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1月25日電(林豔興 羅沛鵬 王若宇)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旗下的益海嘉裏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進入中國。公司伴隨中國市場成長壯大,旗下金龍魚等已成爲中國家喻戶曉的品牌。2019年,公司小包裝食用油現代渠道市場份額38%,位列中國市場前茅,其旗下大米、面粉品牌中國市場銷量亦排名靠前。
今年10月,益海嘉裏金龍魚在深圳證交所創業板上市。在豐益國際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結束後,益海嘉裏金龍魚公司總裁穆彥魁在上海接受了新華訪談“外企共話新格局”系列談專訪。
記者:疫情發生後,益海嘉裏金龍魚在全球産業鏈複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穆彥魁:益海嘉裏金龍魚的生産在疫情期間受到一些影響,但今年我們産品銷售結構在轉好。剛剛公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公司銷售收入和利潤比去年同期有大幅提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們全集團確立了幾個原則:一是價格不能漲,二是供應要保障,三是防疫要做好。疫情期間我們的生産量沒有萎縮,有段時間市場漲價,我們還是按照原來的價格穩定供應。
記者:目前全球化受到嚴峻挑戰。益海嘉裏金龍魚作爲大型糧油集團,怎麽看當前和今後行業形勢?
穆彥魁:中國糧食生産基本穩定,食品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國外有富余,國內有需求,糧食流通比較順暢。雖然全球化進程出現某種程度的反向逆流,但對食品供應鏈影響不是很大。同時,我們國家確定了要保口糧,小麥、稻谷庫存都很充裕。所以,雖然有疫情影響,但我們的糧價始終比較平穩。
記者:我們國家正在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這對益海嘉裏金龍魚這樣的大型企業帶來了哪些新機會?
穆彥魁:我覺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符合當前國內外形勢。現在,中國的消費能力上來了。把擴大國內需求作爲拉動經濟的主要方面,非常及時。
我們公司主要圍繞中國14億人的飲食做文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帶給我們更多機會。中國經濟發展穩定,老百姓生活穩步上升,過去是由吃飽到吃好,現在要吃得更加健康。針對不同人群的需要,我們正在研究開發功能性食品。比如,針對糖尿病患者,我們就研發低糖食品來滿足;比如針對産婦,我們研究怎樣有營養又不發胖。14億人,每個人一天花20元錢吃健康食品,一年下來就是十萬多億元的市場規模。
記者: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方面呢?
穆彥魁:中國市場這麽大,很多食品來源要國際化。去年我們銷售收入1000多億元人民幣,進口了100多億美元原料和成品。這就是雙循環。
記者:新發展格局,在糧食行業或食品加工業,就是我們原來糧食安全的概念——立足國內確保主糧安全,把飯碗端牢在自己手上;同時,通過國際市場來調劑余缺。你覺得是這樣嗎?
穆彥魁:是的。從內需上來講,老百姓日常消費,糧油食品是最大的體量。每個人每天多花十元錢,一年就3000多元錢,全國成千上萬億元的規模就出來了。如果吃的東西具有保健作用,可能多付30-50元錢都願意。所以,我覺得在內循環在增加消費需求方面,食品的空間很大。
記者:過去我們都講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這次進博會上我們看到不少企業是made for china爲中國制造。這幾年益海嘉裏金龍魚逐步圍繞中國市場,把國外資源進口到中國不斷增加。爲什麽有這種轉變?
穆彥魁:隨著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這個市場需求越來越大。農業是個日不落的行業,圍繞著人們飲食做文章,這個行業會永遠存在。中國市場不光需要他們的産品,我們的農業技術也會走出去,尤其是一些土地資源豐富的地區,我們幫助他們發展生産、提高收入,同時也保障了我們的糧食安全。我覺得這是個良性的。中國市場越來越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對世界也是一種貢獻。
記者:在糧食安全這個方面還有一個說法,叫把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手上。怎麽把握雙循環和內循環兩者之間的關系?怎麽避免我們的糧食生産被他國“卡脖子”?
穆彥魁:內循環保國內市場供應,外循環保證總體糧食安全,是相輔相成的。以內循環爲主的前提下,還要用國際循環來保證糧食安全。
把飯碗要端在自己手上,是我們必須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産保障能力。我們說國家規定了18億畝耕地的紅線不能突破,是要保證糧食生産。一旦國際上有異常情況,國內生産夠基本口糧。但食品是多元化的,我們自己消費的東西,我們基本能滿足,但另一些東西可以通過他國生産。
記者:這幾年,中國國內也有不少巨頭從事農産品加工銷售,有國有企業也有民營企業,無論是食用油方向,還是米面方向,都有所涉及,甚至大舉進入。該領域的市場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穆彥魁:糧油行業對食品安全、技術創新要求很高,産業鏈非常長,需要更多的研發投入,更廣的銷售網絡,這對新進者是很大的挑戰。我們做一些新項目,無論是玉米深加工,還是大米加工,前十幾年都不賺錢,經過了多年虧損,才走到現在穩定的盈利狀態。一個企業如沒有長期投入和技術、經驗的積澱,是做不出來的。
記者:益海嘉裏的大米做了幾年才開始盈利的?
穆彥魁:我們是2006年開始在佳木斯做的第一家大米加工廠,到現在我們已經做了14年。我們應該是2018年開始才小有盈利,積澱了12年,也虧損了12年。
記者:從1988年到現在,益海嘉裏從0到去年1700億元營收,目前位列創業板市值前列。益海嘉裏金龍魚的成功秘訣能夠分享一下嗎?
穆彥魁:我覺得這裏有幾個大的因素。首先得益于國家的政策,其次得益于市場的機會,再次得益于我們持續看好中國市場,深耕中國市場。
到今天爲止,我們很多技術、管理的先進性完全不輸給國外同類企業。我們過去是把資金技術管理人才引進來,現在可以把中國的模式、管理經驗輸送到國外去了。未來,益海嘉裏金龍魚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始終不渝“for china”。同時,在in china、for china的過程中,益海嘉裏金龍魚亦會for world。
責任編輯: 劉鍾靈 余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