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韬略 吳蘇
爲了在中國市場掘金,外資能夠潛伏40年,窮盡幾乎所有辦法,當你還沒醒悟過來,它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這之中,最沒有“武德”、聲量最大的,當屬高盛。
作爲具有153年曆史的美國頂級投行,高盛一直高坐于金融神壇,即使穿過金融危機,仍然光鮮亮麗,甚至得到“股神”巴菲特的青睐,被稱爲“華爾街屹立不倒的燈塔”。
別的暫且不說,疫情沖擊的2020年,高盛狂攬445.6億美元,約合2836億元人民幣,日入近8億元。
然而,高盛屹立百年,背後都是市場投資人或企業的血淚。據媒體稱,迪拜泡沫、希臘混亂、歐元危機等,都能看到高盛“出其不意伸出的‘黑手’所布下的天羅地網”。
到什麽地步?連美國媒體都直呼:“高盛是吸血大烏賊,無情地把吸管插入任何聞起來像錢的東西裏。”
對于中國龐大的市場,高盛自然不會放過。早在1984年,高盛就在香港成立亞太地區總部,以觀察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制定進軍中國資本市場的策略。
趁著中國金融市場一點點開放的契機,1994年,高盛在北京和上海分設代表處,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此後,高盛在中國逐步建立強大的國際投資銀行業務分支機構,通過入股中資大型企業、擔當承銷商等途徑向中國市場進擊。
結果是,中企被高盛瘋狂收割。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高盛從西部礦業獲利17.47億元,裏應外合、圍剿深圳公司海普瑞套現超20億元,清倉式抛售口子窖套現約50億元,更在合作中,使中航油損失5.5億美元走向潰敗,還讓中國遠洋損失39.5億元,東方航空損失62億元、中國國航損失68億元。
更狠的案例,來自“宇宙行”工行。據《人民日報》文章稱,2013年,高盛清空當時所持有的全部工行股份後,在不計算彙率變化和分紅影響的情況下,“累計獲利已達72.6億美元”。
保守估計,高盛從中國市場攫取上千億。這之中,當然有常規的市場行爲,但也不乏“上不得台面”的操作。
其中,中航油潰敗一役到現在仍然常被提及。
簡單來說,2004年,中航油與高盛新加坡子公司傑瑞公司合作,當時高盛讓中航油在期貨市場做空原油期貨,看跌未來石油價格,暗地裏,它卻大力做多原油,使原油價格飙漲。
很快,中航油第一筆交易出現高達580萬美元的虧損,時任中航油總裁陳久霖要求立即斬倉,但高盛兩次建議“挪盤”。
高盛的建議看似權威,卻是爲自己的利益打算盤,當中航油繼續補倉,加大看空原油期貨的數量,只是在爲高盛“送錢”,以至于損失5.5億美元,被迫債務重組。
饒有意味的是,傑瑞公司還是中航油交易部門的風險管理公司,同時又是中航油期權交易的第二大對手盤。
風險被對手管理,給你往深坑裏帶,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
陳久霖回憶,局面最緊張的時刻,他有從31層辦公室“縱身一躍、了此殘生的沖動”。他沒有自殺,卻因新加坡指控其“惡意擾亂金融秩序”,入獄4年之久,出來後寫出還原“中航油事件”的圖書,名爲“地獄歸來”。
你可能疑惑,既然高盛如此沒有“武德”,爲什麽這些知名中企還會和它合作,即使有前車之鑒,仍然停不下來?
這個問題的答案,媒體已經揭示:“在金融這場信息、資本、對賭的迷局中,參與者必須承受多空、輸贏的苦與樂,這些被‘坑’的企業在參與資本市場時候應該都是希望分得一杯豐盛、美味的資本之羹。”
利益迷人眼,利益迷人心,高盛充分利用自己的行業地位、資金規模和多種手段,一步步圍獵中企。
你或許很難想象,被高盛坑得這麽慘,陳久霖十年後反思“中航油事件”,只字未提高盛,反而認爲救市不應半途而廢,“這是一個血的教訓”。
真正的“血的教訓”,在媒體看來,是與華爾街之狼共舞時,“依然應保持專業和警惕”。反過來說,對手不夠專業,缺乏應有的警惕和作戰能力,這其實也是高盛那些年能夠屢屢得手的根本原因。
不專業就會挨打,好在近些年,中企的資本運營能力得到不少提高,而國家也在2018年宣布在金融領域取消銀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的外資股比放寬到51%,到2021年,取消金融領域所有外資股比限制。
得到消息,高盛迅速行動。2020年3月,高盛獲得批准,將其在高盛高華33%的股權提高到51%,一舉實現控股。
潛伏四十年,從外圍觀察、間接操作到合資上場,再到控股進擊,以高盛爲代表的外資步步緊逼,中企必須直面競爭,才能更專業更強大。
毫無疑問,這將是一場“硬仗”!
參考資料:
1.《高盛坑了多少中國企業?》,港股那點些事
2.《高盛A股進退圖譜:數十倍收益是怎麽賺到的?》,上海證券報
3.《陳九霖反思中航油事件 救市不應半途而廢》,中國經濟周刊
4.《高盛加碼中國背後》,財經雜志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