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金融中心是哪裏?香港、上海、新加坡、又或是東京?#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
根據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和新加坡的發展模式類似,都是全球知名的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香港的股市規模是新加坡的7倍還多。
新加坡交易所當前的股票總市值是7.5萬億人民幣,而港股總市值卻高達50萬億人民幣。
雖然騰訊股價在過去的一年裏縮水近半,但現在市值還有3萬多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光騰訊這一家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市值就超過了新加坡交易所股票總市值的40%。
再加上四大行、中移動、阿裏、京東都在香港上市,港交所在規模上碾壓新交所一點都不奇怪。
新加坡一直在努力爭取台灣、東南亞、澳洲的企業到新交所上市,2010年,還試圖收購澳大利亞證交所。
但在內地巨大的經濟體量面前,新交所現在,亦或是將來都難以比肩港交所。
截至2022年6月,內地在港上市企業多達1370家,占港股總市值的77.7%。
爲什麽如此多的內地企業選擇在香港上市?
H股問世
H股是指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中資企業股票。
1993年6月29日是載入史冊的一天,這天青島啤酒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爲第一家以H股形式上市的內地企業。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資本市場剛起步,而同時期的香港本土大中型公司均已上市,香港當地的IPO資源嚴重匮乏。
當時擔任港交所主席的李業廣,很清楚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價值,以及剛剛開放的內地企業對資金的巨大需求,他敏銳的意識到兩者一旦結合,必將迸發出巨大能量。
1992年,李業廣向管理層遞交了一份詳細陳述內地國企赴港上市的報告,這一事件後來被稱作“李業廣上書”。
由于當時國內的《公司法》、《證券法》尚未出台,內地企業在公司治理上還不成熟,所以管理層最初的意見是國企赴港上市要慎之又慎,首先要搞好國內滬深兩地的證券市場。
但李業廣並沒有氣餒,他親赴北京,當面向管理層爭取。
1992年8月,深圳百萬人爭購股票認購證,結果鬧出了轟動一時的810風波,管理層意識到國內資本市場短期難堪大任,李業廣的意見最終被采納。
1993年6月19日,中國證監會、香港聯交所、香港證監會、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表,在北京簽署證券市場監管合作備忘錄,正式打通了內地企業赴港上市之路。
H股的曆史性推出,使香港成爲內地企業最大的離岸上市地,讓香港股市從總市值不足3000億的邊緣市場一躍成爲亞太地區最重要的資本市場。
現任港交所主席史美倫曾說過:“回想國企在香港上市以前,香港只是一個本地的市場,當時只有600萬人,這樣的經濟體能有多大呢?所以沒有內地的企業,香港就沒有今天的地位。”
港交所用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發展的第一次跳躍,也爲香港爭取到了一個時代。
互聯互通
我們都知道國內一直有資本管制,那資本管制到底是什麽?
舉個例子,張三想買印度的股票,也就是做境外的證券投資,那他需要做兩件事:一是把人民幣換成印度盧比;二是用盧比買印度股票。
資本管制管的其實就是這兩個環節:一是把人民幣換成盧比的環節,也就是彙兌環節;二是買印度股票的環節,也就是跨境資本交易環節。
由于資本管制的存在,境內買境外的股票、債券,境外買境內的股票、債券都受限制。
2012年的一天,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和上交所主席桂敏傑在深圳閑聊,兩人都希望能夠突破限制,實現香港和大陸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于是二人就在紙巾上畫了一幅草圖,將上海、深圳和香港的股票市場連接到一起,並准備選擇10只股票試點。
這個最初在紙巾上的構想,就是日後連接內地和香港股市的滬港通、深港通機制。
滬港通、深港通簡單說就是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和港交所建立技術連接,這樣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就可以互相買賣在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規定範圍內的股票。
其中,香港和國際投資者買大陸股票的資金叫北上資金,而大陸投資者買香港股票的資金則叫做南下資金。
在滬港通和深港通落地之前,大陸投資港股的渠道是2006年11月誕生的QDII。
2014年11月,滬港通落地。
2016年12月,深港通落地,很快,這個全新的互聯互通機制就成了內地投資者配置港股的主要渠道。
截至2022年6月,南下資金,淨買入2萬多億港股,占了港股總成交額的25%。
而在北上資金方面,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後,多個全球股票指數將A股納入選股範圍,大量指數型ETF北上增持A股,茅台、美的等股票價格不斷創出新高。
同股不同權
2013年,阿裏想在香港整體上市,但港交所接受不了阿裏的雙重股權結構。
馬老板丟下一句“是阿裏錯失了香港,而不是香港錯失了阿裏”的漂亮話,轉身帶阿裏上了紐交所,港交所與規模巨大的阿裏IPO失之交臂。
雙重股權結構是一種“同股不同權”的模式。
上市公司的股票會被分成A股和B股兩種,其中,A股股票,一股對應著一個投票權,而B股股票,一股則對應著10到20個投票權。
投票權多的B股一般由公司創始團隊持有,這樣即便公司上市,持股比例被稀釋,創始團隊仍能保留足夠多的投票權,實現對公司的控制。
以京東爲例,京東B股的投票權比A股多了20倍,這就使得創始人劉強東能以15.8%的持股比例,拿下公司80%的投票權,進而掌控公司。
雙層股權結構在美國很普遍,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均允許上市公司采用雙重股權結構,但港交所曆來守舊,一直不接受同股不同權的模式。
房地産、金融、貿易和旅遊是香港的四大支柱産業,金融公司和地産公司是港交所的上市主力。
在全球股指的橫向對比中,香港恒生指數估值一直偏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恒指成分股包含了太多金融股和地産股,金融業和地産業成長性一般,想象空間不足,所以市場給的估值就低。
由于一直不接受科技公司的同股不同權,這就導致港股的科技公司很少,也因此錯失了國內互聯網大繁榮的二十年。
2018年4月30日,又是在總裁李小加的努力下,港交所痛下決心,修訂了《主板上市規則》:
第一,允許雙重股權結構的創新公司來港上市;
第二,允許未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來港上市;
第三,接納大中華及海外公司來港二次上市。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在香港上市,成爲第一家雙重股權架構的港股上市公司,9月20日美團點評緊隨其後。
港交所的上市新規將遺留自港英時期的僵化、陳舊規則破除一空,此後4年,港交所共迎來128家科技企業,融資總額高達到5537億港元,連續多年成爲全球最大的IPO市場。
中概股回歸
2019年,中美之間的博弈和紛爭逐步加劇。瑞幸咖啡事件之後,美股對中概股的監管日趨嚴厲,爲規避強制退市的風險,很多中概股萌生了回港上市的想法。
2018年的港交所上市新規,正好爲中概股回歸提前掃清了障礙。
上市周期短、上市門檻低、兼並收購便利、允許二次上市、接受同股不同權、覆蓋全球投資者,這些優點讓港交所成了中概股回歸的首選地。
2019年11月,阿裏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成爲首只回歸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
此後不久,京東、網易先後來港二次上市。
金融業是香港的支柱産業,金融業的表現一直是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指標。
1997年,香港股市總市值3.2萬億港元,而現在高達50萬億以上;
1997年,香港債市年度總發行額不足200億美元,現在已經超過4000億美元;
1997年,香港外彙儲備800億美元,現在有4600多億美元;
1997年,香港銀行存款1.6萬億港元,現在是7.5萬億港元。
2003年,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正式起步,到目前爲止,香港已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全球近75%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活動通過香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