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鵝水濱台組屋在展望未來的同時,也回顧了過去,構建了21世紀可持續集體住宅的藍圖,標志著新加坡最初的社區自豪感和認同感。
▼項目概覽,©Patrick Bingham-Hall
最初的SIT公共住房是簡約現代主義適應熱帶的結果。由于它們的設計遠早于空調的出現,公寓需要交叉通風,它們由懸挑遮蔽,並朝向避免下午太陽照射的方向。早在1970年代,第一批大規模組屋在女王鎮建成,這種“熱帶必然性-現代主義設計”的建築混合體象征著剛剛獲得獨立的新加坡。隨著新加坡經濟的發展以及全球建築風向的改變,那些先驅的熱帶-現代主義形式悄然消失。它們被彰顯新加坡財力的建築所替代,但設計卻變得越來越普通,許多項目含有反社會的意味,並且是不可持續、不適合熱帶環境的。然而,面對全球變暖和社區認同感的缺失,鍾擺又回到了熱帶-現代主義設計的原則和精神上,尤其是在公共住房領域。榜鵝水濱台組屋的龐大體量和基本設計元素並沒有被隱藏,而是作爲21世紀對可持續、愉悅、高密度城市生活需求的明確回應,展現在公衆和居民面前。
▼俯瞰-六邊形平面,©Patrick Bingham-Hall
▼環境優美的高密度組團,©Patrick Bingham-Hall
▼庭院景觀,©Patrick Bingham-Hall
一系列規劃策略有助于被動式氣候調節、交叉通風和遮陽,同時使公寓盡可能地朝向將場地一分爲二的水道。體塊的“手臂”坐落在相連的六邊形平面上,以梯田形式向下延伸至水道,因此所有居民都與鄰裏和景觀建立了直接聯系。公寓通過波浪形的“朱麗葉”陽台抵擋熱量和雨水,它們起到了裝飾性遮陽裝置的作用。
▼梯田式外觀,©Patrick Bingham-Hall
▼居民與景觀建立直接聯系,©Patrick Bingham-Hall
▼建築與景觀共生,©Patrick Bingham-Hall
▼波浪形的“朱麗葉”陽台,©Patrick Bingham-Hall
▼陽台細部,©Patrick Bingham-Hall
▼仰視視角,©Patrick Bingham-Hall
連續而沒有盡頭的走廊在兩個區域貫穿各層,並且憑借巧妙的規劃策略,雙重負載的走廊實際上促進了交叉通風和豎向降溫,而不阻擋流向公寓的氣流。由于整體采用了六邊形平面,三個走廊與電梯核呈120度角,爲三套成一組的公寓提供服務。每套公寓都由電梯核通風道和組間空隙通風。
▼走廊貫穿各層,©Patrick Bingham-Hall
被動式熱帶設計的基本原則得到了創造性調整,然後通過巨大尺度進行表達,同時,與環境相協調的規劃和體量重新引入了人體尺度的公共認同感。榜鵝水濱台組屋是零能耗大規模住宅的真正先驅,對亞洲城市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平面規劃,©G8A Architecture
▼組團平面,©G8A Architecture
▼剖面,©G8A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