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觀察者網特約作者 心心
今天是“圓”的。
費孝通說,中國鄉土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差序格局”。我們的親屬關系,就像把一塊石頭扔到湖水裏,四周形成一圈圈的波紋。
在三秋之半,我們吃月餅,賞滿月。
最重要的,是團圓。
艾青的詩最是真摯:我的思念是圓的 / 八月中秋的月亮 / 也是最亮最圓的。
月寄相思,萬家燈火。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各種文化習俗,不僅在國內以及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國家得到傳承,還乘著短視頻平台TikTok的扁舟“出海”,傳播到世界各地。
中秋文化,總有人傳
TikTok已成爲網友們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平台。這幾天,印尼華人網([email protected])發布了一系列的短視頻,介紹和中秋有關的各種文化習俗。
今天分享的這段影子舞,美極了!舞者的剪影時而變成搗藥的萌玉兔,時而幻化成飛天的嫦娥。
主持人用流暢的印尼語,配合著漫畫,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講給訂閱者們聽。
他介紹月餅和祭月習俗的視頻,還得到了許多印尼人的共鳴。
一位名叫Nicola Jiang的小哥至今仍高度活躍在TikTok上。
他幾乎每天都更新視頻,用意大利語熟練介紹中國的美景和美食。他的賬號(TikTok@Nicola Jiang)至今已有52萬粉絲,視頻收獲1620萬喜歡。
去年中秋節前,他分享的美食——月餅,被上萬人點贊。
原來,很多海外網友早就見過月餅,或在電影裏,或在遊戲中。很多海外網友,對《功夫熊貓》裏熊貓阿寶吃月餅的劇情仍留有印象,但經過Nicola Jiang的介紹,他們終于懂了月餅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內涵。
海外TikTokers紛紛在他的視頻下方留言。“我3天前在唐人街買了月餅,今天我嘗嘗!”“我最近也買了。”
漢字圈今天“風月同天”
不僅世界各地的網友們更加了解中秋節,八月半的習俗,在漢字文化圈也能引起共鳴。
今天,有中國TikToker扮成嫦娥,翩翩起舞。
新加坡唐人街,也爲中秋裝點了起來。
在日本,今天是“十五夜”(じゅうごや)。
盛唐時期漂洋過海的賞月習俗,至今深入人心。但日本人賞月不吃月餅,而是吃一種糯米制成的點心“賞月糕團”(お月見団子)。中國的月餅口味推陳出新,日本的這種糕團現在也流行塞入各種餡料。
這幾天,陸續有日本TikToker分享“賞月糕團”。中秋節前,日本的大小店鋪已經開始售賣了,是屬于這個時節的美味。
還有日本網友在TikTok上分享自制的“賞月糕團”。有的精致,有的創意滿滿。
“明年,做什麽樣子的好呢?”
日本的著名童謠“兔子舞”,也在中秋期間出現在TikTok上。
一名家鄉在日本淡路島的TikToker,在中秋節前一天,分享了故鄉的美景。朦胧的月光灑在濑戶內海上,激起了他的鄉思。
名古屋的中秋名月,也不遜色。
越南的中秋節,好不熱鬧。
花燈和遊行,是越南中秋節必不可少的元素,還有孩子們的笑臉。閃著光的龍、馬、兔、天鵝穿街而過。趁著暑氣未消,人們在集會上載歌載舞。
中秋節晚上,越南人也會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賞圓月,聽長輩們訴說與月亮有關的民間傳說。孩子們還會在中秋收到各式各樣的禮物,玩具、飾品、零食等等。
中秋減肥,是對月亮的“不尊重”
到現在,“月餅”(Mooncake)的TikTok話題下的播放量已經突破了850萬。
月餅好看又好吃,中秋怎麽能忍住不分享呢?
一名海外的TikToker去年中秋節時,一人分飾兩角,還原了把月餅帶去公司的趣事。
她拿出月餅准備分享後,辦公室的其他女孩說,“這是月餅嗎?我聽說卡路裏很高啊,不健康……”
她解釋道,月餅就是每年這個時候,偶爾吃的。
但沒想到,過了一會,同事們就“真香”了。據這名TikToker說,女同事們“已經開始吃了起來……”
雖然月餅高油糖易長胖,但是有網友打趣,“中秋減肥,是對月亮的“不尊重”。嗯,一年也就吃那麽一次。
和家人過中秋,掃光一大桌好菜,再來上一塊最愛的蛋黃蓮蓉餡的月餅。
複工時一稱體重,胖了3斤。但想到那些美食,不爭氣的淚水還是從嘴角流了下來……
TikTok上,中國、越南,甚至海外,都有網友分享了自己制作或是收到的月餅。
蛋黃蓮蓉,yyds!
在英國的TikToker分享了自制的糯米皮月餅,高級的莫蘭迪質感。
澳大利亞華人,買到了黑色的流心月餅。
還有印尼網友自己制作的方形月餅。“好吃是真的好吃,”這名TikToker說。
從千裏共婵娟,到“舉世共婵娟”——在TikTok這個社會化媒體平台,和那些熱愛分享中國文化的TikToker們的主動傳播下,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了古典、浪漫且包容的中華文化。
今天,就和家人共享團聚的時光,沒有負擔地吃月餅吧。祝: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