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
北京時間12月30日,2018年很快就要過去了,這一年對于新加坡來說有苦也有甜,一方面因爲鄰國馬來西亞局勢的更叠讓隆新高鐵等項目出現了波折,而美國開始搞的貿易紛爭也讓新加坡這個國際港非常緊張,我們知道新加坡一直與美國的關系都很不錯,但是在現實面前,新加坡還是選擇了更加靈活的處事態度,李顯龍也通過實際行動讓我們看到了他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多交朋友少站隊,利用自己的優勢與世界進行交流,而不是一味的固執己見,事實證明新加坡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之下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沖擊,雖然國土面積狹小卻依然成爲東南亞耀眼的明星。
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在今年的東盟峰會上曾經提到過自己發展經濟的目標,那就是20年的時間內趕超新加坡,很多人都感覺這是一個很難完成的目標,因爲新加坡的經濟水平非常高,與緬甸的差距特別大,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新加坡在剛建國的時候,李光耀曾經表示要在20年內趕超緬甸,新加坡不僅完成了超越而且大幅度縮短了時間,而李顯龍上台之後更是讓新加坡的經濟更加全面多樣化。
新加坡給人的感覺是偏向于美國,但是作爲一個小國,他只是四處逢源而已,事實上李顯龍是一個很聰明的領導人,他特別清楚新加坡的定位,那就是不可能挑戰任何一個大國的權威,所以他更多的是談經濟,更多的是搞平衡,而他可以與美國交流,也可以反對美國搞得貿易糾紛,同時成爲東盟第一個與中國簽署自貿協議的國家。
新加坡在鄰國馬來西亞局勢變更之後也曾有過壓力,不論是新山港口領海問題還是西馬領空的問題,甚至于馬哈蒂爾剛上台便暫停的隆新高鐵問題和老生常談的新加坡購買柔佛水價的問題,雖然很多事情馬來西亞不占理,而新加坡也可以斷然拒絕,但是新加坡還是耐著性子去談判,去找雙方的差異點,雖然最終讓馬哈蒂爾在很多地方都無功而返,但是卻也很難發脾氣。
新加坡的生存之道就是如此,不因爲自己的強大而去藐視任何一個國家,也不因爲自己經濟的發達而忘記自己的劣勢,李顯龍始終在維持平衡,與世界其他國家保持交好,維持新加坡作爲國際港的地位,新加坡以彈丸之地,能夠走到現在不斷變強,這份精神和智慧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