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博社記者/關秋韻)在經曆了泰國曼谷的四面佛廣場一片寂靜,印尼巴厘島豪華酒店大打折扣,越南會安古鎮街道上只有彩色燈籠依舊,新加坡牛車水夜市裏的普通話再也聽不見之後,東南亞旅遊業者無法再坐以待斃,他們迫切地按下旅遊業的“重啓鍵”,想要看到“詩和遠方”再回歸的那天。
隨著新冠疫苗接種取得進展,越來越多東盟國家紛紛推出重振旅遊業計劃。業界認爲,雖然現階段東南亞旅遊業複蘇主要依靠本國遊客,但與2021年相比,2022年的國際遊客人數將增長30%~78%,複蘇步伐有望加快。雖然東南亞旅遊市場呈現一路向好的趨勢,但如何“安全地重啓旅遊業”、平衡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關系,仍然是各國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
國際遊客即使入境東盟國家,也必須遵守嚴格的“口罩禁令”
旅遊業的自救與共救
自2022年5月開始,芭堤雅Chang Sia大象公園的老板Nantakorn Phatnamrob 緊皺的眉頭終于有所舒緩,他坦言:“自關閉邊境後,我們已經損失了 6.5 萬美元,若繼續虧損,我們只能關閉這裏的業務,回泰北老家了。好在政府推出了一攬子政策幫助商家、遊客纾困,現在公園再次有了人氣,我們也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Nantakorn Phatnamrob 所提到的旅遊政策,是泰國政府于5月1日正式推出的取消“即測即走”(Test&Go) 入境免隔離計劃。這項政策適用對象爲所有國家和地區,入境者不論是出行前還是抵達時,都不用出示 RT-PCR 核酸檢測結果,只要在入境處接受一次 ATK 抗體快速檢測,呈陰性即可入境。在這之前,泰國政府還推出“我們一起旅遊”“泰之旅”等計劃,國際遊客購買 5000 泰铢以上的旅遊套餐則可享40%的補貼,到指定酒店下榻還可獲得30%減免優惠券。
疫情前,泰國曼谷的水上集市曾經是最受國際遊客歡迎的景點之一
泰國酒店協會主席瑪麗莎表示,所有機構都做了大量工作,爲旅遊從業者增加收入創造條件,且積極采取公共衛生和防疫措施。“東盟國家在試圖告訴世界遊客,旅遊發展與防疫兩者並不矛盾。畢竟,我們不得不‘自救’。”她說。
馬來西亞的旅遊提振計劃主要通過擴大經濟支出來完成,該國的旅遊、藝術和文化部日前再撥款 5000 萬林吉特 (約合7624萬元人民幣),爲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跨境旅行社提供津貼援助,並幫助他們策劃靈活、有趣的旅遊路線招攬國際遊客,預計2022年馬來西亞的旅遊創收將達到86億林吉特(約合131億元人民幣)。
對于老撾而言,它將在 2022 年陸續開放包括中老鐵路沿線等國際口岸,並推動旅遊業發展與“大家遊老撾”的旅遊刺激政策相結合。目前老撾政府正與其國內旅遊企業合作開發旅遊項目,力爭2022年吸引國外遊客超300萬人次。
越南、印尼也嘗試向來自疫情低風險國家符合條件的國際遊客開放部分旅遊目的地,包括富國島、巴厘島等。據悉,巴厘島的國際機場爲吸引國際航班,將在 2022年內對所有航空公司減免降落費。
印尼國家航空公司即將恢複更多國際航線(圖源:頭條日報)
爲拯救一路下滑的旅遊業,除了紛紛爲自家後花園“栽花”,東盟國家也合作采取了“共救計劃”,決心一齊“植樹”。
2022年5月17日,新加坡、文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的交通部長在首屆樟宜航空峰會發表聯合聲明稱,將加強東南亞和其他區域的航空連接,以支持民航領域的複蘇與增長,並確保跨境航空旅遊和人員流動的安全與效率。
東盟7國承諾共同支持航空業複蘇,圖爲逐漸恢複人氣的吉隆坡機場
新加坡和文萊則實施了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通過該計劃入境的國際遊客,在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情況下,入境後無需隔離,只需接受兩次新冠病毒檢測。
宣布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新加坡推出了“旅遊走廊計劃”
此外,“疫苗護照”“旅遊泡泡”等重要措施也被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研究推出,各國相互承認新冠疫苗接種證明,爲其國內民衆到目的國旅行提供便利條件。
縱觀各國的旅遊刺激措施其實不難發現,無論是“自救”抑或是“共救”,在政策落實之前,“重開國門”都成爲其先決條件。然而在疫情之下敞開自家大門並不是一個“一拍腦門子”就能做出的決斷,疫情傳播、病毒變異、證明互認等都是需要被納入考量的範圍。
公共安全自然是各國政府在疫情中最擔憂的問題,然而風雨中飄搖的生計還是促使一些東盟國家踏入了先行開放國門的行列。
松綁後的AB面
作爲以旅遊業爲經濟支柱之一的國家,泰國和新加坡一直在等待重開國門的機會。而它們也是東盟最先放開邊境限制的兩個國家。
不可否認的是,措施確實開始奏效。2021年7月份泰國實施的“沙盒計劃”已吸引超過38000名遊客前往普吉島,並帶來了6667萬美元的收入。而自更大範圍地開放國門後,泰國每月迎來的國際遊客約達15萬人,且這個數據還在增長。泰國國家旅遊局局長育他沙表示,相信泰國旅遊業“已走過最低點”,經相關部門測算2022年泰國預計實現收入和入境遊客人數恢複到疫情前的50%,即創收1.5萬億泰铢 (約合2900億元人民幣),入境遊客人數達到2000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商場、寫字樓和夜市都開始恢複往日的喧囂,街道上開始能聽到各路國家的不同語言,商販們似乎看到了來自隧道深處的光亮,“至少生意不會每天都虧了。”他們說。
然而別忘了,重開國門帶來的亦是一場機遇與風險並存的大考。
經濟增收的反面是疫情風險的加劇。日前,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疾病健康科學中心主任缇拉瓦醫生就在個人社交賬號發文表達了對重開國門的擔憂,他寫道:“政府通過取消‘即測即走’入境免隔離措施,促進國際旅遊,此舉必將導致BA.4、BA.5、BA.2.12.1等新毒株傳入泰國,泰國高齡人群、兒童等群體的新冠疫苗尤其是加強針覆蓋率不高,存在重症和死亡風險。”
新加坡也曾于2020 年嘗試與中國香港推行雙邊“航空旅遊氣泡”協定,同樣因疫情變化未能如願。但新加坡並未灰心,作爲“與新冠共存”模式的領跑者,其推出了“新加坡旅遊模式”,即入境實行分級管控,根據不同情況實時更新防控要求,並在注冊景區分派防疫小組進行全權負責監管。
新加坡重開國門可能會對其作爲全球模範城市的地位帶來不確定性
進一步放寬旅行限制後,新加坡旅遊業的上下遊都迎來複蘇機遇——新加坡各大航空公司網站預訂和咨詢大幅增加,其移動應用程序的使用量增加了140% 以上,新加坡航空(SIA)、捷星亞洲航空(JSA)等都在增加運力;旅行社也開始忙碌起來,很多旅遊公司一周的咨詢量較限制入境時增加了50倍;曾經停滯的國際資本與跨國公司也考慮重新續寫“新加坡合作故事”。
敞開大門意味著必然有境外輸入,新加坡作爲小國,其醫療系統已不堪重負。開放邊境後,被境外傳染的本國病例增多,新加坡公共醫院近九成的隔離病床已滿,加護病房病床也占用了超過三分之二,但收治更多病患不僅僅是增加病床或購買設備的問題,本地醫療人員已精疲力盡,國內民衆的不滿或將繼續擴大。
在對泰國與新加坡進行觀望後,其他東盟國家也緊跟步伐逐漸開放國門。它們並非未考慮到疫情反撲的問題,而是這些先行先試之國家重啓邊境的過程,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恢複國際交流對于經濟複蘇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且這種交流是無法僅靠集裝箱和互聯網實現的。
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已經做好逐步重開邊境,迎來國際遊客的准備
重啓了,然後呢?
按下旅遊業的“重啓鍵”並不意味著問題的終結,反而是一系列新問題的開始。
當疫情防控常態化,主動張開懷抱並不意味著“免疫鴻溝”已被填平,當人潮如同預期般湧入國內,這些率先開放國門的東盟國家是否做好了准備?
要實現“疫苗護照”在東盟各國的互認和通行,仍需要較長一段時間
爲應對旅遊業重啓的一系列問題,東盟國家一致認爲首要應建立起統一的群體“免疫屏障”,盡量將各國的防疫認證標准統一化,才能將跨境旅遊拉到正常的軌道上。“畢竟沒人希望自己夢幻旅行是在漫長的隔離中開始,又在漫長的隔離中結束。”《雅加達郵報》在2022年4月寫道。
截至2022年5月,越南已有約62%的人口完成了至少兩劑的疫苗接種;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同期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人口比例均超過 70%;泰國正在加速推進“每月平均接種1000萬劑”的疫苗接種目標,並積極開展全民第三針接種計劃……可以說,東盟各國均逐漸將此政策作爲旅遊業重啓的基礎保證。
此外也應注意到,近兩年的跨境旅遊消費呈現出高品質、重體驗的新趨勢,旅行者不再期待傳統的打卡拍照,而更在意旅行過程中的獨特感受,也就是說,“怎麽玩”比“去哪玩”更重要。東盟國家旅遊業也在極力推出更多的“新玩法”,以求用更契合時代潮流的方式招攬更多遊客。
值得一提的是,吸引中國遊客、積極展開與中國的旅遊合作也在東盟國家的重要考量範圍內。畢竟,東盟各國仍然期盼著中國遊客的回歸爲其踉跄站起的旅遊業送來一股有力的“東風”。
眼下,人們已然意識到全球旅遊市場格局正面臨重構,各國施行的刺激政策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但究竟在疫情的變動下能走多遠,仍未可知。但可以期待的是,旅遊業的“寒冬”終會過去,遊客們關于東盟國家的“詩和遠方”將逐漸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