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共同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1月18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對緬甸爲期兩天的國事訪問,回到國內。當天下午,緬甸派出4架戰機升空護航,爲中國領導人送行。這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19年再次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也是習近平新年伊始首次出訪。17日在出席中緬建交70周年慶祝活動暨中緬文化旅遊年啓動儀式時,習近平宣布:“我同溫敏總統一致同意以這次訪問爲起點,共同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中緬雙邊關系的新時代由此開啓。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18日表示,習主席此訪具有“裏程碑意義”,成果豐碩,將極大深化緬中胞波情誼,促進兩國務實合作。中國領導人此次訪問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英國路透社18日說,中緬當天舉行合作文件文本交換儀式,共涉及33份協議、諒解備忘錄等。“習主席的訪問恰逢中緬建交70周年,這是向世界傳遞兩國友誼的最佳時機。”緬甸酒店和旅遊部副部長丁臘對《環球時報》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刊文稱,“習近平訪緬將爲雙邊關系發展注入新活力”。
1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比都同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舉行正式會談
聯合聲明強調打造中緬命運共同體
“這次我們決定共同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開啓了雙邊關系的新時代。”習近平18日上午與昂山素季舉行正式會談時表示,兩國需要對下一階段各領域交流合作進行系統規劃和部署,加強對雙邊關系的政治引領。習近平說,兩國要加快發展對接,建好經濟走廊;聚焦龍頭項目,加強互聯互通;擴大貿易投資,密切地方合作;深化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
“昂山素季:中國挺緬甸,並非因私利”,“德國之聲”18日以此爲題報道說,昂山素季在當天的會談中表示,緬中關系的重要特點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長期以來,中國在雙邊和國際層面給予緬方寶貴理解和支持,對此,緬甸人民銘記在心。“中國的支持不是出于私利,而是爲了捍衛公平正義,對于像緬甸這樣的小國格外彌足珍貴。”
會談後,兩國領導人共同出席多項雙邊合作文件文本交換儀式,涉及政治、經貿、投資、人文等多個領域。“中緬簽署協議加快‘一帶一路’建設。”英國路透社18日報道稱,兩國共簽署33項協議、諒解備忘錄、換文等文件。其中,投資13億美元的皎漂特區深水港項目被法新社稱爲中緬經濟走廊的“旗艦項目”,能夠成爲中國通往印度洋的門戶。18日,中緬雙方交換了深水港項目的《股東協議》和《特許協議》文本。
中信聯合體授權代表、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如能達到招投標預測的條件,在特許經營期內,皎漂港口和工業園將累計爲緬甸政府帶來約150億美元的稅收,預計每年將爲當地民衆提供10萬多個就業崗位。項目全部運營10年後,90%的管理崗位將由緬甸人擔任。
受到法新社等外媒關注的中緬合作項目還包括連接雲南和緬甸西部海岸的中緬高鐵,中緬邊境經濟合作區,以及仰光新城項目等。報道稱,緬方希望在仰光河西岸建立新城,以此解決人口過密、交通堵塞、水電短缺等問題,爲這個商業中心帶來“徹底改變”。
18日,雙方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共和國聯合聲明》,強調“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打造中緬命運共同體”“推動中緬經濟走廊從概念規劃轉入實質建設階段”“中方支持緬甸在應對人道主義狀況、推進若開邦和平、穩定和發展上的努力”等。
“大家共商、共建、共享,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緬方對此次訪問高度重視。17日,習近平乘坐的專機進入緬甸領空時,緬甸派出兩架戰機升空護航。緬甸第一副總統敏瑞到機場迎接中國領導人。在機場舉行的歡迎儀式氣氛熱烈,身著緬甸傳統服飾的青少年獻花,藝術家們表演傳統歌舞。候機樓至機場路出入口大約1公裏路段上,內比都8所學校600至800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手持中緬國旗,用緬語高呼“歡迎習主席”“中緬友誼萬古長青”等口號。
青建國際(緬甸)集團發展有限公司員工宋如锟參加了17日晚舉行的中緬建交70周年慶祝活動暨中緬文化旅遊年啓動儀式。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當習主席入場時,全場響起激動的歡呼聲,緬方人員紛紛自發鼓掌致意。
18日,緬甸官方媒體《緬甸環球新光報》1至7版、《緬甸之光》1至9版等全方位地報道了習近平的緬甸之行和中緬建交70年等新聞。16日,這兩家報紙與緬甸《鏡報》均在重要版面刊登習主席署名文章《續寫千年胞波情誼的嶄新篇章》。“美國之音”17日報道說,習近平在文章中多次提到“胞波”,表示在緬語中,“胞波”意爲一母同胞的兄弟,而中緬人民“自古相親相融,‘胞波’情誼源遠流長”。中國官方媒體將習主席此次訪問形容爲節日季的“走親戚”。
緬甸《伊洛瓦底》雜志17日說,沒有緬甸人會懷疑中國領導人訪問的重要性。“我們北方鄰居實在太繁榮、太強大,以至于不容我們忽視。”
17日與習主席舉行會談時,緬甸總統溫敏表示,此訪必將成爲“曆史性訪問”。他說,相信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將爲緬甸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脫貧致富提供有益借鑒。法新社18日稱,中國是緬甸最大的投資國之一,2019年前11個月,兩國雙邊貿易爲168億美元,“一帶一路”倡議有望改變緬甸這個國家的面貌。
“‘一帶一路’項目不僅對緬甸經濟産生推動作用,也會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産生影響,大家共商、共建、共享,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緬甸宣傳部部長佩敏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包括緬甸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想了解中國是如何治理的,“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習主席治國理政的論述值得好好學習”。“緬中是鄰國,中國雲南省出口到緬甸的貨物可以通過仰光和皎漂再出口到其他國家,這是緬甸的一個優勢,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資到緬甸投資建廠。”緬甸瑞丹倫集團董事長覺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有著強大的科技、經濟實力,對緬甸來說是非常好的合作夥伴。
2020年被確定爲“中緬文化旅遊年”。緬中文化旅遊促進會執行會長覺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19年前11個月,中國入境緬甸的遊客超過80萬人次。“緬甸政府對‘一帶一路’倡議響應積極,民衆反響也很熱烈。這些都有利于爲緬甸旅遊業帶來新機遇、新觀念、新模式。”在文化領域,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等中方機構近年來參與修複蒲甘佛塔的工作。
“患難見真情”
新加坡《海峽時報》稱,緬甸在10年前傾向于“擁抱西方”而疏遠中國。不過美國外交關系協會東南亞專家約書亞·庫蘭齊克對卡塔爾半島電視台表示,中緬兩國關系多年來一直比較密切,“實際上在數十年裏,中國在緬甸都具有顯著影響力”。
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最近一項調查顯示,約61.5%的緬甸受訪者表示,如果要與一個全球大國結盟,他們會選擇站在中國一邊,而並非美國。英國廣播公司稱,的確,兩國共享超過2000公裏的邊界線,交往曆史悠久。2016年,在當上緬甸領導人後,昂山素季選擇到訪的第一個東盟以外國家便是中國。
一些外媒提到,此次中國領導人訪問的一個背景是,緬甸因爲處理羅興亞人問題的方式而受到西方的施壓與指責。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中國對緬甸政府的做法表示理解,主張由緬甸和孟加拉國通過雙邊渠道處理羅興亞問題,避免問題複雜化、擴大化、國際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莫斯科國立大學專家沃爾洪斯基的話說,與癡迷所謂人權問題的西方不同,中國從未將雙邊合作與一個國家的內政挂鈎。
“中國開展對外合作從不強加于人,從不幹涉別國內政,反對你輸我贏、單邊通吃。”習近平17日與溫敏會談時這樣強調。他18日對昂山素季表示,路遙知馬力,患難見真情。中國是值得緬方信任的好朋友。中方將繼續在國際上爲緬方仗義執言,支持緬方維護國家尊嚴和正當權益。
談起習主席新年首訪選擇緬甸的意義,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除了在建交70周年的背景下,與緬甸探討如何提升兩國關系、進一步推動合作項目的實質性建設以外,還有一點重要的是,中國今年會更加注重周邊的外交,與緬甸深化關系有助于推動跟周邊其他國家加強合作。“如今,中國和緬甸合作是深化瀾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構建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關鍵。”
【環球時報赴緬甸特派記者 薛小樂 李炫旻 本報記者 李司坤 任重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