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12月8日疫情數據
法國新增13713例,累計確診2350347例,新增死亡831例,累計死亡56352例;
英國新增12282例,累計確診1750241例,新增死亡616例,累計死亡62033例;
意大利新增14842例,累計確診1757394例,新增死亡634例,累計死亡61240例。
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EA)8日公布的“國際數學和科學評測趨勢”(TIMSS)國際排名顯示,法國小學四年級和初三學生在數學和科學課程的表現“不佳”。在上一版2015年的TIMSS調研中,法國的成績已經不那麽理想,並且這一狀況到現在也沒啥改善……
▲ TIMSS國際排名每四年公布一次,參加測試的有來自全世界57個國家和地區的60萬名年齡爲9至10歲和13至14歲的學生。參加測試的包括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學生,但是並不包括來自中國大陸和印度的學生。(法新社圖)
法國小學四年級(CM1)的數學評分爲485分,比2015年有輕微退步(488分)。
這個數字是什麽概念呢?國際平均水平爲500,而第一名新加坡的成績是傲人的625分。
雖然法媒表示,最好還是與“和我們相似的國家”進行比較,但和其他歐盟國家相比,法國是倒數第一……
在歐洲,英國一直保持相當穩定的水平(小學四年級數學分數556分),葡萄牙一直在進步,而法國自1995年卻不斷下降。它不僅遠遠落後于英國(556) 、葡萄牙和丹麥(525),甚至低于亞美尼亞(498)和阿爾巴尼亞(494)。
▲ 參與Timss測試的各國小學四年級學生數學成績。(FranceInter網站截圖)
理科分經曆“斷崖式”下墜
科學課程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裏去……法國四年級分數爲488分,照舊被新加坡(595分)“吊打”、也照舊是歐洲倒數。令人扼腕的是,法國在2015年的成績高達787分!
長大了一切就會變好嗎?並!沒!有 !
法國初三學生的數學評分僅爲483分(再次祭出“老大”新加坡——616分),科學則爲489分(新加坡爲608分)。
▲ 參與Timss測試的各國初三學生數學成績。(FranceInter網站截圖)
芬蘭&亞洲模式:“沒有萬能方法”可以照搬
與經合組織(OCDE)進行的比薩研究不同(比薩研究主要評估各國教育政策的有效性,並根據學生表現提建議), IEA(國際教育成就評估協會)每隔四年對四年級和初三學生進行評估,相當于提供了學生表現的“快照”,主要給決策者和政府專家提供重要參考。
那麽,“落後”國家是否需要向領頭羊(比如新加坡)看齊呢?
▲ 法新社報道稱,目前法國初三學生的數學水平僅相當于1995年初二學生水平。圖爲尼斯一所高中課堂。(法新社圖)
IEA主席羅徹(Thierry Rocher)強調——沒、有、必、要,因爲“不存在適用于所有國家的萬能公式”。當然,我們可以從表現優異的國家汲取靈感,但照搬教育系統是行不通的,大家看看瑞典就明白了。
又如,芬蘭模式和高強度的亞洲教育體系雖然截然不同,但各自都表現不錯。
“新加坡奇迹”是什麽?
法國學生在數學、科學科目的表現很差,其中問題主要是代數和算術(比幾何的問題大!)。事實上,爲了解決天才與平民之間數學水平差距過大的問題,法國明星政客、菲爾茲獎得主數學家維拉尼(Cédric Villani)已經于2018年同法國教育署總監托多薩安(Charles Torossian)共同起草一份報告,研究如何改善數學教學(據稱兩位作者還把法國數學教學稱之爲“災難性”的現狀)。這份報告特別把新加坡數學教學作爲榜樣。
▲ 維拉尼和托多薩安在2018年的報告中指出,數學在法國教學體系中處支配性地位,導致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對這門科目有種廣泛的貶低心理,從七歲的孩子開始,大家就說“數學真無聊”。圖爲維拉尼(右)在2010年菲爾茨獎頒獎儀式上。(法新社圖)
一些當地教育計劃已經開始自主嘗試了著名的“新加坡奇迹教學法”,其原理很簡單:深入學習基本概念(加法、乘法、分式、小數等),並從學生的直觀感受過渡到抽象思維。
法國數學頂尖人才輩出
雖然學生數學水平堪憂,但法國卻可稱得上是世界級數學大國,遠的有笛卡爾、帕斯卡、費馬、拉格朗日、傅立葉、龐加萊,近的有上文提到的數學家維拉尼:這個身處國際數學界巅峰的男人曾于2008-2010年間獲得歐洲數學學會獎、費馬獎和菲爾茨獎。
事實上,截至2018年,在堪稱“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中,全球共有60位數學家獲得過,其中11人來自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讓巴黎高師成爲菲爾茨獎“最大贏家”。從國家層面來看,截至2014年,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共出了15位菲爾茨獎得主,位居第一。
▲ 在今年8月揭曉的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上,法國新近合並成立的巴黎-薩克雷大學(Université Paris-Saclay)首次上榜便高居第14名,一舉成爲該榜單上歐洲大陸排名最高的大學。值得一提的是,該所大學的數學領域排名全球第一,力壓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巴黎-薩克雷大學圖)
換句話說,在數學精英和普通民衆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而這種現象和中小學師資力量薄弱的現狀是密切相關的。
數學是語文老師教的?!
法媒《觀點》認爲,導致法國學生數學能力迷之走低的一系列因素中,老師自己不自信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爲啥不自信?因爲,80%的小學教師都是文科出身(社科和文學)、在“臨危受命”時已經“不碰數學好多年”。
且不論爲何小學數學教師爲何多是文科生,後者在數學學習上的“先天不足”的確會影響他們的教學自信。
好消息是,法國正在加緊教師培訓:2019年,只有23%學生的數學老師未接受過數學教學培訓,相比2015年53%已大大減少。
事實上,在上述提到的維拉尼報告也特別強調了數學教師的培訓,例如從2018年開始,爲各級學校的數學老師增設培訓項目,並對初高中數學教師提供持續培訓等。
2018年數學教育改革報告作者之一托多薩安周二向法新社表示,這一措施將會帶來長期效果,他還舉例說,葡萄牙在采取類似措施之後,已見成效。
目前,法國學校的數學教學目標是爭取在小學一年級就進行四則運算啓蒙。教育部長布朗蓋周二表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有些錯誤的想法,覺得九九乘法表、乘除法這些不必太早學,現在是時候改變了。”
女孩走上坡!
這份報告帶來的唯一“一線希望”是:男孩和女孩之間的數學學習差距正在減少。相比之下,25年前,男孩雖然在科學方面稍優于女孩,在數學方面可是要強得多。
現在,女孩們不僅在科學課程反超男生,並且數學方面的差距也沒有那麽明顯。不過據《世界報》觀點,數學方面的傳統男女之分仍然存在:小學四年級男生比女生的數學表現要高13分、初三學生的這一差距雖然縮小爲9分,但仍爲不容忽視。
(歐洲時報/ 靖樹 編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