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是唯一的一種群居性貓科動物”——在關于獅子的各種介紹中,我們總是能見到這句話。的確,獅子總是結群而居,形成少則幾個成員的小獅群多則二三十個個成員的大獅群,而常和獅子相提並論的老虎則過著典型的獨居生活。在一個獅群中,成年雄獅主要負責維護領地和獅群的安全,母獅則主要負責狩獵和養育幼崽。在所有的野生貓科動物裏,獅子中的雌雄個體待在一起的時間是最長的,獅子幼崽得到的父愛也是最多的,盡管在照顧後代方面雄獅遠沒有母獅細心。
圖:一個大獅群的部分成員。
然而,科學家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獅子都過著群居生活。在肯尼亞中北部的桑布魯國家保護區,科學家發現了數十只與衆不同的獅子:它們和生活在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等其他地方以獅群爲單元、過著群居生活的獅子不同,而是像老虎那樣過著獨居生活,雄獅和母獅只在交配時期才會待在一起,雄獅獨自捕獵,母獅獨自撫養幼崽。
桑布魯國家保護區:全世界唯一獨居獅子發現地
獨居的獅子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在21世紀初期就已經被證實存在了。在肯尼亞桑布魯國家保護區,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了大約50只獨居的獅子——這是第一群被科學描述的獨居獅子,有人稱它們爲“桑布魯獨居獅”。
在一個我們常見到的獅群中,幾只母獅往往會共同撫養幼崽。當有母獅去捕獵的時候,剩下的母獅就會負責照顧所有的小獅子。然而,桑布魯獨居母獅在這方面的行爲和群居的母獅截然不同——它們和獨自生活的雌性老虎一樣,會讓幼崽隨時跟著自己,哪怕是在捕獵的時候。科學家曾發現一只名叫瑪吉拉尼的獨居母獅教自己三個月大的幼崽殺死一只小羚羊,這是一個罕見的案例。
圖:桑布魯國家保護區,一只名叫尤尼的母獅過著獨居生活,獨自撫養幼崽。
桑布魯獨居雄獅同樣和過著群居生活的雄獅不同。在一個獅群中,雄獅很少參與捕獵,捕獵的任務往往由母獅們完成,但雄獅卻享有優先進食的權利。因此,過著群居生活的雄獅在巡視領地的時間之外,看上去總是很懶散。但桑布魯國家保護區的獨居雄獅,卻個個是活躍的獵人——它們沒有同伴可以依靠,只能依靠自己。
那麽,爲何桑布魯國家保護區會出現獨居的獅子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下獅子群居的原因。
獅子爲何群居?
對于獅子而言,群居比獨居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好處,比如獅子集體狩獵可以獵捕到更大的獵物,而且其成功率要比獅子獨自捕獵高出大約30%;群居的獅子會共同養育後代,共同抵禦敵人入侵,提高後代和自身的生存概率……因此,在以往,很多人認爲集體狩獵、共同養育後代、共同抵禦敵人入侵就是獅子群居的主要原因。
圖:一個獅群會集體捕獵。
然而,明尼蘇達大學獅子研究中心的頂級獅子專家克雷格·帕克帶領的團隊對生活在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獅子進行了長達40多年的研究,總共研究了28個獅群,大約掌握了5000只獅子的各種數據(由于研究是延續的,因此40多年下來一個獅群的成員可達200只左右,包括已故的),結果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獅子之所以群居,根本原因是其進化的地理環境和棲息地直接導致的。
圖:頂級獅子專家克雷格·帕克(右邊)帶領的研究團隊收集了大約5000只獅子的數據。
研究團隊發現,一個獅群中的獅子雖然生活在一起,但平時它們並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團結,比如在獵物分配上獅群中普遍存在著不均衡現象,一頭母獅雖然會餵養其他母獅的幼崽,但它實際上把大部分奶水都餵給了自己的幼崽……而獅群最爲團結的時候,則是在它們的領地受到侵犯的時候。這個時候,爲了保護領地,它們會冒著生命的危險和敵人搏鬥。
更有說服力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這28個獅群的領地都是以河流的交彙點爲中心的。在河流的交彙點,水源和植被豐富,水源充足,更容易吸引獵物的到來,此外還利于養育幼崽,因此這些地方是獅群最好的選擇。這一點,有力地證明了獅子的群居習性是其進化的地理環境和棲息地直接導致的這個結論。
圖:研究團隊發現這28個獅群的領地都是以河流的交彙點爲中心的(圖中黃色圓圈所示)。
了解了環境對獅子群居習性的影響後,我們就能更好地了解桑布魯國家公園的一部分獅子爲何獨居了——沒錯,也和環境有關。
桑布魯獨居獅獨居的原因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獨居獅和流浪獅不同:獨居獅和老虎一樣,不喜歡結群,傾向于過獨居的生活;而流浪獅則主要是走散的獅子或被趕出家門的獅子,它們雖然一時是孤獨的,但向往的卻是群居的生活,機會合適的時候它們會回到獅群。科學家研究發現,桑布魯國家公園的一些獅子之所以獨居,也和環境因素有極大關系。
1.獵物稀少,群居不利于生存
一個獅群的規模和獵物的密度息息相關,而獵物的密度又和土壤的肥沃程度、水源等有極大關系。在土壤貧瘠、獵物數量較少的地區,一個獅群中成員的數量也會較少,但它們的領地面積卻很大,這是因爲它們必須大面積活動去尋找獵物。而在植被豐富、獵物數量較多的地區,一個獅群的領地面積會相對較小,但它們的成員數量會較多,這是因爲它們更容易捕捉到獵物,養育更多的獅子。
圖:桑布魯國家保護區,一只名叫納達拉的母獅趴在的一棵樹上,那裏的獅子過著獨居生活。
在馬賽馬拉、塞倫蓋蒂等地,獅子的生活是相對比較美好的,因爲這裏獵物豐富,水源相對充足。一個獅群會把領地看成它們生存的根本,進而對其拼命保護。但是在桑布魯國家公園,這裏土壤幹旱,植被稀疏,獵物稀少,如果獅子結群生活,它們將會面臨獵物不夠分配的問題,進而導致餓肚子。
2.人類活動的影響,導致獅子很難維持領地
事實證明,人類的存在導致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喪失和破碎化,爲了生存下去,一些野生動物不得不改變它們的生活習性。比如生活在泰國城市中的猴子,生活在新加坡城市中的水獺,生活在印度農村附近的花豹等等。
在桑布魯國家公園及其周圍,除了生活著獅子等野生動物外,還生活著人。人類活動導致這些獅子很難維持一個固定的領地,這也是導致獅子們“單飛”的一個重要因素。
桑布魯獨居獅的存在說明,在不同的環境和社會條件下,獅子的行爲有極大的靈活性。群居未必適合所有地方的獅子,在土壤貧瘠而又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桑布魯,獅子像老虎那樣的獨居生活方式顯然是有效的,它們可以更好地尋找獵物並生存下去。科學家跟蹤發現,一些桑布魯獨居獅可以活到16歲,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下是非常驚人的。
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爲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科普知識。未經授權,禁止抄襲。#這很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