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客戶端 楊駿 劉旖旎
4月11日,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聯合實施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正式舉行。會議期間進行了重點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現場簽約合作項目30個,涉及信息通信、交通物流、金融、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已成爲促進中新合作,推動重慶與新加坡交流,助力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發揮“三個作用”的重要平台與載體。本次簽約項目的具體情況,便是體現。
金融合作投資額占簽約總數超八成
此次共簽約跨境融資項目8個,簽約金額15.7億美元,占本次總簽約金額的86.3%。
根據簽約內容,合川、榮昌、南岸等區縣將繼續深化與新加坡合作,擬赴新交所發行債券。同時,借助中新跨境融資通道,星展銀行等金融機構將爲華邦、英業達等企業提供跨境貸款等金融服務。
“金融領域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四大重點合作領域之一,也是項目框架下,重慶和新加坡合作最多的領域之一。”市中新項目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重慶正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框架下,雙方的金融領域合作成效明顯。
2021年,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中新雙方簽約商業合作類項目50個、金額33.6億美元;金融領域合作項目40個、金額40億美元(分開統計)。截至目前,中新跨境融資項目累計落地192個、金額171.6億美元,帶動四川、廣西、新疆等其他西部9省區企業跨境融資56.7億美元。
人才培養注入“新活水”
人才是發展的重要資源,也是中新合作的重要智力支撐。
本次簽約中,新加坡工藝教育局與重慶再次“牽手”,爲人才培養注入“新活水”。
具體而言,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重慶市中新項目管理局將與新加坡工藝教育局三方在課程開發、技能培訓、師生交流交換等方面開展職教咨詢和培訓服務。
此外,中新國際貿易與供應鏈産業學院、職業教育培訓基地項目、先進智能制造職業培訓項目等也在有序推進中,將進一步夯實雙向人才交流。
市中新項目管理相關負責人介紹,爲落實中新(重慶)人才交流合作計劃,雙方共同打造了人才交流培訓通道。該通道涵蓋了公務人員能力建設培養計劃、新國大博士生項目、卓越校長培訓計劃等一系列人才交流合作項目。
截至目前,該通道成效明顯——6批次156名公務人員、國有企業負責人赴新加坡交流學習;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落地兩江新區;新加坡(重慶)青年人才驿站項目被中組部評選爲全國人才工作創新優秀案例。
“雙通道”推動中新區域互聯互通
全球疫情起伏反複,中新合作的腳步並未因此停滯,這得益于雙方在互聯互通上取得的成績。
信息通信是雙方溝通交流的基礎,合作成效也很明顯—
2019年8月,中新(重慶)信息通信創新合作聯盟成立;2019年9月,重慶與新加坡正式開通中新國際數據通道;2021年,仙桃數據谷中新重慶大數據智能化成果展示促進中心建成投用……
本次簽約中,雙方也再次深化了在信息通信上的合作。據了解,雙方將在原有信息通信基礎上,簽署《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信息、通信及媒體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推動數字經濟合作及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支持中新企業(機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聯合開展創新性項目,推動中新數字經濟合作。
在物流領域,陸海新通道已成爲中國西部與東盟合作的重要載體。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鐵海聯運班列、國際鐵路班列開行2123列,同比增長44%,跨境東盟班車開行3347車次,同比增長17%,網絡已覆蓋106個國家、311個港口,通道戰略性、示範性、輻射性進一步增強。
爲推動通道發展,助力雙邊貿易拓展,本次簽約涉及多個外貿項目,比如雙方企業將合作共建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匈牙利綜合物流基地,全方位服務雙向貿易合作。
“這些項目,將助力重慶乃至西部地區進一步抓住RCEP的機遇,推動茶産品、優質水果、特色食品等進入新加坡等東盟市場,促進雙向貿易持續拓展。”市中新項目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稱。
新領域“多點開花”
在聚焦重點領域合作的同時,本次簽約項目中,還涉及農業、能源、商務、大健康、城市建設等新領域,這也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正積極探索“藍海”,開辟新的增長點的體現。
農業方面,雙方企業將搶抓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機遇,圍繞低碳農業、數字化綠色村鎮等方面開展項目合作,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能源方面,雙方企業將共建中新(重慶)綜合能源服務項目,對工業企業、公共建築進行能源托管及節能改造,推動實現節能目標。
商務方面,雙方企業將在渝中區設立商務服務中心線下實體及線上平台,協助重慶及西部省市企業赴新加坡及東南亞國家發展,助推重慶成爲中國西部與東盟國家貿易樞紐城市。
大健康方面,雙方企業將結合重慶本土康養資源和新加坡醫療、康養機構專業優勢和先進管理模式,共建中新大健康營運中心。
城市規劃方面,雙方將在璧山啓動中新(重慶)科技城項目産業發展研究及概念性總體規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