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的福布斯榜單中,巴菲特以825億美元身家位列全球富豪第三,第一名是亞馬遜的貝索斯,而第二名是比爾蓋茨。
出生于1930年的巴菲特,在2020年就要度過90歲生日了,在這個世界上,極其富有的人往往面對更多誘惑,壽命一般都不會太長,而像巴菲特這樣既富有又長壽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2012年巴菲特被查出患前列腺癌,當時讓全球關注他的人和公司股東都捏了一把汗,好在8年過去了,這位“股神”似乎並沒有受病痛的影響,依然活躍在資本世界的最前線。
2019年6月1日,第20屆巴菲特慈善午餐拍賣正式結束,成交價達到4567888美元(折合人民幣約 3154.03萬元)。
前段時間巴菲特接受媒體采訪,談及年近90歲的感想以及資本市場的賺錢心得,有這樣3點他認爲是自己成功的關鍵。
1
找到自己的激情(find your passion)
巴菲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美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在銀行工作,爺爺經營一家雜貨鋪,他出生的那一年,正值美國曆史上著名的大蕭條,後來沒多久又趕上二戰,經濟環境很差,他父親在他出生不久就失業了。
現實的殘酷讓年幼的巴菲特明白,金錢在這個世界是何等重要,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
當時巴菲特年僅6歲,已經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生意,他逐家逐戶推銷過口香糖、給人送過報紙,後來又開始銷售二手高爾夫球。
在別人眼裏只是個小孩子的巴菲特,已經在勤奮的勞動中積累自己的財富。
賺錢是他樂于做也擅長做的事,他明白,金錢可以帶給他想要的生活。同時,他也在一刻不停的思考金錢的邏輯。
金錢的本質是代表了供需關系,有人有需求,有人提供商品,就會造成金錢的流動。與用勞動換錢和銷售商品相比,用錢生錢是更加輕松和迅速的方式,那個年代美國金融市場開始崛起,股票、指數、漲跌成了華爾街最時髦的名詞。
11歲的巴菲特,買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支股票。
2
找到一個榜樣(model success)
格雷厄姆是巴菲特投資生涯的領路人,巴菲特在十多歲的時候就讀過格雷厄姆寫的《聰明的投資者》,並將這本書視爲自己投資的聖經。
那一年巴菲特從內布拉斯加大學畢業,他了解到格雷厄姆在哥倫比亞大學教金融學,就義無反顧的報考了他的研究生。
格雷厄姆對于股票投資有一套著名的“煙蒂”理論,他主張尋找公司價值遠高于股票價格的“煙蒂”型公司,投資者的目的就是找到這樣被嚴重低估的公司,買入靜待股價大漲。
巴菲特在跟格雷厄姆學習之後也慢慢悟出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投資理論,也就是後來被投資者所津津樂道的“價值投資理論”。
巴菲特會綜合的分析一家公司的價值,對于有成長潛力、業績優良的公司,堅定的長期持有,享受複利帶來的巨大收益。
巴菲特後來順利進入格雷厄姆的經紀公司,在26歲,就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他後面的人生只是不斷地重複自己的投資理念,讓雪球越滾越大罷了。
如果沒有格雷厄姆,或許巴菲特在投資的道路上還要走很多彎路。
3
找到自己獨有的步伐(schedule for your personality);
巴菲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也從來不會隨波逐流。
他剛進入金融行業,做的是股票經紀人,股票經紀人的收入取決于客戶買賣股票的頻率,客戶交易越頻繁、金額越大,經紀人拿的傭金才越多。
而巴菲特那時已經是長線價值投資的踐行者,“如果你沒有准備好持有一支股票十年,那麽就不要持有它超過十分鍾”
顯然,經紀人的工作和自己的投資理念相矛盾,他無法將自己都不認可的股票賣給電話那端的客戶,于是他主動離開了當時收入最高的金飯碗行業,轉而去做私募基金。
1956年,62歲的格雷厄姆退休了,作爲公司的合夥人,所有人都認爲巴菲特一定會作爲格雷厄姆的接班人,把公司發揚光大。然而,巴菲特卻選擇了離開。
因爲他從沒忘記自己賺錢的初衷,就是讓自己不受金錢的約束。他不喜歡擁擠的紐約,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奧馬哈。
在26歲這一年,在很多人還在讀書,或者剛剛大學的年紀,巴菲特就已經達成財務自由,退休了。
也許你會說,我要是有那麽多錢,我也可以在26歲退休,可是別忘了,從6歲賣口香糖開始算,巴菲特已經從商20年了,在這20年他從未忘記自己的初衷,一步一步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後來巴菲特的人生活成了一段傳奇,他的資産以平均61%的年化收益增長,他用自己的經曆證明了複利的神奇,在59歲以後,他的財富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直到2019年的820億美元。
許多人覺得這樣的商界大鳄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實際上巴菲特並非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只是信奉自己的理念並且始終堅持。
即使你現在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打工者,從今天開始,像巴菲特一樣有目的的生活和成長,堅持複利投資,相信經過的時間的積累,你的財富積累和思維高度也會超過大部分同齡人。
我是林思遠
職場十年,從月薪500售貨員到年薪50萬營銷總
歡迎來到追夢人的成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