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來自20個國家的外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這些來自異域之邦的年輕人紛紛表示,“中國式生活”令他們著迷,而共享單車是解決最後1公裏出行的“神器”。
無獨有偶,7月21日,在與摩拜單車戰略合作的簽約儀式上,聯合國副秘書長兼人居署執行主任華安·卡洛斯同樣對共享單車贊不絕口。他表示,作爲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摩拜單車,以綠色出行縮小了整個世界的距離,讓更多人參與到可持續城市發展的行動中。
高鐵、網購、支付寶均已經曆多年發展,其影響力有目共睹,唯有共享單車是近兩年才出現的新鮮事物。短短兩年間,以摩拜爲代表的共享單車行業實現爆發式增長,知名度蜚聲全球,和中國高鐵一道被世界人民視爲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它爲何能成爲代表中國發明的符號,它到底有何神奇之處?
不可否認,共享單車已然站到了時代的“風口”之巅。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共享單車投放量達2000萬輛,預計到今年年底增至5000萬輛,成爲現象級産品。而摩拜單車作爲行業“名片”,預計年底將進入全球200個城市。
從中國火遍世界 共享單車讓外國人贊歎折服
共享經濟的理念起源于2008年的美國硅谷,這的確是天才的創意。共享經濟浪潮席卷全球,最終在中國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並且衍生出了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最後1公裏的出行解決方案,也就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共享單車。
共享經濟雖然發端于國外,但將其發揚光大的卻是廣大的中國企業。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共享單車騎行總距離超過25億公裏,相當于往返月球3300次;累計節約4.6億升汽油;減少了45億微克PM2.5物質排放;減少碳排放54萬噸。
僅兩年時間,赤橙黃綠青藍紫……各色共享單車迅速占領了中國的大街小巷,也逐步騎進了世界各地。摩拜單車與ofo公司正尋求其相關業務的全球化擴張。
6月29日,摩拜單車登陸英國,向曼徹斯特和索爾福德兩座城市投放了1000輛共享單車。摩拜單車進駐曼徹斯特,可以說深受當地人喜愛,除了共享單車本身具備的綠色標簽,摩拜單車在曼徹斯特非常便宜,押金只需49英鎊,半個小時50便士,還有一些日常的優惠活動,性價比可謂相當不錯。
人民日報在采訪海歸留學生時,他們說:國外也有不少地區,比如倫敦、馬薩諸塞州等,有這種共享單車的形式出現,卻很難做到普及。其實,歐美等地的共享單車服務已經發展了多年,但絕大部分是傳統的“有樁”共享單車,占地面積大,無法實現隨時隨地用車還車。而且絕大部分並不盈利,主要依靠政府補貼或企業的“公益注資”才能運營。
無論是産品技術,還是運營模式,中國共享單車都做到了“中國原創”。令人自豪地是,在國內普及的單車,已經走出國門——摩拜單車已經進駐新加坡、曼徹斯特、日本劄幌等全球130個城市。
從美國到新加坡再到英國,單車“出海”讓曾經暢銷全球的“中國制造”變成了“中國智造”,共享單車成爲全球認識“中國智造”的一張新名片。針對中國共享單車企業瞄准歐美開拓市場,法國媒體評論認爲這是要“顛覆整個行業”的節奏。
共享單車顛覆了公共自行車的“有樁”模式
在筆者看來,共享單車本質仍是“單車”,最大創新在于“共享”。而支撐共享的關鍵所在,就是實現了從“有樁”到“無樁”的顛覆。
相比于公共自行車,使用共享單車的手續大大簡化,不用辦卡,只要通過手機下載APP即可借車。其次,用完不用把車歸還到固定網點的車樁,只需將車子停放在路邊劃定的公共停車區域內,既方便下一位用戶的定位與使用,也不會出現因車樁滿載造成無法還車的窘況。
與“有樁”的公共自行車相比,這種隨時取用和停車的“無樁”理念給市民帶來了極大便利。要知道,在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共享單車項目中,人們需要從單車停放點獲得單車,然而在中國,人們只需要通過GPS和APP來發現可用單車,並通過手機解鎖車輛。
難怪有業內人士打比方說,傳統的共享自行車就像一台“台式電腦”,而摩拜等單車更像是一款“智能手機”。
共享單車的蓬勃發展,不僅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城市出行“最後1公裏”的痛點,更讓環保出行、綠色交通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爲城市生態帶來了衆多積極變化。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第三屆全球重大挑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指出,在應對21世紀環境、能源與交通等全球重大挑戰時,中國通過持續創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共享單車是诠釋這種創新的成功案例。
爲了支撐共享 摩拜重新“發明”了自行車
一提到共享單車,我們通常關注到的是其商業模式上“共享”的特征,但從技術上講,爲了實現共享,摩拜做到了“智能互聯”,重新定義了自行車的概念。
擺脫對“樁”的依賴,這是實現共享的首要前提。通過運用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摩拜單車加裝了智能密碼鎖,讓用戶只憑一部手機掃碼就能隨時隨地取車還車;而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使得用戶免于找網點辦卡、續費,用車全部環節都能在手機上完成。
智能鎖是共享單車的核心部件,這是中國人針對共享單車的原創成果。摩拜單車研發出了全球第一把智能鎖,成爲此項技術的先驅者。這種馬蹄形智能鎖,內置了一個锂電池,爲開鎖關鎖和GPS供電。爲了給锂電池充電,摩拜單車經典版采用的是發電花鼓,而Mobike Lite版則爲了輕便取消了發電機,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嵌在車筐底部的太陽能板。這些都是針對共享單車湧現出來的個性化設計,它們無疑是對傳統自行車的巨大顛覆。
此外,電子鎖科技含量並不低,可無線連接到互聯網、衛星定位系統、雲計算、數據庫、移動支付系統,還有收集大數據和應用人工智能的中央管理平台。只需借助智能手機,人們就能找到離自己最近的單車。
盡管共享單車非常具有科技含量,但從本質上講,共享單車也是自行車,但爲了滿足多頻次、高強度的使用,其硬件配置必須比一般的自行車過硬。
比如,相比傳統的齒鏈傳動,摩拜單車設計了封閉式的齒軸傳動,這樣可以杜絕掉鏈子、灰塵、減弱噪音,還避免了意外卷進衣服的情況。輪胎方面,摩拜單車和小藍均采用全實心胎,能減少騎行時的阻力,不用擔心車胎被紮等意外情況。此外,在安全方面,新款摩拜單車采用的是目前最先進、最安全的汽車級碟刹,碟刹的刹停距離縮短了15%—20%,使得單車更容易被操控。
事實表明,企業在産品品質上的用心是保障騎行體驗的基礎。業內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初投放在上海街頭最早的摩拜智能共享單車,如今它已經連續運營超過一年、爲1975位用戶服務,累計騎行次數達2021次、騎行總裏程達4850公裏,依然保持100%無故障的健康狀態,展現了卓越的産品品質。
共享單車開創了一種智慧出行的新生活方式
與網約車不同,自行車的出行頻次其實更高,中國也是自行車大國。比走路省力,比坐車省錢,加上健康環保,騎行共享單車很快成了一線大城市解決“最後1公裏”出行的最佳選擇。
准確地說,共享單車改變的不僅僅是“最後1公裏”,它不單是出行代步工具,它還衍生出許多新的生活方式。比如,用戶在手機App中可以看到自己的騎行路線和公裏數,甚至自動計算出消耗的熱量和節約的碳排量。此外,騎車不僅不花錢,還能搶紅包、搶代金券,這種頗具中國特色的吸引用戶的營銷模式,恐怕只有在中國才能誕生。
在企業端,共享單車帶來的價值更加誘人。比如,摩拜通過大數據運營,深度分析時間、位置、天氣、交通流量、出行特征等數百項變量,實現供需平衡預測、騎行趨勢預測和智能化停放管理,並爲城市管理和交通規劃部門提供科學決策參考,這說明共享單車其實可以爲推動智慧城市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可以看出,共享單車具備了“智能互聯”産品的關鍵要素,因此考慮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更應該放在萬物互聯時代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理解未來整個社會的商業模式變遷。
據業內人士分析,通過長期積累,共享單車企業將擁有用戶行爲習慣及精准的位置信息,通過交叉比較,可以將用戶進行標簽化管理。同時,共享單車還具有高打開頻率的用戶交互界面,在這樣的界面上,就具有了精准營銷的基礎。無論是投放廣告,還是進行産品推廣,或者沿途商家推薦等等,成功率都非常高。
可見,對于用戶使用習慣的監測,高熱點地區、高熱點時間段的挖掘,將産生更多的盈利模式,對于降低單車運營成本也有重要意義。
世界人民都需要一輛共享單車 挑戰來自本地化
自行車本身就是一個全球普適的交通工具,具有全球化基因。摩拜單車受到英國曼徹斯特市民歡迎,說明共享單車具備成爲全球通用共享出行平台的潛質。
如果共享單車可以改變你我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改變與我們出行相關的事情,那麽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它能改變世界,成爲全球各地的通用語言。
當然,在具體落地海外時,無論是法規還是道路規劃層面,各國需求都不同。比如英國要求所有自行車騎行者上路安裝並打開前後燈,必須要佩戴頭盔等。對于共享單車企業來說,更多的挑戰在于如何進行設計以滿足各國用戶的需求。
從世界範圍看,共享單車在推廣使用過程中都遭遇了一定的障礙,比如如何規範停放備受關注。人行道被擠占,市容市貌受到一定影響,這些弊端是美國的城市交通部門對共享單車任意停放最避諱的地方。而針對共享單車濫用公共空間這一現象,世界不同城市選擇出台相關文件,從而預防亂停放現象的出現。
可喜的是,技術在促進共享單車規範管理方面正發揮積極作用。比如,摩拜通過大數據、紅包車、信用分獎勵等各種機制,引導用戶將車輛停放到智能停車點上,充分發揮用戶的主動積極性,有效解決了摩拜單車被不文明用戶亂停亂放的問題。解決共享單車被損壞重點在于加強自身管理,通過制度設計和完善的管理來降低損害程度。
共享單車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相關企業也在暢想,有沒有更好的解鎖方式,比如刷臉解鎖、指紋解鎖;未來騎行是否會産生能源,並給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供電或者給自己的手機充電等。這些都值得期待,一方面繼續提升騎行體驗,另一方面讓更多人群加入到共享單車騎行行列,爲全世界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淩紀偉綜合報道)
【原標題:入選中國“新四大發明” 共享單車憑啥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