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冠軍賽中國區總裁李穎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 圖/ONE中國辦公室
2011年,ONE冠軍賽在新加坡正式啓動首場MMA(綜合格鬥)比賽,目前已成爲亞洲最大的體育IP。2021年6月,尼爾森數據報告顯示,ONE冠軍賽的收視率及互動率跻身全球十大體育賽事榜單,創立僅十年就與一些全球知名賽事聯盟不相上下。
2014年,ONE冠軍賽首次在中國辦賽;此後四年,每年至少在中國舉辦兩場比賽,並于2016年設立中國辦公室。一年多前,李穎正式出任ONE中國區總裁。日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李穎暢談了在搏擊運動領域打拼的收獲與期待。
“ONE:X盛典”中國選手唐凱在比賽中。 資料圖/ONE中國辦公室
戰略
本土賽事暫停及時轉向發力線上
疫情前,ONE冠軍賽平均每年都要舉辦40場以上的比賽。這項互聯網時代發展起來的賽事,迅速通過網絡平台贏得廣泛關注。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ONE冠軍賽同樣圍繞著賽事在核心城市落地,在多個電視台和視頻平台同步直播/轉播。
經過之前五年的鋪墊,目前有近十家電視台有ONE冠軍賽轉播,一線城市均有覆蓋。互聯網端,除了與長視頻平台達成賽事版權協議,今年還與兩大短視頻平台合作,開設直播以及短視頻內容業務。今年3月26日的“ONE:X盛典”在其中一個短視頻平台的觀看人數達127.8萬,互動數據超38.4萬。
2020年後,ONE的國際賽事因疫情暫停,但商務拓展沒有停滯。李穎介紹,受疫情影響ONE的國際賽事無法進入中國,國內搏擊賽事數量也銳減,她帶領團隊及時調整策略,主攻賽事和運動員動態等信息的線上傳播。“我們生産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內容,包括比賽精彩片段、選手背後故事,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武術精神、大衆健身潮流,在年輕人中間推廣搏擊運動。”
商務領域,ONE中國區與國産頭部運動品牌合作推出授權商品,並與時尚、食品等領域知名品牌展開跨界營銷。此外,在當地政策允許的情況下,ONE中國辦公室也組織過線下的觀戰派對,讓搏擊運動更加深入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ONE冠軍賽在國內各平台的粉絲數量從兩百多萬增長到近七百萬。李穎希望,到今年底,這一數據突破千萬。
《飒!武力全開》爲中國搏擊運動員提供了實戰平台。 資料圖/ONE中國辦公室
態度
對搏擊在中國的前景有信心
李穎擔任ONE中國區總裁已滿一年。加入這個新興體育IP,她與ONE共同經曆了快速成長,並對搏擊運動在中國的前景很有信心,期待在大環境向好以後,借助高水平的國際賽事回歸,擴展ONE在中國體育産業的營銷版圖。
在國際賽事無法進入的情況下,ONE仍盡最大努力在中國舉辦了《尋英之旅》等本土選拔賽,去年與衛視及網絡平台合作推出國內首檔搏擊類專業賽事真人秀《飒!武力全開》,爲中國搏擊運動員提供更多實戰的平台,保持競技水平。
未來國際賽事回歸後,李穎計劃將ONE的賽事國際統一標准在中國搏擊行業推行,包括場地、設施、裝備,再到對運動員健康測評,比如要求運動員賽前體內含水量達標,杜絕過度脫水減重對身體的影響。她還希望能在國內推行聯賽,以統一的競賽規則、模式和俱樂部准入制度,引領本土搏擊賽事。
ONE目前與50家國內搏擊俱樂部達成合作,提供比賽平台,以及更好的運動員培養渠道。李穎表示,這條路會堅定走下去,增加合作俱樂部數量,發掘更多潛力運動員。
在營銷層面,ONE將進一步擴展商業合作夥伴,與贊助商共同探討新的營銷模式,如何將運動、休閑娛樂和消費整合到一個生態閉環中,達到雙贏。在李穎看來,大數據時代的目標受衆被更精准定位,一塊大蛋糕被切得很碎,對ONE這樣的新興體育IP既是挑戰也是機會。“挑戰是我們是否能迅速反應,通過與平台合作,精准定位人群;機會則是大IP轉向比較難,ONE作爲成長中的IP,在轉型期率先搶灘成功,抓住目標人群的眼球。”
方向
女性參與賦予搏擊更大魅力
李穎是ONE冠軍賽首位中國籍高管,此前在迪士尼、NBA等全球領軍企業擔任過要職,從業經驗橫跨影視娛樂、職業體育聯盟,擁有豐富的相關行業運作成功經驗。這位中國區首位女性總裁上任伊始,ONE冠軍賽就宣布了9月3日開啓的全球首場全女性陣容賽事——ONE:巾帼英雄。兩位中國女將綜合格鬥世界冠軍熊競楠,以及中國唯一入圍原子量級世界八人挑戰賽的選手孟博出戰。
不少人的眼中,搏擊運動充滿雄性荷爾蒙,而近年來女性力量的注入,賦予這項運動更大魅力。
作爲管理者,李穎並不過多強調女性身份,而是專注于帶領好團隊,將ONE的品牌價值最大化,“忘了性別才能做得更好。”
李穎更想做的是讓更多女性參與到搏擊運動中。她長年堅持體育鍛煉,跑步、遊泳、高爾夫、馬術等項目廣泛參與。去年加入ONE後,真正開始了解搏擊運動,被巨大的卡路裏消耗震撼,“很多女性幾乎大半輩子都在減脂塑形的路上,所以我一下就喜歡上了。”隨著訓練頻次增加,她感受到了搏擊運動對減壓和激發正能量的幫助。而最大的收獲還要數這一類近距離對抗項目對內心的塑造,“練搏擊能讓我們更自信,也更自律。在面對生活上的困難與挫折時更從容,甚至極端情況下遇到危險時能夠鎮定情緒。因爲經受過對抗,所以不會那麽慌亂,能做出更理智、更有利于自我保護的判斷。”
李穎鼓勵女性加入這一行列,甚至沖擊更高的職業目標,“將女性身上自帶的時尚、健康、自信、飒等搏擊文化符號傳遞給大衆,進一步引領運動潮流。”
新京報記者 劉晨
編輯 韓雙明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