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于潇清
8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宣布,應新加坡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將于8月19日至20日訪問新加坡。應韓國國家安保室長徐薰邀請,楊潔篪將于8月21日至22日赴韓國釜山進行磋商。
今年在全球範圍內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個國家都更多選擇通過視頻會議和電話等方式開展交流與溝通。不過,隨著部分國家疫情逐漸緩解,線下的“面對面外交”正在逐漸恢複。19日和20日,中國外交部也先後宣布了印尼外長訪華以及中巴外長海南會晤的消息。
除了此前中美雙方在夏威夷舉行的特別會議之外,楊潔篪上一次出訪是今年2月底訪問中亞三國,中間相隔近半年。有消息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緊接著中方下階段或還將有進一步出訪計劃。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隨著一些國家疫情防控取得進展,各國疫情下現有的外交模式也將出現新的變化,相較于“雲外交”,面對面外交可以進行更爲深入的交流。且疫情實際上很難做到“清零”,我們不能等著所謂“清零”才恢複這些正常的交流和部署,在大家都積累了一些防控經驗的背景下,邊防控邊開展正常外交進程的方式會被逐漸啓用。
到訪新韓聚焦周邊
此次楊潔篪到訪的新加坡、韓國兩國都是中國周邊的重要國家。阮宗澤指出這首先凸顯了中國對于周邊地區的重視程度,疫情之下中國和周邊國家的合作協調尤爲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與韓國同爲與中國早期開啓“快速通道”的國家。4月29日,中韓舉行聯防聯控合作機制第二次視頻會議,宣布建立中韓重要商務、物流、生産和技術服務急需人員往來“快捷通道”。5月10日,首批適用中韓“快捷通道”的200余名韓國急需赴華人員啓程前往天津複工。中新之間則于5月29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于6月初啓動便利兩國必要商務和公務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
當然,選擇新韓兩國作爲目的地,各方在重視期待此次訪問的同時也各有側重。
新加坡外交部8月19日發布消息稱,楊潔篪在訪問新加坡期間將會見李顯龍總理和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新加坡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和外交部長維文醫生將分別爲楊潔篪設午宴和早餐會。
今年是新中建交30周年,雙方在疫情下開展了多樣靈活的雙邊合作。8月6日外交部副部長、中新雙邊合作機制中方高官羅照輝同新方高官、新加坡貿工部常秘林明亮通電話,對當前兩國關系勢頭做了階段性的總結。
雙方一致認爲,中新關系發展勢頭良好。上個月習近平主席和李顯龍總理通話,就新形勢下兩國關系發展達成重要共識。韓正副總理同王瑞傑副總理此前也曾通話,一致同意用好中新雙邊合作機制平台。在兩國合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穩步推進複工複産的背景下,開好今年的中新雙邊合作機制會議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下半年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第16次會議還將在新加坡舉行,屆時中新雙方高層將有進一步交流溝通。阮宗澤指出下半年東盟也有著非常緊密的日程,此刻中新之間進行預先溝通很有必要。
在韓國期間,楊潔篪將同韓國總統國家安保室長徐薰會面。韓國青瓦台發言人姜敏碩8月19日表示,徐薰計劃22日上午同楊潔篪舉行會談,並通過午餐磋商就韓中合作應對新冠疫情,高層交流等雙邊關系以及半島局勢、共同關心的國際局勢等內容交換意見。
作爲韓國總統親信的徐薰此前擔任國家情報院院長,在朝韓關系、半島局勢以及美韓關系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韓方外交圈上周就提前透露了楊潔篪可能訪問韓國的消息,對中韓高層交流表示期待。韓國《東亞日報》20日報道援引消息人士指出,訪問期間中韓下階段高層交往預計將成爲主要議題。對此,阮宗澤認爲楊潔篪此行也將爲中韓下階段交往打好基礎和鋪墊。
對話清單開放
對于楊潔篪此次亞洲兩國之行,外界尤其關注在當前中美關系遭遇挑戰的背景下,各方是否會重點談及中美關系等相關話題。《華爾街日報》19日報道稱,在中美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中方正在尋求加強與亞洲鄰國的關系。
楊潔篪8月7日在新華社發表署名文章談及中美關系時表示,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維護和穩定中美關系事關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福祉,也關乎世界和平、穩定、發展。
7月28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舉辦的視頻座談會上表示,希望美國下一任總統能首先穩定與中國的關系,因爲亞洲區域的長期穩定與繁榮必須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李顯龍在回答提問時說,不論誰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新加坡都希望中美關系保持穩定,同時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能就美亞洲政策取得共識,確保美國與亞洲區域國家的關系穩定,不會因兩黨交替執政而立場反複。
阮宗澤指出,楊潔篪此行各方將主要聚焦雙邊關系和地區合作。至于是否會談及涉美話題,阮宗澤認爲,此行各方對話清單是開放的,沒有什麽不可以談。此前李顯龍撰文強調不要強迫東亞地區國家在中美之間做選擇,這方面的壓力不在中方,中方是想和各國都建立合作關系,如果進行一些面對面溝通,能夠起到增進理解,消除誤會的效果。
責任編輯:朱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