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5日,特斯拉將在位于上海虹橋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口博覽會”)汽車展區,亮相自己的兩款主打車型Model S和Model X,以及炙手可熱的Model 3。
而在距離展館數十公裏外的上海臨港地區,特斯拉獨資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將在這裏開工建設。作爲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它將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並規劃年産50萬輛純電動整車。一旦超級工廠建成投産,特斯拉擴大産能並更有效地進入中國市場的目標,將更好地得以實現。
7月10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會見特斯拉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時說,今年11月,首屆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這是中國向世界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也是各國企業展示新品的重要平台。歡迎特斯拉參展並帶來最新技術和優質産品,共享經貿發展機遇。
進一步開放汽車領域市場准入
7月10日,上海市政府和美國特斯拉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特斯拉公司還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
之所以能夠在上海獨資建設一個超級工廠,特斯拉受益于即將于7月28日施行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這一負面清單明確,除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汽車整車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産同類整車産品的合資企業。
而且,到2020年,還將取消商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産同類整車産品的合資企業的限制。
這也就意味著,我國放開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外資被允許獨資在中國設立企業。而特斯拉,恰恰成爲了中國放開外資企業股比限制後的第一家獨資汽車品牌。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在上海建設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也是最先進的電動汽車工廠,希望將其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典範。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黃瓯則表示,上海市政府會做好相應的支持工作,幫助特斯拉盡快建成投産。
借助于超級工廠,特斯拉正在更加接近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這也是它抓住中國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機遇的重要一步。
自2015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三年銷量全球第一。比如,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了340萬輛。其中,中國累計銷量達到180萬輛,在全球累計銷量中占比超過50%。
具體到特斯拉,根據LMC汽車咨詢公司的研究報告,特斯拉2017年在中國市場銷售1.4779萬輛汽車,同比增長超過40%。由此,特斯拉占到中國電動車市場約3%份額,成爲該領域第十大品牌。
反過來,中國市場也貢獻了特斯拉2017年收入的17.4%,成爲特斯拉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
接下來,中國還有可能貢獻更多的份額。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爲77.7萬輛,同比增長53.3%。根據《汽車産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的目標爲700萬輛。
不僅是特斯拉,7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德期間,在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下,中德雙方共簽署了22項雙邊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中國重化工行業外商獨資企業“第一例”,也就是巴斯夫集團首次占100%股權、投資約100億美元,在廣東湛江建設世界級石化産業園;也包括另一個“第一例”——寶馬公司在中國合資企業中持股超過50%。
7月10日上午,李克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中德自動駕駛汽車展示活動。李克強表示,中國正在推行新一輪對外開放,將進一步開放汽車領域市場准入,歡迎德國企業繼續發揚敢爲人先的精神擴大對華投資,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
推進投資自由化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在首屆進口博覽會上,除了特斯拉以外,通用汽車、奔馳、大衆、福特、寶馬、豐田、日産、菲亞特克萊斯勒、特斯拉、捷豹路虎、現代起亞、標致雪鐵龍、沃爾沃等全球主流品牌都將帶著最新産品參展。
除了汽車,6月28日和6月30日分別公布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還給了外資進入交通、金融、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等更多行業的機會。
自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出第一張負面清單以來,自貿區版負面清單的特別管理措施已經從190項,減少到了2014版的139項、2015版的122項、2017版的95項以及2018版的45項。
而最新的全國版負面清單,也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清單長度由去年的63條減至48條,共在22個領域推出開放措施。
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正是全球投資者高度關注的投資自由化最主要的一個體現。這項制度也是十八大以來推出的擴大開放方面標志性舉措,是中國加強同國際經貿規則的對接,深化外商投資管理制度改革,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投資環境的重要舉措。
除了投資自由化,中國還參照借鑒國際通行的投資方面的政策框架體系,推進投資便利化、投資促進以及投資者的利益保護。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6月22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稱,這兩年來,中國在外資領域推出了重大改革,即負面清單以外的外商投資由審批改爲備案制,實施以後,爲了讓備案更通暢,又引入了外資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作爲審批改備案後的接力措施。
這些努力,成爲了外資落地的動力。數據顯示,1~6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591家,同比增長96.6%,實際使用外資446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折合成美元是683.2億美元,同比增長4.1%。
自貿協定談判密集推進
通過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中國正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7月13日,中國—韓國自由貿易協定第二階段第二輪談判在北京舉行。雙方就服務貿易和投資展開進一步磋商,談判取得積極進展。這是我國在自由貿易協定中首次使用負面清單方式開展服務貿易和投資談判。
商務部表示,雙方將積極推進第二階段談判,爲兩國企業營造更加自由和便利的服務貿易和投資環境,共同發出堅定維護自由貿易的強烈信號。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關于自貿協定的談判非常密集。7月12日,第十八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本輪談判爲期兩天。
近日,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升級第七輪談判在北京舉行。雙方就服務貿易、投資、原産地規則、貿易救濟和經濟合作等議題展開磋商,談判取得積極進展。
7月9~13日,中國—巴拿馬自貿協定第一輪談判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舉行,第二輪談判將于今年8月在北京舉行。
6月30日~7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第5次部長級會間會在日本東京舉行,東盟10國、中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韓國、新西蘭等16方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領域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數據顯示,迄今爲止,中國已與2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6個自貿協定。此外,目前中國還正在推進13個自貿區談判,正在研究的自貿區有10個。
這也就意味著,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以周邊爲基礎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貿區網絡”和十九大提出的“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要求正在全面落實。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11月將在上海舉辦的首屆進口博覽會向世界表明,中國是全球自由貿易的支持者和引領者。
2017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首屆進口博覽會將于11月5日至1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這是黨中央著眼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我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是我國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實際行動。
在魏建國看來,進口博覽會不僅僅是展覽會,更是讓世界各國享受發展紅利,搭乘中國發展的便車。“中國有十幾億人口,是個巨大的市場,這樣的大市場不是囿于自我,而是主動倡導全球分享共贏,這樣的理念與現時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形成鮮明對比。進口博覽會發出反對單邊主義、維持全球自由貿易、支持WTO多邊主義的明確信號,將徹底改變全球貿易格局。”
商務部部長鍾山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稱,十八大以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爲世界經濟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中國因素讓全球發展更加包容。我國秉持多邊貿易體制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等基本原則,致力于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
目前我國已成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已對36個建交且已完成換文手續的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産品實施了零關稅。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援助力度,幫助發展中國家更好融入全球價值鏈。中國因素讓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更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