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前言
7月20日,第四屆國醫大師和第二屆全國名中醫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潘敏求教授喜獲“國醫大師”殊榮。國醫大師,是中國中醫藥領域的最高榮譽。至此,湖南國醫大師已達4人。
(潘敏求。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攝。)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陽樂 段涵敏 視頻 王銘俊 通訊員 王豔姿
在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的大院裏,有條“扁鵲路”。這是潘敏求教授從家到門診大樓的必經之路,也是他一輩子堅守的專業之路。
在81歲的潘敏求心中,“治病永遠是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雖腿腳不便,他仍堅持每周三上午從“扁鵲路”的陡坡上緩緩走來,准時來到診室,爲等候他的病人看診。
換上白大褂,戴上老花鏡,墊上一個靠枕,緩慢坐下。這一坐,通常是5個小時。每一番“望、聞、問、切”後,他微微後靠,眼望前方,思索片刻後開始開方。“茯苓、當歸、赤芍、百合、枸杞、土貝母……”一串中藥名就像跳躍的音符,脫口而出。
“中醫看上去簡單,常用藥就那麽幾十味。可如何配伍開方,就像作曲家譜曲一樣,只有成功了才是經典好歌。”7月20日,榮獲第四屆“國醫大師”的潘敏求如是說。
五十余載從醫路,尤其是在用中醫藥對抗腫瘤的這條艱難道路上,這位國醫大師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堡壘,譜寫了一曲曲充滿希望的生命之歌。
出生中醫世家,勤學苦讀方劑熟記于心
潘敏求出生于湖南浏陽的一個中醫世家。在爺爺的影響下,《湯頭歌》等中醫經典是他的“童謠”,出口即來,滾瓜爛熟。
年少時,他常給爺爺捕捉爬在水缸邊上的“蚜泥婆”(方言,學名蛞蝓)。“我看到他把‘蚜泥婆’焙幹碾成粉,加冰片、麝香制成給人治喉病的藥,神奇極了。”中醫的種子逐漸在他心中發芽。
1963年,潘敏求如願被湖南中醫學院(現湖南中醫藥大學)醫療系錄取。入校後,他對中醫的興趣越來越濃,通過勤學苦讀,《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大量古醫典籍背得熟記于心。
“別的同學早上背外語、背古詩,我就背方劑,方劑是我的子彈。”潘敏求深信,方劑越熟,開藥越准,“可以指哪打哪,療效更好。”
第一次使用“子彈”的經曆,仍讓潘敏求記憶猶新。
當時,作爲實習醫生的他,遇到了一位被蜈蚣咬傷的病人。病人臉部腫大,紅腫痛熱,大便幹結,西醫爲其注射了青黴素不見效果。潘敏求靈機一動,讓其服下一副解毒通便的湯劑,病人症狀迅速得到緩解。“中醫藥真是了不起!”潘敏求嘗到了甜頭。
如今,他已成“大師”,但每一次開方仍萬分謹慎。
爲潘敏求操作電腦開處方的學生告訴記者:“潘老師每次口述處方後,都會要求我們重新把中藥名和劑量報給他聽,他邊核對邊琢磨,有時會再次詢問患者病情,做些修改和調整。”
創立“潘氏法則”,研制治療肝癌的“良方”
很多人談癌色變,肝癌更是“癌中之王”。爲了攻克肝癌這個難題,潘敏求暗下決心:與“癌王”作戰。
1977年,湖南省腫瘤醫院成立,潘敏求和妻子黎月恒作爲骨幹醫生,從地方醫院抽調上來,一起創建了湖南首個中醫腫瘤科。
然而,當時人們對中醫治療腫瘤不看好,中醫腫瘤科的病人寥寥無幾。
“他們不收的病人,我能收嗎?”看到肝癌病人太難治,潘敏求向院長主動請纓,迎難而上。
他暗下功夫,從我國優秀的中醫寶典和豐富的中藥寶庫中找答案。1978年,他花了3個多月時間,跑了省內80多個縣,還遠赴省外,深入各地調查、搜集秘方和偏方。
“腹脹—腹水—死亡”,是中晚期肝癌患者“惡變三部曲”。潘敏求心裏憋著一股勁,苦苦探索如何打破它。
他先按中醫“積聚”的傳統治法,以“活血化瘀”爲主,效果不理想;將斑蝥、全蟲、壁虎等抗癌藥加進複方,效果仍不佳;配方、實驗、小結、修改、再試……長時間無規律地加班加點,潘敏求累倒了。同事們發現他時,他雙眼緊閉,嘴唇布滿泡,手裏還緊緊攥著一本古醫典籍《金匮要略》。
“我有辦法了!”潘敏求醒來時,精神大振。他告訴同事,結合《金匮要略》中的“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肝癌病人的腹脹與脾虛、氣滯密切相關。
潘敏求在國內率先提出“瘀、毒、虛”是肝癌的基本病因、病機。根據這一理論,他首創了治療肝病“健脾理氣、化瘀軟堅、清熱解毒”的法則。這一法則後來被譽爲“潘氏法則”,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的普遍認可,錄入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第6版教材。
理論突破也大大推動了肝複方臨床試驗的成功。1994年,潘敏求通過6易處方,研制出了一劑良方——肝複樂片中成藥,獲批成爲我國第一個治療肝癌的三類中藥新藥,2000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爲向全國推廣的科研成果,現已成爲臨床中、西醫治療肝癌的常規用藥。
患者冷暖放心頭,德藝雙馨傳四方
“‘醫乃仁術,德者居之’,這是父親最崇尚的一句話。”潘敏求的兒子潘博師承父親幾十年,對父親治病救人的原則耳濡目染,“病人無論貧富親疏,必須盡心盡力。”
今年7月13日,54歲的趙先生從婁底慕名而來。肝癌4期、黃疸、腹積水……潘敏求爲他把脈時,面色凝重。
趁患者起身離開時,潘敏求拉住其子,微聲說:“你爸情況很不樂觀,你待他服藥一兩周後,一定再帶他來給我看看。”說完,潘敏求又叮囑一句:“挂不到號也要來,直接找我就是!”患者家屬非常感動。
從醫五十余載,潘敏求診治的病患數不勝數,遠至美國、菲律賓、韓國、新加坡。深知病人疾苦的他,秉持對中醫的熱愛,一心爲患者祛病痛、謀健康。
1986年春節期間,正在家裏過年的潘敏求接到一個求助電話,一名在邵陽的患者重度肝炎,吐血拉血不止,家裏都在准備後事。
他立即搭車趕往邵陽,不料途中發生車禍。“車子翻了,不過我人沒事。”潘敏求從車子裏鑽出來,在路上攔個貨車繼續趕往病人家。
把脈發現,病人已“一派虛像”。他用“竈心土”加上幾味藥開了方子,讓病人家屬去抓藥。家屬拿到方子覺得不可思議,反複問:“省城來的醫生開的藥,居然不到一塊錢?能治好病嗎?”
奇迹發生了。這位亞急性重症肝炎患者服用1副藥後,不吐血了;服用3副後,大便成形;繼續服用中藥,黃疸慢慢褪去。至今,這位患者仍對救命恩人潘敏求感激不盡!
面對病人的感恩,潘敏求說:“醫生就是要把病人放在心上,擺在第一位,這是醫者該有的品德。”50余年如一日,潘敏求兢兢業業,在業內外享有盛譽,先後榮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全國最美中醫”“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一生名醫亦名師,授業解惑重傳承
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潘敏求還勤于傳道授業。
1989年起,他開始招收湖南省中醫腫瘤專業研究生,將自己看病的心得、方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
1992年,曆時2年多,他和夫人共同撰寫完成了160萬字的《中華腫瘤治療大成》。這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論述和歸納中醫藥治療腫瘤的巨著,收集了內科、婦科、兒科等各科100余種惡性腫瘤,對中醫治療腫瘤進行了全面總結和高度概括。
雖已年過八旬,但潘敏求仍精勤不倦,“每天不看書就不舒服”。他不僅讀古方、經典,也不斷學習西醫知識,了解國內外治療癌症的前沿動態,認爲“中西醫要有機結合”。
他的學生、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曾普華回憶,自己博士畢業後曾去請教潘老師:“我到底搞科研好,還是搞臨床好?”
潘敏求笑了笑,說:“我這一輩子,臨床和科研沒有分家。”
迄今爲止,潘敏求主持或參與4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以第一負責人獲成果獎15項、編寫出版專著5部。他先後培養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60余名,其中多人成長爲省級醫院和科研機構的中醫或腫瘤科負責人,挑起了臨床攻關的重擔。
在他的帶領下,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專科發展成爲國家重大疑難疾病(原發性肝癌)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項目牽頭單位、中醫腫瘤國家區域診療中心、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一則理論、一部法則、一劑良方、一本巨著,潘敏求用畢生心血開創了中醫腫瘤臨床和科研的先河,書寫了湖南中醫藥對抗腫瘤的傳奇,但他仍然對博大精深的中醫藥無比敬畏。他說:“我即使能辨證施治,其背後的實質仍然需要不停探索,需要更多熱愛中醫的年輕人不斷傳承創新下去。”
[責編:周陽樂]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