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亞洲媒體近日報道,新加坡南亞研究所印度裔教授拉賈·莫漢發表文章指出,在冷戰中美國曾經突然尋求與中國緩和關系,作爲對蘇聯打的一張“牌”。這個驚人的外交動作以1972年尼克松訪華爲最顯著標志。如今,中國與美國勢均力敵,俄羅斯或許成爲了“牌”。當初美國動員了亞洲站在自己這邊,從而在歐洲贏得冷戰勝利。
如今,美國正在動員歐洲加入“亞洲再平衡之戰”,但歐洲盟友紛紛要求回報。拜登勢必要以全新眼光審視俄羅斯,甚至對其極力拉攏。拜登已經做出嘗試,他違背華盛頓的傳觀觀點,決定盡早與普京會面。去年6月在訪歐行程結束時,他在日內瓦與普京面對面會晤。拜登表達了對普京的個人尊重,承認俄羅斯是國際體系中的大國,並且主動提出要消除莫斯科的擔憂。
但是,要爲西方與俄羅斯形成不那麽具有對抗性的關系而建立新框架並非易事。對拜登來說,構築一個美國、日本、印度和俄羅斯全方位包圍中國的“聯合戰線”是希望看到的局面,但鑒于美國國內的嚴重兩極分化,阻撓特朗普與俄羅斯實現關系正常化的民主黨人肯定會發現共和黨人將以牙還牙。而且,雖然拜登口口聲聲要尊重盟友的意見,但歐洲在俄羅斯問題上也存在嚴重分歧。
法國和德國可能更願意與俄羅斯和解,但波羅的海國家以及波蘭等前華約組織成員國強烈反對與俄羅斯達成任何妥協。當然,烏克蘭已經在擔心華盛頓會爲了與莫斯科達成協議而犧牲它。20世紀70年代初,尼克松和基辛格主動向中國示好以抗衡蘇聯。華盛頓的一些人認爲,或許有可能通過類似舉措來“離間”俄羅斯與中國。其他人質疑這一假設,堅稱俄羅斯與中國的新夥體關系太過深入,無法打破。
在俄羅斯看來,正在其周邊到處煽風點火的正是美國。從烏克蘭到格魯吉亞,從亞美尼亞到白俄羅斯,再到最近的哈薩克斯坦,頻繁爆發的暴亂活動在某種程度上都曾要求終結各自國家的“大俄羅斯”遺産和領導權。克裏姆林宮認爲,挑戰俄羅斯後院就是對普京本人以及他在莫斯科建立的體制的挑戰。哈薩克斯坦的內亂被證明是一個關鍵時刻。普京忍無可忍,果斷出手,由此美俄關系更加惡化了。文/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