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隨著澳大利亞聯邦大選中,工黨取代自由黨執政後,有多位自由黨大佬都面臨“失業”挑戰。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前任聯邦財長、自由黨政治明星喬什·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的去向。
7月20日,塵埃落定,弗萊登伯格宣布加入全球知名投行——高盛,擔任亞太區高級區域顧問一職。據透露,他向高盛明確表示可能只幹三年,意味著未來他很可能仍會重返政壇。
事實上,澳大利亞的政治人物,尤其是政府高層卸任後,前往投行這樣的金融機構擔任顧問的不在少數。
先來看看前聯邦總理們。作爲曾經的澳大利亞最高權力真正的掌控者(雖然名義上女王才是澳大利亞元首),總理們往往都會成爲大型機構的“座上賓”。
比如,通過黨內政變幹掉前任,後來又被別人以同樣方式結束政治生命的譚寶(Malcolm Turnbull)。
在成爲澳洲第29任總理之前,譚寶曾是高盛集團在澳大利亞的執行董事。此外,他本身也是一個投資人,投資過澳洲最早期的互聯網服務商OzEmail等。
譚寶(Malcolm Turnbull),圖/AFR
在卸任總理後,譚寶于2019年5月,加入全球私募巨頭KKR,擔任全球高級顧問。與此同時,他還成爲了多家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例如:初創的網絡安全公司Kasada、太陽能生産商GlassPoint等。
另一位知名的前任自由黨領袖,澳大利亞第 25 任總理的約翰·霍華德 (John Howard)退休後則更多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繼續影響澳大利亞政壇。
這位二戰後任期最長的總理,在1996 年至 2007 年在任期間,力排衆議,引入了商品和服務稅(GST),並于2000年元旦正式實施,取代了以前的聯邦批發銷售稅制度,並旨在逐步取消一系列州和地方政府的各種稅收,有效促進了澳洲經濟的發展。
霍華德,圖/ABC
2007年離開政壇後,霍華德于2008年與美國最大的名流演講經紀公司華盛頓演講局(Washington Speakers Bureau)簽約,與一票西方國家的前任政客,如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美國前國務卿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馬德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等一起開展演講。
近年來,他還一直積極爲自由黨議員助選。今年弗萊登伯格在Kooyong選區競選時,霍華德也曾前往站台。另外,在前新州州長格拉迪斯·貝瑞吉克蓮(Gladys Berejiklian)辭職後,他還曾支持多米尼克·佩羅特(Dominic Perrottet)出任新州州長。
工黨方面,“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同時也因爲在北京當了回“教師爺”而得罪的中國人的第26任、28任總理——陸克文(Kevin Michael Rudd),在敗選後退出了議會後,也一直活躍在政治舞台上。
陸克文,圖/Port Lincoln Times
2014年2月,陸克文成爲了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高級研究員,領導中美關系的未來研究。同年9月,他還被任命爲芝加哥大學智庫組織Palson研究所的傑出特聘研究員。與此同時,他還是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的創始主席。2016年陸克文要求澳大利亞政府(譚寶當總理)提名他爲聯合國秘書長競選候選人,不過並沒有得到官方支持。
最新的消息是,2021年陸克文被任命爲美國發起的亞洲協會第八任主席兼首席執行官(CEO)。
而和霍華德齊名,同樣任期很長、以搞經濟見長的工黨領袖、澳洲第24任總理保羅·基廷(Paul Keating)則選擇在卸任後前往投行工作。
保羅·基廷,圖/NCA NewWire
在上世紀90年代的執政期間,基廷最引人注目的政績,就是全面引入了強制性的國家退休公積金計劃,以及實施了澳洲航空(Qantas)和聯邦銀行(CBA)的私有化。
在離開政壇後,基廷接受任命爲多家公司的董事,並成爲華爾街精品投行Lazard的高級顧問,以及新南威爾士大學公共政策客座教授。有意思的是,據《悉尼晨鋒報》的報道,基廷還擔任過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顧問委員會成員。
除了總理外,一些曾經身居政府高位的政客也有獲得不少金融機構和大公司的青睐。
先來看在譚寶和阿博特(Tony Abbott)政府擔任外交部長的朱莉·畢曉普(Julie Bishop)。在2018年8月的自由黨“黨爭”(也就是讓譚保下台的那次)中,畢曉普也曾參與黨魁的選舉,但是以失敗告終,並于2019年4月退出政壇。
朱莉·畢曉普(Julie Bishop),圖/AFR
此後,畢曉普在很多商業機構擔任了職位,其中包括就任國際咨詢公司百略達(Palladium)的董事,不過在該公司被批評利用政府支出私有化獲利後,畢曉普的名字就從該公司網站上消失了。
2020 年 1 月 1 日,畢曉普開始擔任澳洲國立大學(ANU)的校長,她也成爲該校曆史上第一位女性校長。
而在去年因卷入前男友腐敗案,被迫辭去新州州長職務的格拉迪斯·貝瑞吉克蓮(Gladys Berejiklian),則在今年加入了澳洲排名第二的電信公司Optus,擔任新設立的企業、商業和機構總經理職務。
格拉迪斯·貝瑞吉克蓮(Gladys Berejiklian),圖/AFR
事實上,在去年10月離開州長職位後,她曾拒絕總理莫裏森(Scott Morrison)將她空降到Warringah聯邦席位參選MP的提議,正式結束了政治生涯。
可以看到,澳洲政客在退出政壇後的發展非常多元,從銀行高管、高校校長、客座教授、受聘外國企業等均有涉足。不過進入商業機構擔任高級顧問一職,是較爲常見的去向。
同屆領導不同命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AFR)》透露,即便在選區選舉中失敗,弗萊登伯格也仍是許多公司眼中的“香饽饽”。除了高盛以外,曾有一家私募股權機構、一家知名咨詢公司和其他的投資銀行均與他進行了接觸。
不過,澳大利亞對于政客從商還是有一些監管條件。據悉,弗萊登伯格目前的職位雇傭條件中就明確規定不會與一些政府機構相關。實際上,他在前18個月中,是不得與他在任財長期間相關的政府機構,比如澳聯儲(RBA)、證監會(ASIC)、收購委員會(Takeovers Panel)有的官員任何工作接觸。
喬什·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和莫裏森(Scott Morrison)
盡管如此,外界還是認爲高盛能因爲前財長的到來,在亞太地區的布局中獲利。弗萊登伯格的職責範圍包括了中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高盛認爲他在亞洲擁有“非常牢固”的關系,會對公司的業務拓展很有幫助。
澳財在此前采訪弗萊登伯格時,他本人曾表示過,自己和華人社區有非常良好的關系。
投行、大公司之所以喜歡招攬政治人物,也是看中他們在社會中有知名度,而且有較爲廣泛的高層人脈。
除了弗萊登伯格、譚寶、基廷外,另一位前任新州州長尼克·格雷納(Nick Greiner) 就成爲了羅斯柴爾德家族澳新咨詢公司(Rothschild Australia)的董事長;前工黨財長林賽·坦納(Lindsay Tanner)也成爲 了Lazard 的顧問。
高盛在全球都熱衷于“政商結合”,任命過多爲美國、英國的前政府高官作爲自己的高級顧問,在澳大利亞自然也不例外,前任澳聯儲行長伊恩·麥克法蘭(Ian Macfarlane)就曾在高盛就任顧問長達10年。
當然,也並不是每一位高官都會受歡迎。在今年大選中連累自由黨整體敗選的前總理ScoMo斯科特·莫裏森,目前似乎還沒有明確的去向。此前有傳言說他也可能與澳大利亞橄榄球聯盟委員會合作,但被他本人否認了。而現任自由黨聯邦議員的身份,也使他暫時不能“輕舉妄動”。
莫裏森因爲2019-2020年東部地區發生山林大火時在夏威夷度假遭到過激烈批評,並成爲了他政治上一個抹不去的汙點,此後又因爲應對氣候變化減少化石燃料的暧昧態度而飽受诟病。在今年聯邦大選時,他頭戴夏威夷花環的合成照片,再次成了“網絡表情包”(上圖)。
最近,在亞洲領導力會議(ALC)上,也是莫裏森卸任以來第一次在公衆露面,他又抓住這個機會批評中國,爲自己任期內的行徑做辯解。
至于未來他會去做什麽,在澳大利亞,似乎沒有人關心。
(歡迎訂閱澳財網頭條號,我們將不斷爲您提供優質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和澳洲財經資訊)
文中未注明來源的圖片均爲Shutterstock,Inc.授權澳財網使用,請勿單獨轉載圖片。本文中的分析,觀點或其他資訊均爲市場評述,不構成交易建議,僅供參考,投資時請謹慎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