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一共有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菲律賓、印尼、東帝汶、尼泊爾、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裏蘭卡、馬爾代夫、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巴林、卡塔爾、阿聯酋、阿曼、也門、沙特、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土耳其、塞浦路斯、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48個國家。
如果我們要比較這48個亞洲國家誰富誰窮,那麽顯然不能用經濟總量作爲指標,否則我們就會得出印度比新加坡、以色列更富裕的結論。一般來說經濟總量決定的是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然而決定國民實際生活狀況的主要是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這兩個重要指標。我們可以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公布的48個亞洲國家的人均GDP數據將其分成四個批次:最富裕的12個土豪國、12個中等收入水平的國家、12個經濟相對欠發達國家、12個亞洲最窮國家。
最富裕的12個亞洲國家根據2020年人均GDP數據排名依次爲新加坡、卡塔爾、以色列、日本、阿聯酋、韓國、塞浦路斯、文萊、巴林、科威特、沙特、阿曼。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這四個亞洲發達國家以及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中東産油土豪國構成了亞洲人均收入最富裕的國家。12個中等收入水平的亞洲國家依次是中國、馬來西亞、馬爾代夫、哈薩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伊朗、泰國、伊拉克、約旦、格魯吉亞、阿塞拜疆。
2020年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中國是少有的實現了經濟正增長的國家,然而中國畢竟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的狀態並沒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目前我國的人均收入水平大致處于國際平均水平:不算富,也不算窮。目前中國的人均GDP在12個中等收入水平的亞洲國家中已位居榜首。緊隨中國之後的馬來西亞也是近年來亞洲經濟增長較快的國家之一:在經商環境、房地産法律法規、海外投資、國民消費水平等方面都相對比較成熟完善。
12個經濟相對欠發達的亞洲國家依次爲亞美尼亞、印尼、蒙古、斯裏蘭卡、越南、不丹、菲律賓、巴勒斯坦、黎巴嫩、老撾、孟加拉國、印度。這12個國家中越南近年的經濟增長速度也比較快,在2020年全球經濟普遍衰退的大環境下越南也是少有的實現正增長的國家,然而越南在1986年革新開放以前已經曆了數十年的戰亂,所以越南的經濟基礎相當薄弱。盡管從上世紀90年代起越南就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然而在經曆30年左右的高速增長之後越南的人均GDP仍處于一種相對較低的水平。
在12個經濟相對欠發達的亞洲國家中墊底的印度是一個發展相當不均衡的國家:2020年印度的經濟總量已超越英、法。如今的印度已成爲僅次于美、中、日、德的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全世界最有錢的500名富豪中有18個印度人,除了這些頂級富豪之外就職于國際大公司的IT工程師、寶萊塢電影明星也都有著相對不錯的收入。如果我們去看這些人的生活狀態一定會得出印度是一個發達國家的結論,然而實際上印度卻是一個全球範圍內貧富差距極爲懸殊的國家。
在印度1%最富的人擁有印度全國財富的一半以上,5%最富的印度人擁有全國財富的68.6%,10%最富的人擁有全國財富的76.3%。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全世界貧困人口的1/3來自印度,超過8億人每天生活費還不到2美元,這一數字占印度總人口的75%以上。印度的孟買、班加羅爾等大城市在國際上也能與美國的紐約、中國的上海、英國的倫敦、日本的東京等大都會齊名,然而如果深入印度的中小城市乃至農村的鄉間地頭就會發現髒亂差是這裏的常態。
現在我們開始介紹12個亞洲最窮的國家
12.烏茲別克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作爲一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有四大國民經濟:黃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藍金(天然氣)。蘇聯解體前烏茲別克斯坦的棉花産量占前蘇聯的2/3,生絲産量占前蘇聯生絲産量的49%,洋麻産量占前蘇聯的90%以上,羊羔皮、蠶繭和黃金産量分別占前蘇聯的2/3、1/2和1/3。然而烏茲別克斯坦繼承了蘇聯在産業結構上的缺陷:工業不發達的烏茲別克斯坦約有62%的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國提供。雙重內陸國的地理環境也使烏茲別克斯坦在參與國際貿易時處于不利地位。
蘇聯解體後烏茲別克斯坦成爲了世界第6大棉花生産國、第2大棉花出口國、第7大黃金生産國,同時也是區域內重要的天然氣、煤、銅、石油、銀和鈾生産國。烏茲別克斯坦也實現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道路的平穩轉型。烏茲別克斯坦的整體經濟狀況其實並不糟糕:在2020年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背景下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越南一樣實現了經濟正增長。只不過烏茲別克斯坦繼承了蘇聯在農業、輕工業、重工業比例上的不合理格局,加之缺乏出海口的自然地理環境也限制了烏茲別克斯坦的發展。
11.柬埔寨
位于東盟國家中心戰略位置的柬埔寨是我國目前正在推動的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要點。柬埔寨還憑借自己的港口資源成爲了全球重要市場的通道:在柬埔寨投資設廠出口産品不僅可以輻射整個東盟地區,還可以進入國際大市場。近年來柬埔寨經濟發展頗爲迅速:2017年柬埔寨GDP總量達到了220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了22億美元。柬埔寨的GDP增長速度達到了6.9%(排名世界第6)。盡管柬埔寨目前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不過柬埔寨原來的經濟基礎實在是太差了。
二戰期間柬埔寨曾被日軍占領長達五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法國殖民者又卷土重來,直到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才正式宣布獨立。然而1970年3月18日朗諾在美國策動下發動的政變使柬埔寨重新進入了一段動蕩歲月。此後柬埔寨曆經紅色高棉的統治以及與越南的戰爭之後至少有150萬至300萬人非正常死亡。直到90年代柬埔寨才在告別長期的戰亂之後進入和平重建的曆史新時期。2016年7月1日世界銀行才宣布柬埔寨正式脫離全球最不發達國家行列,然而現在的柬埔寨依然是一個中等收入偏下的國家。
10.緬甸
上個世紀30年代緬甸是東南亞産糧大國,還擁有豐富的翡翠、天然氣、錫、鎢等自然資源。1948年緬甸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時完全繼承了英國殖民當局留下的基礎設施和經濟體系,同時緬甸還從日本獲得了2億美元的戰爭賠償,從而得以一舉成爲當時東南亞最富裕的兩個國家之一(另一個是菲律賓),然而獨立後的緬甸卻陷入到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無休無止的內戰沖突中。時至今日緬甸依然還是一個在政治上高度分裂動蕩的國家。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緬甸陸續湧現出大大小小數十支少數民族武裝力量:撣邦民族軍、撣邦聯合革命軍、撣邦聯軍、佤邦聯合軍、果敢同盟軍、克欽獨立軍、克欽新民主軍、克倫民族解放軍、克耶解放軍、德昂民族解放軍、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若開軍、庫基民族軍、佐米革命軍、欽民族軍……緬甸有多少個民族幾乎就意味著有多少支民族武裝。當日本、亞洲四小龍、中國大陸、越南、印度等地相繼步入經濟增長快車道時緬甸仍在進行著無休無止的內戰。
9.東帝汶
東帝汶是亞洲最後一個獨立的國家:直到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才正式宣布獨立並得到聯合國的承認。在此之前東帝汶曾被印尼統治長達20多年。印尼當局在統治東帝汶期間屠殺了10~25萬東帝汶人,另有超過30萬人在此期間逃離了東帝汶。正因爲這段曆史導致東帝汶的經濟基礎相當薄弱。東帝汶獨立後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外國援助和國際機構拉動當地消費。隨著國際職員大批撤離導致服務業急劇萎縮,加之旱澇災害造成農業歉收,所以東帝汶獨立後一度出現經濟大幅滑坡的現象。
東帝汶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列爲亞洲最貧困國家和全球20個最落後的國家之一。2020年東帝汶人均GDP爲1359美元(約爲我國的12.9%)。東帝汶人的平均月收入只有780元人民幣,大部分人的工資在500—1100元人民幣之間。一天收入不足2美元的貧困階層占到了東帝汶國民總數的半數以上。目前東帝汶5歲以下的小孩中有47%發育不全,43%體重不足,還有12%身體衰弱。東帝汶在糧食上不能實現自給,也幾乎沒什麽工業體系可言,基礎設施建設在全球範圍內處于相對落後的水平。
8.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國內錯綜複雜的民族、宗教、曆史、現實關系導致動蕩時有發生。盤踞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境的恐怖極端主義勢力對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勢構成了一定的威脅。這也引起了外國資本對在巴基斯坦投資的擔憂,所以巴基斯坦的營商環境客觀上並不理想。從2008年起巴基斯坦經濟形勢受國內政局不穩、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揚等因素影響而持續惡化。2009年巴基斯坦經濟在自身努力和國際社會幫助下有所好轉,然而2010年發生的特大洪災又造成了46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由于天災、經濟和戰爭等原因導致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狀況急劇下降。2013年全年巴基斯坦日常食品(面粉、大米、食用油、茶葉、辣椒等)價格上漲了35%。實際上巴基斯坦國內的糧食短缺問題一直沒得到有效解決。2020年巴基斯坦又遭遇了特大蝗災和新冠疫情的肆虐:2020年巴基斯坦出現了6.6%的經濟負增長。目前巴基斯坦60.3%的人口每天生活費不足2美元(折合人民幣不到13元)。大約有一半巴基斯坦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7.朝鮮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朝鮮的經濟發展一度創造過舉世矚目的“千裏馬速度”。1960年東德媒體贊揚朝鮮爲“遠東經濟發展的一個奇迹”。在亞洲國家的工業化發展上60年代的朝鮮是和被認爲創造戰後經濟奇迹的日本並稱的。60年代末朝鮮農村已全部通電;70年代末朝鮮糧食實現自給自足;80年代初朝鮮70%的農活已實現機械化。從1979年起朝鮮就已實行全面的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制度。1984年朝鮮在實現糧食自給的同時還能有部分出口。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朝鮮的人均GDP、人口壽命、識字率大大提升。
70年代以後朝鮮民衆的生活水平逐漸與韓國産生落差。朝鮮經濟作爲以蘇聯爲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的一環在結構上相對單一,因此8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中的失利導致朝鮮經濟處境日益艱難。90年代朝鮮連續遭受自然災害導致糧食短缺,加之國際上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對朝鮮的封鎖制裁導致朝鮮經濟幾乎完全與世隔絕。朝鮮經濟因此一度陷入衰退。1991年底朝鮮設立了第一個經濟特區——羅津先鋒自由經濟貿易區後朝鮮經濟逐步走出低谷實現恢複性增長。
6.尼泊爾
尼泊爾是位于中印邊境喜馬拉雅山麓的一個內陸山地國家:尼泊爾的東、南、西三面都被印度領土所包圍,只有北部地區與中國西藏接壤。這種封閉的自然地理環境導致這個國家與外界的經濟交流相當有限:長期以來尼泊爾幾乎只與印度有一定的經濟往來,直到近年來隨著中國西藏地區交通條件的改善才使中尼邊境貿易逐漸興旺起來。然而西藏地區在中國屬于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地區,所以也不大可能輻射帶動尼泊爾經濟的發展。2008年尼泊爾才由一個王國轉型成爲民主共和國。
封閉的地理環境以及國內政局的不穩極大制約了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2020年尼泊爾的人均GDP僅爲1196美元(約爲我國的11.4%)。尼泊爾人的平均月薪只有770元人民幣,大部分人的工資在500—1100元人民幣之間。一天生活費未滿2美元的貧困人口占尼泊爾國民總人數的70%以上。盡管尼泊爾政府試圖實行以市場爲導向的自由經濟政策,但政局不穩和基礎設施薄弱導致收效不彰。如今尼泊爾被聯合國列爲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其財政預算支出的四分之一都來自外國捐贈和貸款。
5.吉爾吉斯
曾是前蘇聯加盟國的吉爾吉斯本身工業基礎薄弱。獨立後的吉爾吉斯同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傳統經濟聯系中斷,加之實行激進改革導致國民經濟一度出現大滑坡。21世紀初吉爾吉斯調整了經濟改革方針:在穩步漸進地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推行以私有化和非國有化改造爲中心的經濟體制改革。在此過程中吉爾吉斯經濟保持了低增長態勢,工業生産開始恢複性增長,通膨率也降至獨立以來的最低水平。平均海拔500多米的吉爾吉斯有一半國土是山地。
封閉的內陸山地環境對吉爾吉斯的經濟發展是一大制約。2005年吉爾吉斯爆發顔色革命後政局的動蕩加劇了經濟上的困難。吉爾吉斯主要靠礦産資源、農産品、農牧産品出口賺取外彙:進口額常大于出口總額,所以貿易逆差出現較多。2020年吉爾吉斯的人均GDP爲1146美元(約爲我國的10.9%)。吉爾吉斯人平均月收入只有750元人民幣,大部分人的工資在500—1100元人民幣之間。封閉的自然地理環境、政局的動蕩、經濟結構的脆弱成爲了制約吉爾吉斯經濟發展的三大障礙。
4.塔吉克斯坦
1992年剛獨立不久的塔吉克斯坦就爆發了內戰:在這場戰爭中占塔吉克斯坦面積近一半的巴達赫尚自治州宣布從塔吉克斯坦獨立。內戰導致巴達赫尚自治州與外界幾乎完全隔離,加之該地區耕地資源有限、氣候極端惡劣,所以當地人民常飽受饑荒的折磨。這一時期當地幾乎所有居民都失去了工作和收入來源。受戰爭影響的不只是巴達赫尚自治州:整個塔吉克斯坦都受到了內戰的極大沖擊。內戰期間塔吉克斯坦的貨幣不斷貶值,以致于人們一度不得不恢複古老的以物易物交易方式。
20多年過去後內戰的後遺症依然存在:貧困和失業仍困擾著塔吉克斯坦。如今塔吉克斯坦一個地質學家的月薪還不到250索莫尼(約合人民幣250元),醫生的工資基本上也是每個月250索莫尼,教師的工資只有每個月120索莫尼,普通塔吉克人的工資比這還要低。目前塔吉克斯坦約20%的人口爲改變貧窮的命運不得不遠赴俄羅斯等國務工。一個俄羅斯的普通建築工人的月收入大概在32000盧布左右(約合2776.8元人民幣),這相當于一個塔吉克斯坦地質學家月薪的十倍多。
3.敘利亞
2010年敘利亞的GDP約爲600億美元。2011年內戰爆發後敘利亞統計部門不再發布數據,不過聯合國相關機構估計敘利亞如今的GDP可能爲100多億美元。這意味著長達十年的戰爭使敘利亞經濟縮水近80%。敘利亞作爲阿拉伯世界昔日五個糧食出口國之一如今爲解決溫飽問題必須從國外進口谷物、大米以及糖等物資。由于敘利亞統計部門已不再發布經濟數據,所以我們無法確切知道敘利亞人現在的收入水平,但一個常年飽受戰爭折磨的國家經濟狀況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盡管我們不知道敘利亞人的收入數據,但我們能看到他們的生活狀態:長期的戰爭破壞了大量基礎設施。人們過著一種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生活。既然連生命尚無法保證,那麽工作也就更是奢求。由于大部分企業都已毀于戰火,所以社會上就出現大量失業人口。這些人失去了收入來源,也沒足夠的糧食補給,所以他們只能被迫逃亡——這就是敘利亞難民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一些敘利亞女性不得不以“賣身”的方式需求溫飽:在敘利亞的黑市上只要花50美元就能帶走一個女人。
2.也門
阿拉伯半島的沙特、阿曼、阿聯酋等國都是富得流油的土豪國,然而在富國紮堆的阿拉伯半島上也門卻是一個另類。也門在曆史上曾是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帝國衰亡後也門又成爲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部分。從16世紀起葡萄牙、英國等西方殖民者開始入侵也門。1863-1882年英先後吞並哈達拉毛等30多爾酋長領地並將其組成“亞丁保護地”,由此將也門南方的大部分領土分割出來。當英國在也門南方建立殖民統治時也門北部地區則處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之下。
1918年作爲一戰戰敗國的奧斯曼帝國分裂瓦解,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北部也門趁機宣布成立獨立的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1959-1963年英國將自己占領下的也門南部的六個蘇丹國拼湊成“南阿拉伯聯邦”。1962年北也門發生革命,建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1963年南部人民在“民主陣線”領導下舉行大規模的反英武裝鬥爭。1967年英國勢力從也門南部撤出,南也門人民共和國成立。1970年南也門人民共和國改名爲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開始奉行親蘇聯的社會主義路線。
1988年南北也門簽署了南北居民自由過境和共同開發邊界地區石油、礦業資源的協議,由此揭開了加快統一的序幕。1990年5月22日南北也門宣布統一成爲也門共和國。然而統一卻沒解決南北方之間的分歧:1994年5月也門南北方領導人在統一問題上矛盾激化並導致爆發內戰。7月南方軍隊戰敗,也門重歸統一。盡管內戰以南方軍隊失敗、也門重歸統一告終,然而各種地方武裝在內戰中趁機做大並成爲至今依然困擾也門政局的一大頑疾。
也門扼守蘇伊士運河到印度洋的出口處—亞丁灣和紅海:每天經過這裏的各國商船不可計數。也門在地理位置上可以媲美新加坡,然而長期的戰亂嚴重影響了也門的發展:如今卡塔爾的人均GDP是也門的73倍、阿聯酋是也門的45倍、科威特是也門的36倍、巴林是也門的26倍、沙特是也門的25倍、阿曼是也門的17倍。也門就這樣成爲了土豪國紮堆的阿拉伯半島上唯一難以擺脫戰亂貧窮局面的另類。也門的貧窮和敘利亞一樣也是由于長期的戰亂造成的。
1.阿富汗
1933年阿富汗的末代國王查希爾登上了王位。查希爾從西方聘請經濟顧問推動國家的現代化改革:查希爾制定了國家憲法,將法律置于《古蘭經之上》,從而推動阿富汗向法治國家轉型,通過引進歐洲的生産技術打造阿富汗的現代化工業基礎。20世紀60年代的阿富汗已可以生産汽車等工業品。這一時期阿富汗的繁榮不只停留在物質財富方面,同樣也表現在人們的精神生活領域:那時的阿富汗女性不需要佩戴面紗,可以接受教育、參加工作。
查希爾統治時期的阿富汗從一個貧困國家逐漸發展成爲了富裕繁華且開放文明的國家。當時很多貧民子弟都通過刻苦學習跻身中産階級。阿富汗女性也摘下面紗投身各種工作。那時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遊樂場、各種商店、唱片店幾乎都有。這時的阿富汗盡管比不上西方發達國家,但經濟穩步發展、社會非常穩定。1973年7月初查希爾國王被他的堂兄達烏德親王發動的政變所推翻。從此阿富汗就進入到了一段動蕩不安的歲月。達烏德上台後推行的一系列激進改革造成了阿富汗經濟的下滑。
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惡化,從而引起了廣大人民的不滿。與此同時受到改革沖擊的部落首領和宗教集團開始發起公開的武裝叛亂。1978年4月阿富汗人民黨在親蘇軍官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了達烏德政權。1978年4月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建立後塔拉基擔任革命委員會主席並兼任總理。塔拉基執政期間阿富汗國內矛盾錯綜複雜,一時間政府重組不斷。1979年3月阿明被任命爲政府總理,不喜歡阿明的塔拉基打算聯合蘇聯清除阿明,但阿明卻捷足先登發動政變處死了塔拉基。
阿明上台後開始取消當初塔拉基承諾給予蘇聯的種種特權,同時開始與美國就美阿關系正常化進行談判。阿明的種種行爲使蘇聯方面開始擔心阿富汗會就此脫離蘇聯的懷抱,甚至可能進而成爲戰略對手美國打擊遏制蘇聯的地緣戰略通道。1979年12月27日晚7時30分蘇軍進駐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占領阿富汗首腦機關、國防部、電台等,打死了阿富汗總理阿明,粉碎了阿富汗政府軍的抵抗,扶植了親蘇的新政府。蘇軍的入侵造成大約100萬人死于戰火、60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
事實上這場戰爭對阿富汗的長期影響遠比直接損失更大。在蘇聯入侵之前阿富汗盡管部落林立,但畢竟還存在能基本掌控全國局勢的阿明政府。阿明政府被推翻後阿富汗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阿富汗本就是一個以不同民族、不同部族、不同部落爲單位的國家。蘇軍撤離後阿富汗的各路地方部落武裝在不同的幕後支持者扶持下發展壯大起來。蘇軍撤走之後這些武裝勢力就爲爭奪國家政權而展開曠日持久的內戰。當1989年蘇軍撤離時阿富汗實際上已處于軍閥割據的狀態。
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又開始介入阿富汗局勢。美國占領阿富汗以後扶植了新的阿富汗政府,但塔利班的勢力卻並沒被徹底消滅,于是戰爭轉變成爲曠日持久的遊擊戰。盡管美國官方宣稱阿富汗戰爭已結束,然而當地的局勢也遲遲難以恢複。時至今日阿富汗的政局依然是一團亂麻。隨時可能響起的爆炸聲讓阿富汗人時刻生活在恐懼中。這個國家依然處于一種前途未蔔的狀態。在經過長年累月的戰爭後阿富汗已成爲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