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5月2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清華大學獲悉,清華大學原臨床醫學八年制“醫學實驗班”全面升級爲“卓越醫師-科學家”培養計劃,2022年起招生,目標是將臨床醫學生培養爲“具有高度人文情懷的頂尖醫師-科學家”。
近日,清華講席教授黃天蔭專門錄制視頻,對升級的清華臨床醫學八年制培養進行了宏觀解析。清華“卓越醫師-科學家”培養計劃的培養方案和課程系統相較之前更加優化,科研與臨床結合更加緊密,國際化視野更加開闊,培養途徑和出口更加多元。該培養計劃將依托清華的傳統理工科優勢,爲醫學與其他學科交叉打下綜合智力基礎,並融合國內外最優化的臨床教學模式,強化醫學生臨床實踐和科研能力。
該培養計劃將從基因-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環境-社會三個層次建立學生核心知識體系,以及臨床技能、學術研究和領導能力體系,爲國家培養具有深厚人文底蘊、國際化視野和創新潛能的多學科交叉的複合型醫學人才,即“具有高度人文情懷的頂尖醫師-科學家”。
清華醫學院于2009年開創“醫學藥學實驗班”項目,並于同年開始招收臨床醫學及藥學長學制本科生,該班型于2013年更名爲“醫學實驗班”項目,只招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清華醫學實驗班秉承“小而精,全而優”的原則,進行小班型精英培養,每年招生25-35人。“卓越醫師-科學家”培養計劃招生規模預計將比“醫學實驗班”項目增加一倍。
黃天蔭是世界頂級醫師科學家,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眼科中心醫學主任兼高級顧問,SingHealth集團副首席執行官(研究與教育),新加坡國立大學-杜克大學醫學院副院長。他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並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了公共衛生碩士和博士學位。
作爲視網膜專家,黃天蔭在視網膜疾病和眼部成像(包括人工智能)的研究和臨床實踐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並在2018和2020年入選全球高被引學者。曾兩次獲得新加坡轉化研究員獎,該獎項是醫師科學家的最高獎項。由于其貢獻,黃天蔭還獲得了英聯邦衛生部長獎、美國黃斑協會頒發的阿納爾·帕茨(Arnall Patz)獎章、美國愛爾康研究院獎(The Alcon Research Institute Award, USA)、亞太眼科學會(APAO)Jose Rizal獎章,同時獲得了新加坡醫療保健和科學貢獻的最高獎項“國家傑出醫師科學家獎、總統科學獎和總統科學技術獎”。
2021年,黃天蔭全時加盟清華,並表示將積極推動轉化醫學創新發展,將研究發現應用于臨床治療,助力中國與世界頂級醫學院和學術醫療機構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系。
在上述視頻介紹中,黃天蔭提到,未來的醫生不僅需要基本知識,還需要了解社會需要,他希望醫學生在人口健康、公共衛生、預防醫學和對病人的全面護理方面都有所涉獵。同時,清華醫學教育將爲學生提供大量國際交流學習機會,使其學生能夠成爲具有國際視野、可與海外同行互動的醫生,並使他們能夠建立社交圈,在世界各地擁有朋友、導師和同事。
責任編輯:蔣子文 圖片編輯:沈轲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