機。與達索所提供的“交鑰匙”全打包服務類似,美國擬議的這份36架波音F-15ID戰鬥機“一攬子”合同總值約139億美元。
根據這份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的公告,對印尼的此次軍售包括36架F-15ID戰鬥機、87台通用電氣F110-GE-129或普惠F100-PW-229的發動機(15台是備件),以及AN/APG-82(v)1有源相控陣雷達、“利坦甯”導航吊艙和“狙擊手”瞄准吊艙等一衆“高配”機載設備。
雖然美國在公告中提到的是印尼版F-15ID,但一些美國媒體稱,該機配置標准與最新的F-15EX齊平,這意味著印尼很可能會成爲F-15EX的首個海外用戶。
根據這份公告,美國已經對印尼開放了F-15ID的“購買權”,但後續還有待印尼與美國近一步敲定合同。所以,印尼到底會不會購買這一批F-15ID、預算上雙方是否會發生龃龉;如果采購F-15ID,將如何與“陣風”混搭裝備等諸多問題,還有待後續的事態發展。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印尼空軍對美式戰鬥機一直都不陌生:從20世紀60年代的F-5E/F“虎”Ⅱ,到今天現役2個中隊的F-16A/B和C/D戰鬥機,印尼空軍一直以來對美式戰鬥機都“鍾愛有加”。不過,這些美式戰機中一部分是從美國空軍國民警衛隊接手的“過剩”的F-16C/D(共24架,已墜機1架),還有一部分是20年代80年代末,從美國引進的12架更新版F-16A/B Block15(現役約8架)。
然而,後來美國以印尼在1999年東帝汶危機中涉嫌侵犯人權爲由,對其關閉了軍售大門(持續至2005年)。也正是在此期間,印尼轉而引進了俄羅斯蘇-27和蘇-30戰鬥機來作爲本國空軍的“高配”型號。
2020年,美國國會批准了對新加坡出售F-35。根據F-35項目官網信息顯示,新加坡首批“嘗鮮”的4架F-35並非空軍型F-35A,而是短距垂直起降型的F-35B。這4架飛機預計將在2026年交付。選擇F-35B這一舉動顯然耐人尋味,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因爲新加坡即將擁有更具優勢的F-35B,才令印尼獲批購買F-15ID。
俄羅斯“煮熟的鴨子”,飛了
在從俄羅斯連續引進了5架蘇-27SK、2架蘇-30MK、9架蘇-30MK2後,印尼國防部在2018年宣布采購11架蘇-35重型戰鬥機。按照當時公布的消息,這批蘇-35本該在2019年底開始交付,印尼當時還曾經表示“後續還可能再追加訂單”。
但現實中,這筆交易一直進展不順。個中緣由,既有當時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不斷施壓、威脅,也有印尼政府不斷以疫情影響、預算吃緊等理由,拖延合同的正式簽署。直至2021年底,印尼軍方“懷著沉重的心情”,正式宣布放棄購買蘇-35。
印尼空軍的蘇-27SK、蘇-30MK2與澳大利亞空軍的F/A-18“大黃蜂”編隊飛行,後者的“大黃蜂”如今已轉手加拿大。
至于印尼爲何放棄購買蘇-35,各方分析是出奇的一致:印尼很可能擔心此舉會引發美國會依據所謂的《通過制裁反擊美國對手法案》,而對印尼實施制裁。
美國國會在2017年通過此項法案,立法目的一目了然:阻止他國政府或實體從伊朗、朝鮮和俄羅斯等“美國對手”手中獲取武器裝備及其零部件等産品。
在試圖引進蘇-35的時期,印尼還曾與奧地利發生了一段“支線劇情”。
2020年,印尼曾對奧地利空軍即將退役的15架“台風”戰鬥機表現出了很大興趣。不過想要成交可不容易:不但要獲得奧地利的允許,還要按照軍貿慣例,征得“台風”戰鬥機的原産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以及機載設備供應商美國的一致同意。
由于難度過高,在一時風聲之後,印尼欲海淘二手“台風”戰鬥機的消息就銷聲匿迹了。
奧地利空軍裝備的這批“台風”也是故事滿滿:2002年,奧地利耗資20億歐元購得15架“台風”。但在這批“台風”到貨後奧地利國防部就打起了官司,指控作爲賣家的空客和歐洲戰鬥機公司在銷售價格、交付能力、配置等多方面存在故意欺詐行爲。
雄心勃勃,但哪來買機錢?
剛剛簽下81億的“陣風”訂單,美國就上門推銷:“139億的F-15ID,您買嗎?”掐指一算,就是220億美元的“奢華”戰機。
雖然目前印尼不太可能負擔得起這220億美元,但作爲一個由1.7萬余個島嶼組成的“地區大國”,印尼近年來在軍力建設上的雄心早已顯露無遺。
在此前印尼制定的國防現代化計劃中,遠景裝備包括了274艘“綠水”海軍艦艇、10個戰鬥機中隊,以及12艘新型柴電潛艇等。
因此,在近期印尼與法國所簽訂的軍售大單中,除了“陣風”戰鬥機之外,還包括了與法國企業簽訂的2艘鲉魚級柴電攻擊潛艇。根據技術轉讓協議,這些潛艇將在印尼國有船舶制造商PT PAL完成建造。
2021年4月,印尼海軍一艘服役40余年的德國209型潛艇在巴厘島北部海域沉沒。
但願景雖好,也得看看錢包鼓不鼓。
誠然,印尼海空軍眼下確實面臨著裝備升級的需求。而且,印尼軍方也一再渲染輿論,稱“保衛領空、領海的壓力越來越大”。
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印尼經濟遭到重創,公共衛生領域的開支讓印尼政府在預算上左支右绌、捉襟見肘。以2021年爲例,印尼“擠出”的國防預算僅有92億美元,分給空軍的將更少。在上述的巨額軍購訂單面前,這點錢實屬不寬裕。
也因此,媒體也紛紛好奇印尼此次會怎樣爲這批“陣風”戰鬥機埋單。截至目前,印尼和法國都還未對外披露這方面的細節。
據媒體報道,此前采購蘇-35時,印尼用棕榈油、橡膠和其他商品,以“以貨易貨”的方式抵消了高達一半的貨款。外界猜測,對于首批即將接收的6架“陣風”的款項,印尼國防部很可能會用此前預留下的購買蘇-35(近11億美元)的預算來支付。
“支棱”過的印尼航空工業
去年年底,在宣布取消購買蘇-35,將重新在法國“陣風”、美國F-15等型號中進行選擇時,印尼就明確提出要有“貿易補償”的相關條款:作爲戰機供應方的乙方,要以技術轉讓或産業合作等形式對印尼本土的航空工業進行一定補償。
基于這一條款,這次印尼空軍裝備“陣風”後,印尼航空航天公司(PTDI)很可能會參與到“陣風”戰鬥機的維護、修理和大修工作中,並與賽峰、泰雷茲等公司在發動機、航電設備等領域展開相關合作。
在印尼航空航天公司的“輝煌時刻”,支線渦槳客機N-250曾下線2架樣機。
印尼航空航天公司由印尼空軍出資成立的研究、工業實體發展而來。到20世紀90年代,以50座級的渦槳客機N-250、據稱可以比肩波音737的支線噴氣客機N-2130等産品爲代表,印尼航空工業一度達到了輝煌的頂峰。
但隨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來襲,這種生機勃勃的景象戛然而止,印尼航空航天公司自此曆經了裁員、資産重組、政府注資、業務轉型等一系列調整。
現在,印尼航空航天公司除了承接波音、空客一些型號的轉包生産,以及按照許可證生産空客直升機的部分機型之外,也有一些自身主打的“明星産品”,如與西班牙CASA合作開發的CN235、獲許可生産的CN295、NC212、通用渦槳飛機NC219以及去年年底亮相的中空長航時無人機“黑鷹”。
盡管經曆了一些波折,但近十年來,印尼政府依然不斷嘗試推動本國航空工業複興、提振經濟,提出了一些合作方案,包括與土耳其TAI、與意大利的萊昂納多公司展開國際合作,合作開發N-245渦槳客機等。
在韓國KF-21首架原型機下線的儀式上,印尼國防部長出席,機頭上也可能看到印尼的國旗。
其中媒體關注度較高的,就是印尼航空航天公司與韓國KAI基于KF-X戰鬥機項目(即現在的KF-21)所展開的國際合作:印尼承諾,將承擔項目20%的開發成本並訂購了48架KF-21。
但直到去年KF-21首架原型機下線,印尼也沒有完全兌現這一承諾:印尼以國內預算吃緊爲由,僅向韓方支付了約13%的資金,並要求重新談判,修訂相關合作條款。
2021年4月,印尼國防部長出席了KF-21的下線儀式後與韓國國防部長進行會晤。報道稱,在KF-21項目上的一些問題上,雙方並沒有達成共識。
一次尤爲典型的戰機軍貿案例
本期早讀之所以會以這麽長的篇幅來梳理印尼采購戰鬥機的曲折故事,主要是因爲這是一起相當典型的軍購案例——從尋購過程的曲折,到涉及的多國和諸多機型,再到目前的階段性結果與新的“故事線”。目前來看,“未能笑到最後”的俄羅斯、中標的“黑馬”法國、跟進的“攪局者”美國,這三方的悲歡也並不相通。
印尼軍購案尤其凸顯了當下國際戰鬥機乃至軍貿市場的行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而且新的趨勢正在愈演愈烈:譬如近年來法國貨暢銷、俄羅斯的市場份額正在下滑。不過有一個道理從未改變:軍貿從來都不單單是一門生意,也是一場水很深的國際政治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