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廣東樟林古港的永定樓僑批館開幕在即。近日,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在汕頭市澄海區東裏鎮委、鎮政府的指導下,經過一年的緊張籌備,策展小組從各地征集逾1000份檔案中,根據策展需要,精心挑選較爲有代表性的來批、回批、名人批、批局牌匾、批腳分批袋、華僑出入境證,以及用于批信的如意章、護封章等僑批檔案,分成6個展廳按主題逐一展出。
清代建築永定樓,如今已悄然變成僑批展覽館。(陳楠/攝)
番批,是海外華僑通過民間渠道及金融、郵政機構寄回故鄉的“銀或銀信、憑證”。從前,番客乘著紅頭船下南洋,過番艱苦謀生,筚路藍縷,爲生活四處奔走,爲的就是給大洋彼岸的親人養家糊口。
展廳一角。(陳楠/攝)
此次展出的一封封批信背後,隱藏了鮮爲世人所知的感人故事,見證了華僑一段段血肉相連的脈脈深情。
國內現存清末民初最長僑批訴說做人道理
歌曲《一封番批》是這樣唱的:“寄一封番批輕又輕,隔海日盼夜盼思念深,背井離鄉汗與血,盼個平安,價值千金……”一封封的紙短情長裏,親人相隔大洋彼岸,卻道不盡彼此的思念與牽挂。
清末民初,華僑炳思在泰國搭乘火輪赴目的地收賬,一路遭遇艱難險阻,例如在搭渡過險灘時,“全船震動,船中人人感到驚恐萬分”。于是,他在信中詳細講述自己下南洋的淚血史。
國內現存清末民初最長僑批(部分)。(陳楠/攝)
“內信展開竟長達1.5米,是目前國內僅存的清末民初時期最長僑批。”策展小組負責人之一、廣東省檔案館民間檔案文獻鑒定專家張美生說。
信中炳思感慨“貧而清,較勝富而濁”。張美生認爲,華僑在外謀生不易,遭遇沉浮,仍不忘教導後代——“不論貴賤,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清清白白!”正是先人對後輩的清廉教育,意義深遠,對當代仍有警示作用。
“平安批”,又稱“回頭批”,是華僑寄回故鄉的第一封僑批。番客背井離鄉,家人難免牽挂,給家人報平安,便已“抵萬金”。
張美生告訴記者,此次展出僑批,華僑自述旅途經曆,並發出感慨,“外方風景甚佳,惟人類言語各異,到處覺得非常懵懂”。難得的是,一紙批箋底紋印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孫中山先生遺囑,對于旅外打拼的遊子,富有激勵意義。
俗話說,“報喜不報憂”。張美生研究多年僑批,卻發現事實則與常識所言相反。“由于過番謀生之不易,故寄往家中的信件,總會給家中親人吐露心酸,讀完都讓人潸然淚下。而此次僑批館展出百年賀年批,封套與內信均爲紅色,充滿喜慶,這種喜慶是恭賀新春之意。”張美生說。
若是恰逢春節,華僑會選用印有紅色的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例如常見的有“喜鵲登枝圖”。
“人們相信,喜鵲能報喜。所以畫鵲兆喜的風俗,從2000多年前傳承至今。”張美生說,例如兩只鵲兒面對面雅稱爲“喜相逢”;一只喜鵲仰望太陽的圖案,稱爲“日日見喜”。
據張美生介紹,在僑批封面印上喜鵲,意味著“有喜鵲,客人到;燈花開,喜事來”。信未展開,就能猜出是一封好兆頭的家書。
“此次展出一封1916年,新加坡蔡聯友寄給潮安老家報喜的僑批。內信講述了親人娶親之喜。整個封均爲大紅色,寓意吉祥如意。”張美生說。
鎮館之寶潮汕僑批局牌匾填補曆史空白
僑批館的鎮館之寶,當屬國內現存唯一一塊潮汕僑批局牌匾。
記者在現場看到,牌匾上書黑漆金字——“義發祥批局”,十分顯眼。木板表面油漆稍有剝落,掩飾不住歲月的滄桑。展廳同期展出蓋有“義發祥批局”收寄的回批,與該牌匾相互呼應,從側面豐富當時僑批業的真實情況。
“連批局都未必留存下來,更別說批局的牌匾了。”張美生介紹,“義發祥批局”原位于揭陽榕城。具體批局存續的年月不詳,但從其收寄的回批信息顯示,1940年代,該批局還在運作,對于研究僑批檔案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義發祥批局牌匾(陳楠/攝)
“1940年,新加坡鄭木綿寄潮安父母的僑批,批款是50元,在內信中詳細分給14位親人,這是難忘故裏,感恩親人的具體見證。”張美生介紹道。
由于僑批多是出自市井階層“小人物”的家書和彙款憑證,在很長一段時間並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然而,僑批以紙質形式記載敘事,其流轉方式、涉及地域、介入層面,與世界各國間多個領域息息相關,早已成爲展示各個曆史時期人間百態的見證。
僑批從最初的不受重視,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走過一段漫長的道路,離不開各界人士的走與呼。
2000年11月,饒宗頤教授在一個講座中,確立了潮汕僑批“僑史敦煌”的地位。他如是說:“徽州特殊的是有契據、契約等經濟文件,而且保存很多,潮州(潮汕地區)可以和它媲美的是僑批,僑批等于徽州的契約,價值相等。”
香港知名僑領莊世平先生、陳偉南先生也曾奔波呼籲,甚至專門去信國家檔案局,反映海內外社團對僑批檔案申遺的強烈願望。
“此次展出一封1920年馬來西亞許明正寄普甯北山軍埕母親的僑批,封背就是蓋著‘槟城潮順興信局’的批局章。該信局就是莊世平家族的。”張美生說。
據策展小組成員、潮汕曆史文化研究專家黃桂華介紹,首創莊氏僑批業商號的莊世平祖父莊書良,有5個兒子,都是經營批業務,三子在泰國經營勝裕興批局,五子在馬來西亞槟城經營“潮順興信局”,六子、七子在汕頭經營增裕銀莊,莊世平的父親莊錫竹排行第四,在普甯經營“協裕批館”。此次展出的僑批,是對當時這段難得“僑批世家”曆史的有力佐證。
“別出心裁”增強群衆觀展互動感
爲了提升群衆觀展的互動感,策展小組成員絞盡腦汁。在永定樓僑批館“遙迢彙路”展廳,記者看到,策展小組以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外洋寄潮汕的僑批彙路,設計了一個大木盤,展示了整條彙路的概貌。而觀衆只需要輕輕動一動手指,展板就會亮燈,整個彙路的走向動態就呈現眼前。
新中國成立後,東南亞各國嚴格限制華僑彙款,華僑爲了收寄批款,接濟親人,于是出現了“暗批”和“暗語批”的操作形式。
據張美生介紹,暗批是以郵票遮蓋封面批款,規避海外僑批管理機構檢查的一種方法。
展廳一角(陳楠/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策展方別出心裁,充分運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了放大型“巨幅僑批 ”。
“觀衆從不同的側面,可以看到僑批被郵票覆蓋批款的一面,和揭開郵票後展示批款數額的另一面,有趣好玩。”另一名策展小組成員鄭艾說。
與暗批不同,“暗語批”則是以代名詞代替港幣的稱呼。例如“門牌200號”,就是“港幣200元”。
“當時國內外批局互相配合,印制‘暗語’代名詞的小紙條,指導華僑、僑眷寫批和寄回批,例如用米、麥、糖、油、番薯等,來代替錢幣,充分反映當時華僑從東南亞寄錢回家,也是不易的。”張美生認爲,方法雖不同,但目標一致。華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千方百計爲家鄉親人送去救濟的錢款。
策展方的“獨具匠心”,還顯示在另外一面“動態僑批牆”。
“展覽選址樟林,本土樟東僑批部分令人耳目一新。林先潮先生家藏的僑批,爲迄今國內發現的單一家庭僑批檔案數量最多。逾1300封僑批訴說了中、泰兩地跨域半個多世紀的情緣。”鄭艾告訴記者,“如何展示這一數量龐大的僑批群,我們最後別出心裁,將僑批用紙板磚制作,一面爲僑批封面,另一面爲僑批年代,接著將超過50封僑批,用鐵絲串起,群衆駐足便可翻動查看僑批,增強了互動感。”
原住于永定樓的林端南先生,已經70多歲了。他的妻子,就在該展廳所在之處“呱呱墜地”,並在此居住了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此次僑批館展出的僑批實物,都從各地征集。本館展出的僑批中,就有林端南老先生捐贈的一封僑批,是他對僑批深深熱愛的見證。”張美生說。
清代建築永定樓,如今已悄然變成位于樟林新興街口最顯眼位置的僑批展覽館,而它也將時代賦予的使命,爲弘揚僑批文化,向世人講述四海華僑與祖國的故事……
【南方日報記者】沈叢升
【作者】 沈叢升
南方探針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