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各地車輛限購的聲音沸沸揚揚。
梳理各方聲音看來,汽車行業從業者支持取消限購;沒有購車指標的群體反對限購;擁有汽車指標的極力支持限購,因爲增加的車輛會對他們出行填堵;限購和自己沒關系的群衆繼續吃瓜。
上篇文章,特穆談到限購對汽車産業的影響,以及限購的不合理性和對民生的影響。多數留言反饋大家還是支持取消汽車限購,但也招徕2個反對的觀點:放開限購這麽多車停到哪,道路更擁堵怎麽解決?爲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解除限購有啥意義?
今天,特穆就談談這兩個問題。
擁堵和停車難是城市管理問題不能“因噎廢食”一限了之
首先,反對取消限購的多數是已經擁有購車指標並且擁有私家車的人,而反對限購的多數還沒取得購車指標或者沒買車。例如,很多居民參加過無數期搖號,至今未中簽,對車牌這張成本極低的“鐵片”求之不得,而那些早期買車的人一定不希望更多的增量汽車與他們分享道路資源。畢竟,人都有自私的一面。
作爲生活在大城市的特穆,經常也會受到堵車和停車難的困擾。因爲上述問題耽誤行程也經常會遇到,可以說是家常便飯。
那麽這些問題有什麽有效的解決方法?事實上,看一些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擁堵問題無一幸免。各國治理擁堵的方法很多,不過還沒有中國式限購。最爲接近限購的就是新加坡,不過新加坡的機動車限購政策看起來更爲公平。
人口密度較高的新加坡,采用“擁車證”制度,是新加坡獨創的治理城市交通治堵的制度。個人在購買新車時,必須首先向政府提出申請、投標購買一張“擁車證”。獲得了擁車證後,所有者必須要在6個月內去注冊一輛新車,從注冊日起10年內有效。如果車子的使用壽命超過10年,則還要拍賣一張擁車證。這10年,需要向政府付高額擁車使用費。
而在內地,多數限購城市早期的購車者算是幸運兒,對于後來者顯的不公平。例如一些家庭致富早,很早家裏就有幾輛車,而平時利用率也不高。後來需要購車很多搖號者卻長久不中簽。這對于後富的消費群體來說非常不公平。
另外,很多家庭或個人擁有多個購車指標後,會將一些不用指標“出租”或者“出售”,雖說違法,但是由于監管難度,也滋生了一個龐大的購車指標租售的利益鏈條。
爲此,不少人呼籲以家庭爲單位分配購車指標。甚至有人提出,所有私家車指標統一收回歸政府所有,使用者按使用期限長短向政府繳納租金,租金用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這樣對全體市民更爲公平。
擁堵怎麽辦?停車難怎麽辦?
國外案例看來,提升擁堵區域車輛行駛成本和停車成本是最普遍的方法。例如,進城費、擁堵費和高額停車費等等。
至于停車難問題,特穆在北京和上海也遇到過,極少會有這樣的問題發生,各商圈CBD停車的地方還是能找到,只是停車費高或者需要花時間找而已。這並不意味著沒地方停車。
當然,關于疏解擁堵的方法網上搜索有很多,一些方法已經是國外政府所采用的。
汽車限購限制的是國家工業水平汽車技術背後帶動的是工業底層技術發展
汽車工業爲什麽要扶持?這個行業存在的必要性在哪?
我們可以盤點發現,世界上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工業制造業水平一定是發達的。例如,德國、日本、美國、韓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同時,發達的工業水平又是一個國家發達的基礎,也是成爲一個強國的基礎。
汽車工業是一個國家工業強大的一個真實寫照。因爲汽車工業涉及到工業體系的各個領域,汽車本身就是多個學科應用的一個綜合工業産品系統,涵蓋材料學、機械、信息技術、物理學和電氣學等等,一台汽車背後帶動了多個行業的多條産業鏈。而這些門類的不少尖端技術都會體現在汽車這個産品上。
例如,傳統汽車的動力系統,即發動機和變速箱,看似不到一個立方的體積,卻代表了頂級的工業水平。如今,尖端的發動機技術還是掌握在美日德這些工業強國。因此,這些國家的汽車品牌在全球市場看來頗具競爭力,這就是爲什麽這些品牌的汽車代表了汽車工業的前沿技術水平。
而發動機和變速箱制造需要的特殊材料以及控制器ECU等核心技術單元,也是被這些國家的少數企業掌握。我們國內自主車企至今很多關鍵零部件還要采用這些國外企業的技術。例如,同樣排量技術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匹配,我們自主汽車發動機的動力和油耗會更遜色一些。這都是由于我們在這些關鍵技術方面落後所造成。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汽車消費市場高增長,這也讓自主車企在汽車領域有了長足的進步,帶動的相關技術也取得一定發展。這些技術反之都能應用到各行業各領域。例如,一些發動機使用的特殊金屬材料技術發展,突破外企技術封鎖後,應用到很多工業動力領域,促使相關行業技術升級。而一些特殊材料又能應用到一些醫療領域。事實上,國內目前各行各業競爭力短板最終都體現在這些材料領域。
然而,汽車工業技術涵蓋的並不局限于此。任正非提到的“底層基礎學科”,汽車工業基本都有覆蓋。
對汽車工業的鉗制,無疑對工業技術進步産生影響。雖然各地放寬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限制,但是新能源汽車目前對于整體汽車工業影響極小,對汽車工業整體技術提升作用甚微。(有觀點認爲,電力驅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且並不代表尖端技術,這就讓造車新勢力踏過低門檻蜂擁而至,才會出現那麽多“新勢力”)。
國內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企業都能造電動車,難道包括豐田在內的世界頂級車企造不了電動車?大家該多思考下,電動車這種産品目前存在的合理性。我們偏心式的扶持電動車的意義又在哪?很多合資車企確實也推出了合資電動車品牌,大家可以多研究其産品,看著更像是糊弄政府政策。
在貿易摩擦的當下,科技基礎更是成爲我們談判的底氣和砝碼,不得不承認我們在尖端技術的底層學科領域,與強國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而我們卻在技術發展環境層面給予了限制。我們如此之大的經濟體,在科技領域僅依靠華爲這支孤軍奮戰,是不是值得大家反思?面對擁堵等一些城市管理問題,采用“揚湯止沸”式的政策,而不考慮全局和整體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