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
早晨6點半,西街漸漸“蘇醒”過來,雖然行人還不多,但是位于西街349號的孟氏食品老店已准時開門營業,這家專門售賣閩南茶點的店鋪, 除了桔紅糕、雲片糕是從廠家進貨而來,蒜蓉枝、花生糖、寸棗、豬油䭔等閩南特色茶點都是店家親手制作。爲了准備原材料,店主孟麗玲成了西街的“早起戶”,二十幾年來每日如此。
食客們沒有辜負孟麗玲的早起,純手工制作的茶點每天都能銷售一空。其中最受歡迎的便是蒜蓉枝,卷曲交纏的蒜蓉枝,外面裹著一層白色的糖質和蒜蓉,一口咬下去,蒜香濃郁,甜蜜脆爽,外形酷似麻花,蒜蓉枝又稱爲“閩南麻花”。憑借著純熟的蒜蓉枝制作技藝,孟麗玲成爲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而這技藝是養父送給她的“嫁妝”。
別樣嫁妝,保女兒一生衣食無憂
孟麗玲今年53歲,講起她的學藝故事就猶如蒜蓉枝一樣,曲折又香甜。要知道,這項“甜蜜”的技藝在家族裏已傳承四代,但直到出嫁前,孟麗玲才真正掌握這項技藝。
“我從9歲開始幫著養父打下手,制作蒜蓉枝。”未出嫁前,孟麗玲住在市區東街,家裏是以經營蒜蓉枝爲生的。在幫忙的過程中,養父總會提到制作蒜蓉枝的一些訣竅,細心的孟麗玲都一一記下,這都爲她後來傳承這門技藝打下堅實的基礎。
“直到我出嫁,養父才將這門手藝作爲嫁妝,系統地教授給我。”孟麗玲回憶道,家中有7個兄弟姐妹,她在家裏排行老三,那時候家裏並不富裕,出嫁前養父把她叫到跟前說:“我沒有什麽可以送你做陪嫁物,就把這門手藝教給你,讓你一生無憂。看你想吃飯還是喝粥,如果想吃飯就得勤奮點!”
未曾想,養父竟一語中的,孟麗玲靠著這門家傳手藝,在西街上開店,紮根,立足。
輾轉西街,守護“老泉州”味蕾
1987年,孟麗玲帶著自己的“嫁妝”從東街嫁到西街,開啓人生新旅程。二十歲出頭的她先是在西街擺攤,“那時我還沒有任何經驗,就先在家裏做好蒜蓉枝,再拿出來賣。”孟麗玲說,每當有顧客品嘗後提出意見,她都會記下,對口感進行調整和改良。
經過11年的積累,1998年,“麗玲麻花店”在西街孝感巷口開張。一張桌子、一個火爐、兩口鍋……是這間店最初的規模。此後20年間,因種種原因,店鋪數次遷址,但無論換了多少次,她都未曾離開西街,全因擔心老主顧找不到。
的確,20多年的積累,讓孟氏食品老店擁有一批忠實的顧客,“麗玲做的小吃真的好吃,雖然是油炸的,但吃了喉嚨不會不舒服。”市民張女士說,她和哥哥已經吃了十幾年,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買些蒜蓉枝去看望哥哥,這根小小的蒜蓉枝承載著這對年過花甲兄妹的手足親情。
除了泉州、全國各地,孟麗玲的蒜蓉枝還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港澳台地區,成爲海內外僑胞、台胞心心念念的泉州味道。
母女相傳,以誠信堅守古早味道
21歲繼承家族制作技藝,用了30余年的時間,孟麗玲將泉州蒜蓉枝打造成福建金牌老字號、福建名小吃。在女兒吳雲雲眼中,這與母親誠信待客是分不開的。
“我小學時便跟隨母親學習制作蒜蓉枝,‘誠信’二字是她反複強調的。”在孟麗玲的女兒吳雲雲印象中,母親對制作食品原材料質量的把關異常嚴格,小到一片菜葉,大到一桶油、一袋面粉,母親都要求用最好的。“她總說顧客相信我們,我們就要講誠信,不能以次充好。”
以誠待客的經營之道,使得孟氏食品老店深受左鄰右舍的信任與喜愛。街訪鄰居總喜歡聚在這間40平米的店鋪,談天說地,閑話家常,有時還幫著孟麗玲幹點雜活。“麗玲很老實,對我們這些老人都不錯,閑著也是閑著就來幫忙了。”因爲蒜蓉枝,81歲的王月霞和孟麗玲成了“忘年交”。
作爲家族技藝的第五代傳人,吳雲雲高中畢業後就幫母親打理店鋪,盡得母親真傳,早已能獨當一面。或許多年之後,孟麗玲退居二線,孟氏食品老店早已易人易址。可那又如何?對于食客而言,味道不變,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