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金近照
篆書對聯 《不知明月爲誰好,時有落花隨我行》(138cmX23cm)
行草條幅 《吳之章·舟夜》(136cmX34cm) 釋文:江寒月浸一天霜,人語穿林露火光。知是近村漁水利,夜深燃竹看魚梁。
隸書對聯 《竹石得幽秉,壺觞多雅遊》(178cmX32cm)
隸書對聯 《無事此靜坐,有福方讀書》(178cmX32cmX2)
□ 芥 堂
■趙永金 1972年出生于江西尋烏縣,中央美院書法碩士,系中國書協會員、深圳市書法院院長、深圳市書協副主席、深圳市青年書協主席、深圳市福田區書協主席、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主席團成員等。其篆刻作品獲西泠印社首屆國際書法篆刻大展優秀獎;書法作品入展全國第七、八、九屆書法篆刻展(第八屆獲“全國獎”);書學論文入選全國第八屆書學研討會。出版作品集多部。
1993年,從江西尋烏來到深圳時,他只是一個書畫廊學徒。如今,他在書法事業上碩果累累,擁有衆多頭銜。從2006年開始,他策展50多次,策劃出版書畫類圖書500多種。他叫趙永金,憑著一支毛筆,以中國最古老的藝術形式,在中國最現代的都市裏,長袖善舞地書寫著自己的書法傳奇。
求學:笃定的“行者”
趙永金是一個爲了藝術理想甘于苦修的“行者”。
趙永金小時候,爺爺曾對他說:“樹要皮,人要臉,讀書人的字就是讀書人的臉。”少年趙永金對叔父的一手好書法羨慕不已,從此對書法産生了濃厚興趣。上中學後,寫得一手好字的趙永金,成爲班上出黑板報的“專業戶”。
1993年,因爲不滿足現狀,趙永金瞞著家人辭去了中學教師的公職,毅然南下深圳,成爲書法篆刻家陳墨先生所開書畫廊的學徒,邊打工邊跟著陳墨學習書法篆刻。1998年,在人們爲財富奔走的時候,趙永金卻要重拾理想、重新拿起毛筆,說服妻子,負笈南京藝術學院,受業于黃惇、蘇金海諸先生,在書法審美上接受了一次“洗禮”。許多雜亂、淺俗、曾經自以爲是的“理念”,在南藝悄然化解。同年,其篆刻作品不僅入展全國第四屆篆刻展,還在西泠印社首屆國際書法篆刻大展中獲優秀獎。2001年,他的行書作品榮獲江西省第二屆青年書法作品展一等獎。從此,趙永金幹脆把接手的書畫廊關了。2002年,他來到中央美院國畫系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在王镛、邱振中、劉彥湖、徐海等先生的指導下,他開闊了視野,書藝大進。不久,其行草書在全國第八屆書法展中榮獲最高獎“全國獎”,蜚聲書法界。隨後,他被書壇頗有影響的“全國七十年代書家藝委會”吸收爲藝委會委員。2005年,他考取中央美院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成爲中央美院王镛工作室2005級三名研究生之一。王镛先生的書法創作主張和藝術道路使趙永金深受啓發,其畢業論文《論影響清初帖學衰微的幾個因素》入選全國第八屆書學研討會。
“我是個把書法當作事業來做的人,書法就如同我的血液在身體裏流動。”趙永金所言,應爲其作爲“行者”苦修後的深切體悟。
爲人:樸讷的“俠者”
趙永金是個“矛盾”的人。跟他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性格內向,讷于言辭,純樸誠摯,但又富機智,廣遊曆,好交友,性近于俠。這一點,從給他寫書法評論文章的名家名單中可見一斑: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祁小春,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曹寶麟、副所長陳志平,書法理論家丁正,上海韓天衡美術館館長顧工博士,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學術部主任肖文飛博士,書法評論家薛元明……
趙永金交遊之廣自不必說,而其遊學,又有迥異于同侪之處。南京黃惇,北京王镛,俱爲當今書壇巨擘,然二公爲學門徑不同,趙永金卻能兼師而蓄取,已屬不易;更兼事師如父,得二師齊力提攜,可謂登堂入室,盡窺南北之妙。
2011年,深圳市書法院成立後,這裏更成了趙永金交遊的“據點”。從他的微信可知,他交遊的對象極爲廣泛,他們來自北京、上海、長沙、南昌、香港、澳門等全國各地,乃至新加坡、韓國等國家。
據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執行主席兼秘書長、嶺南書法院院長鄭榮明觀察,趙永金這種俠者性情,應該來自于他內心的自由。按趙永金曾經努力經營的事業順延,他或許可以很風光地發家,成爲一個富翁。但趙永金並沒有遵循這一生活邏輯,而是在書法篆刻這一有些蒼老、但依然挺拔的大樹下停駐了下來,乘涼也好,觀賞也好,品味也罷,這讓他有了一種自由和散淡,有了一種藝術的心態和藝術的人生目標,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做事:幹練的“王者”
讷于言者必敏于行。性格內向的趙永金,做事幹練老道、駕輕就熟,時時迸發出沛然充盈的能量,處處顯示出王者風範。
2005年,趙永金發起成立了深圳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在北京讀碩期間,他經常返回深圳策劃、組織、承辦各種大型書法活動。從2006年的“深圳市青年書法藝術雙年展”到外來青工書法大賽,從“印象福田”篆刻展、“廣種福田”書法展再到“嶺上雅集”書法展等,趙永金策劃的50多次書法展覽,爲深圳青年書法家們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台。正是通過這些展覽,深圳青年書法群體漸成氣候。上海《書法》雜志執行主編胡傳海先生撰文稱,“深圳書派”正在崛起。廣東省書協副主席、深圳市書協主席陳欽碩對趙永金評價道:“趙永金的努力推動了深圳書法的發展,值得稱道。”因爲展覽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深圳市委宣傳部、文化局、文聯等許多單位,紛紛將書法活動交由趙永金及其主持的書法院策劃、承辦、評審。趙永金也因此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嘉獎,被評爲“深圳市優秀來深建設者”。2007年11月,他又被深圳市文聯與深圳市青聯推薦爲“深圳市第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候選人。
在深圳風生水起的時候,趙永金不忘反哺家鄉書法事業,多次支持贛南舉辦全國性書法大賽。他曾爲尋烏縣一中捐贈價值3萬多元的數百冊圖書,指導家鄉許多書法後起之秀步入藝術殿堂。鑒于他以書法藝術在家鄉産生的社會影響力,贛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其“客家之子”稱號。
趙永金的事業越做越大,他在香港的中國藝術出版社挂職藝術總監,爲衆多權威藝術機構和單位責編書畫、詩文集500余種。同時,他還創辦書畫類報紙《墨林》,他主持的深圳市書法院微信公衆平台目前擁有粉絲8萬余人,成爲書法界頗有影響力的自媒體之一。
遊藝:溫雅的儒者
對書法藝術的追求,趙永金對古代碑刻法帖並不固守一家、一味追摹,而是廣采博收,吸納衆家之長。他的作品裏, 既有二王帖學血脈,宋代蘇、米和明代董其昌的形迹,又有北碑、摩崖石刻,以及清代金冬心、近代來楚生等人的影子。爲避免熟而生巧、落入俗套,他不斷汲取新鮮的營養元素,使自己的作品熟而後生,不至于過早定型。
文學借語言表現,書法借線條表現,書法家通過線條的跌宕律動,映照情緒、心境,直指生命體驗。趙永金書法比較注重筆法,他的用筆總體感覺是“暢中有澀,潤中有渴”,行筆的順逆、曲直、虛實、潤枯,經過他的呼應、交接、排列、組合,枯則以濕墨潤之,濕則以枯筆醒之,在同樣的宣紙上給人以不同質地、不同感覺。欣賞他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線條語言特別豐富,富有質感。他正是通過靈活的用筆來表達自己的心律節奏,並撥動欣賞者的心弦,以線條揮舞顯生命律動,以筆墨變化顯運行節奏,所謂“幹裂秋風,潤含春雨”。
對于趙永金書法,已有諸多名家進行評論。肖文飛博士評曰:“清雅散淡,氣息純正,有性情,悟性高,線與古會,形達己意。”鄭榮明先生評論稱:“優雅而又隽逸,自由而又散淡。”浙江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書法帶頭人、教授徐文平稱:“格清氣逸,傳神動人。”曹寶麟先生評曰:“下筆便現松秀。”祁小春先生評論說:“趙永金對古代經典法帖廣收博取,深谙古法,發諸毫末,既繼承傳統,又自出機杼,觀之如見其人,可謂學古能化。其爲人樸實無華,書品亦如人品,言談舉止有儒者風範,書風秉承傳統,又于學問勤加積習,展望其未來,實未可限量也。”
筆者認爲,趙永金五體皆工,所書五體雖形貌不一,但字裏行間無不充盈著一種清逸、蕭散的氣息,盡顯沖和、溫雅的儒者之象。
(配圖均爲趙永金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