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賢倡議並帶頭捐資,在坑尾潭碾米加工廠舊址上修建了莒村農耕展覽館。
農耕展覽館陳列著碾米機、織布機、打谷機、禾籃等農耕用具,農村生活用品及工匠用具琳琅滿目。
莒村村史館內,一件件帶著鮮明時代特征的展品串聯起鄉村文化演進史。
單筆捐資1萬元以上者可在“功德銀行”總行刻名記錄。
在雕花長廊上,大埔縣湖寮鎮莒村村設立全市首家“功德銀行”。
走進大埔縣湖寮鎮莒村村,莒溪水緩緩地流淌,岸邊的雕花長廊內,村民正在聊天休憩,沿著寬敞的村道而下,村史館、農耕展覽館、特色古民居、休閑長廊、涼亭等躍然眼前,古村落正在發生美麗蝶變。
莒村是廣東省傳統古村落,文化積澱深厚,曆代人才輩出。近年來,該村通過建設村史館和農耕展覽館,辦好延續百年的報紙等,在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中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
在鄉村文化振興探索上,該村尤其注重激發內生動力,引導更多鄉賢、村民出錢、出力,參與家鄉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以美麗鄉村建設爲載體,莒村通過“村莊換新貌,文化有底蘊”,努力構建社會主義文明新村。
文:南方日報記者 馬吉池 黃培強
通訊員 余灏 羅文燕
圖:袁群華
留住鄉愁▶▷
兩個展館珍藏鄉土文化和農耕文明
推開莒村村史館的大門,仿佛步入時空隧道,陶瓷器具、股票、徽章、報紙、老照片及各類書籍史料……一件件帶著鮮明時代特征的展品,組成一部鮮活的鄉村發展和鄉村文化演進史。
近期,曆經60年風雨的莒村候車室通過“微改造”,搖身一變成爲莒村村史館,並正式對外開放。走進村史館,既能從一幅幅照片中一覽莒村“遍地開花”的客家特色古民居,又能從百年小報《骥風》、村報《培聲》以及宗譜等文字資料中了解莒村的前世今生。
“原來的莒村候車室已破爛不堪,但它承載著幾代人的鄉土記憶,莒村人都期盼留住這份‘鄉愁’。”莒村村黨支部書記陳增金說,村史館的建成可以說是“變廢爲寶”,讓更多人了解莒村人的奮鬥曆程。
“展館設計包含不少曆史印記,讓村民明白人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讓村民懂得家國情懷、鄉土情誼生生不息。”湖寮鎮副鎮長古碧梅說,場館雖小,但存放了村裏壓箱底的寶貝,所展示的人、事、物縱貫古今,涵蓋風俗人情、生産生活、鄉村沿革等方方面面,生動再現了莒村的淳樸民風、厚重人文。
與村史館一同開放的還有莒村農耕展覽館,由鄉賢李維海倡議並帶頭捐資,在該村坑尾潭碾米加工廠舊址上修建。
在農耕展覽館內,碾米機、織布機、打谷機、禾籃等農耕用具、農村生活用品及工匠用具琳琅滿目,展現了古老的農耕生活場景。
“莒村的發展曆史悠久,過去村民以農業爲生。改革開放以來,村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生産形式也發生時代性改變。村裏提出保存農耕用具、生活用具,保留曆史記憶的倡議,得到鄉賢和村民的熱烈響應,紛紛捐資和捐贈實物,才建成農耕展覽館。”陳增金說。
聽聞村裏要建農耕展覽館,村民何夢珙把自家的老式自行車也捐出來了。“我們要給子孫後代留下珍貴的實物資料和記憶,現在年輕人都不認識這些東西了,農耕展覽館能讓他們知道老一輩如何艱辛耕作、勤勞致富,才發展到今日這樣美好的生活。”
記者獲悉,莒村村史館、農耕展覽館分別陳列了5000多冊圖書、200多件展品。
“沒用一分錢,兩個多月時間的籌備,村民自發捐贈展品,讓兩個展館煥然一新。”陳增金說,現在兩館已成爲對外展示莒村人文底蘊和鄉土農耕文明的窗口,對後輩有教育引導意義,有助于培育良好的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實現鄉村文化振興。
紙墨傳情▶▷
百年報紙促進村民文化素養提升
今年79歲的陳尊勇是土生土長的莒村村民。從2006年起,他開始擔任《骥風》的主編。“就是這樣一代人接著一代人傳承下來,創辦于1919年的報紙《骥風》,至今已經有百年曆史。”
一個村爲何辦報紙?這份報紙內容是什麽?誰來辦?又起到哪些作用?這些問題的答案,對于陳尊勇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根據史料記載,報名“骥風”二字取自莒村村西北面的骥山,最初是向海外鄉親介紹鄉情,是家書的彙總,此後才演變成報紙。目前,《骥風》每期印刷2000份。
“從辦報之初便明確了爲村民義務服務的宗旨,弘揚孝道,驅惡揚善,彰顯社會公義。”陳尊勇介紹說,報紙每期分爲四個版,通常按照村中主要新聞、教育新聞、民生新聞、文學進行排版。
“五一期間,莒村村村史館、農耕館相繼開放,吸引衆多遊客前來參觀……”翻開最新一期的《骥風》報紙,圖文並茂刊載著全村變化、鄰裏喜事等新聞,內容涵蓋了社會治安、消防安全、村風民俗、鄰裏關系、婚姻家庭等和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辦好一份報紙不易,背後需要克服人員、資金等難題。面對這些難題,莒村村如何克服?或許可以從村史館的一份材料中窺見一斑,這份材料講述了“骥風”精神、骥風人、骥風讀者三個重要方面。
“我們這份報紙,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爲祖國繁榮富強鼓與呼,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此外,《骥風》主編團隊多數由退休教師、幹部義務組成,不領工資的。我們辦報紙的費用主要是印刷費和郵寄費用,需要的資金並不多。”陳尊勇說,在不斷摸索中,《骥風》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大。“很多村民還會自發投稿,把身邊發生的好人好事記錄下來。”
鄉情、鄉訊、鄉風、鄉音盡在其中。除了宣傳村內的感人事迹和愛心故事,《骥風》還發揮著聯系在外華僑的作用。
目前,《骥風》報紙每季度出一期,主要面向本村村民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新西蘭等5個國家的海外莒村人發行。旅居新西蘭的陳保藏、陳保鴻僑賢曾多次說過:“不管自己在做什麽事,只要收到《骥風》報,肯定第一時間抽空閱讀。”
家鄉的一切好人好事通過報紙來頌揚,公益事業通過報紙來倡導和促成。如今,《骥風》成了宣揚莒村村鄉風文明的重要途徑之一。
“每季度都會送到村民手中,大家茶余飯後通過閱讀相關文章,無形地推動莒村村的鄉風文明建設,潛移默化地提升村民的個人素質,從而促進全村鄉風文明建設。”陳增金認爲,《骥風》既是了解莒村村動態的主要載體,又是凝聚村民力量、建設鄉村的重要推動力。
互助和諧▶▷
一家“功德銀行”催生鄉村文明新風尚
“聚沙成塔情暖青山綠水,集腋成裘造福後世子孫。”走進莒村村,蜿蜒的莒溪穿村而過,橫跨莒溪的是一座長30米、寬6米的雕花長廊,長廊上雕刻的對聯引起筆者的注意。
“這副對聯是全村村民、鄉賢齊心協力支持家鄉新農村建設的寫照。”陳增金說,莒村長壽功德銀行作爲激勵村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方式,在鼓勵村民做好事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依托長廊,2019年,梅州市首家“功德銀行”在莒村村開張,共設立一個總行——“長壽功德銀行”,8個分行包括莒村村委會、上村老齡會、下村老齡會、旅外鄉親聯誼會、養正學校、上村理事會、下村理事會、南山理事會。
“功德銀行”借鑒現代銀行管理體制,並設立“功德簿”。單筆捐資1萬元以上者可報總行,可在雕花長廊刻碑留名,捐資1元以上者可記錄在功德簿上。捐資款項根據不同用途存入不同分行,用于村內建設、養老助殘、扶貧助困、獎教獎學等。存款人不限于本村村民,凡有捐款意願的熱心人士均可參與其中。
“自‘功德銀行’設立以來,衆多村民慷慨解囊,互助和諧的良好風尚在莒村村已蔚然成風。”陳增金說。
“之所以能有今天,我要感恩在成長路上幫助我的父老鄉親。如今,生活富裕了,當然也要回饋家鄉,爲家鄉建設出一份綿薄之力。”聽聞家鄉設立長壽功德銀行,在外創業的村民李維海立馬捐資存入長壽功德銀行,以實際行動支持莒村村新農村建設。
自“功德銀行”設立以來,不只是李維海等熱心鄉賢、村民,還有不少外鄉的人也參與其中。“我們村的牌坊就是外鄉人李宗旺捐資40萬元建設,當他第一次來到莒村遊玩,看到村裏的美麗風貌,于是決定爲村裏做一件好事。”村民何夢珙說。
截至目前,“功德銀行”共湊集到資金470萬元,讓原先村集體經濟收入較爲單薄的莒村有了幹事創業的基礎。“自有了‘功德銀行’後,村裏的路燈、休閑長廊、涼亭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村民有了優美的生産生活環境。”陳增金說,現在縣城的人都會來莒村休閑娛樂,村裏人氣不斷興旺起來了。
爲保證“功德銀行”賬目透明度,村裏在收到善款後會及時將具體數目、捐款人、善款所用項目、項目所需報價等信息進行公示。“只要做了善舉村民都看得到,大家也都以做善舉的人爲榜樣,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齊心協力共創美麗鄉村。”何夢珙說。
爲了讓長壽功德銀行示範效應放大,內涵不斷延伸,激發鄉村自治新活力,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莒村還約定了全村28個村民小組每年必須完成一件民生實事,探索在28個村民小組中采用累計積分制,積分事項爲愛護公物、打掃公共衛生、撿拾垃圾、保持房前屋後整潔有序、長期堅持做某項好事、見義勇爲等,並定時進行張榜表揚。
“現在村民互相競爭,都在想辦法爲村子多做好事。”陳增金說,此舉促進鄰裏和睦,村裏逐漸形成鄰裏間互幫互助、同舟共濟的良好氛圍,全村人也更加團結,村集體經濟順勢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