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專利多、設備複雜就是創新?聽聽新加坡是如何看的
(非特別標注,文章皆爲譚浩俊原創)
在5月25日上午于上海舉行的2019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分享了新加坡經驗。他表示,創新並不是有最多專利數量或者最複雜的設備,不能爲了改變而改變。我們的目標是能夠讓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更爲健康、更長壽,更好地和朋友們互聯互通,更有生産力。
很顯然,王瑞傑先生對創新的理解,已經上升到更高的平台、更高的水平,建立了更高的標准、更嚴格的要求。在很多人、包括企業和科研人員、政府部門及其官員看來,創新就是要有更多的專利、更複雜的設備。但是,卻往往産生不了效率,形成不了效益,無法使生産力得到提升。自然,也就很難服務于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改善。
我們並不否認,專利確實是衡量創新能力非常重要的指標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指標。但是,決不是唯一指標。過度在乎專利的多少,就有可能陷入爲專利而專利的怪圈,看起來專利很多,實質一占效率沒有,或者說效率很低,對企業競爭力和活力的影響很小。這樣的專利,至多只能用在實驗室,用在書本上,而無法進入企業、進入市場,無法轉化成生産力和競爭力。
事實也是,從現實生活來看,存在著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化率比企業低、中小企業專利轉化率比大企業低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固然有單位特點的因素,有現實條件不同的情況。但是,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高校、科研機構等在研究專利技術與開發産品方面,如何適應市場需要、適應企業特點,如何拉近與企業、市場之間的距離方面,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更多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只注重專利的數量,而不注重專利的運用和轉化,也是專利轉化效率不高非常重要的方面。
不能轉化成現實生産力,或者說對企業發展、效益提升、效率提高等不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居民生活和社會發展等也很難起到積極的保障、保護和提高作用。那麽,這樣的專利,就很難與創新結合起來在,而是專利發明者的自娛自樂。我國的專利數量已經排名世界第一,但是,按照2018年7月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和美國康奈爾大學等機構發布的《2018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我國的創新指數排名爲17。顯然,與專利數量不匹配。其中,就與專利的轉化效率不高有關。
這裏,就引出了兩個方面的新問題。一方面,就是對專利申請的認可。要知道,專利並不是哪個人個人認爲是專利就能成爲專利的,而必須經過專家的認證、相關機構的審批,需要履行相關的程序。那麽,問題也就來了,對那些看起來是專利、實際並不具有什麽價值、也很難産生效率和活力的專利申請,是否應當嚴格把關,而不是只聽申請者的陳述。否則,專利也就會有“水分”,會影響真正立足創新的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因爲專利也是評定職稱、安排科研經費等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另一方面,科研經費的安排,也要突破唯專利而專利的傳統模式,賦予專利更多的創新動力和活力。這就意味著,現行的科研經費安排,需要更多的與專利轉化率結合起來,轉化率越高、産生的效益越多(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安排科研經費時,就要越多、越傾斜。那些專利數量很多、轉化效率很低的機構和人員,要減少安排規模、降低安排比例,避免造成“口號式創新”浪費。
我們不能否認專利在創新活動中的作用,不能否認科研人員爲了專利付出的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更不能否認需要有更多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但是,決不能爲專利而專利,成爲專利的奴隸,被專利的數量所綁架。經濟要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專利也要從數量向質量轉變、從規模向效率轉變,要讓專利與市場、與企業的距離越來越近,與廣大居民的生活和社會的進步距離越來越近,與生産力和競爭力的距離越來越近。誰也做不到100%轉化,但一定要不斷轉化率不。
創新可以失敗,也允許失敗,但創新決不能浪費、不能濫竽充數、不能掩耳盜鈴。創新需要實在,需要嚴謹,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要讓更多的專利變成現實生産力和市場競爭力,要讓專利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不必追求專利的數量和規模,但一定要確保專利的質量和效率。
當然,如何保護專利,也是提高專利的創新效率和活力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專利得不到保護,侵權現象嚴重,特別是高質量的專利,受到不法企業和個人的侵權,一定要嚴厲打擊,決不手軟。否則,會嚴重損害專利創造者的動力與熱情,會損害整個科技界的積極性。也只有這樣,專利才能真正成爲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衆號:
tanhaojun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