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想拖延的時候,就會想起川普這句話:
“不要等待什麽最佳時機,也不要等自己變完美的那一刻,因爲這些時刻永遠不會到來。你要開始,就從現在。”
2015年6月,從未擔任過任何公共職務的“地産大亨”川普,突然決心去競選總統。
這遭到不少人的恥笑,他們覺得就以川普的形象,給他100次機會都不可能成功。
可川普卻異常自信,他認爲想當總統,那就去競選,不會去過多的准備和等待。
結果就是,這個敢想敢爲的川普,竟然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戰勝了政界老手希拉裏。
如果一定要給川普的成功找一個原因的話,我能想到的就是上面這句話。
現實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很多追求所謂“最合適時機”的人,其實大都是些平庸者。
而“果斷出手”才是無數牛人,不可言傳的做事習慣。
1
老于是公司的金牌銷售,月入好幾萬。
他的厲害可不光在嘴上,酒桌上也非常賣力。
聽說,他曾爲了談一個大單子,拿白酒幹客戶的啤酒。
最後把客戶喝哭了,說,我從沒見過這麽雷厲風行的人,當桌就把事辦了。
後來,拼命的老于得了胃病,經常疼得半夜睡不著。
去醫院說是胃潰瘍,醫生建議他歇幾天好好養養胃。
可當時正是沖業績的時候,時間緊任務重,老于想等到放長假的時候,再好好治治病。
但各種事情總是接種而至,讓老于沒機會靜下心來好好休假,就一直拖著。
結果,半年後的一天,老于突然倒在了酒桌下面。
那時,他的胃早已潰爛,有3個血呼呼的大洞,醫生說必須切掉。
漫長的治療期,高額的醫藥費,和酒永別……
病床上,他那蒼白的臉上寫滿了悔恨。
有些人無論做什麽,他們都習慣去找一個最優解,尋一個最合適的時機。
但這種想法,恰恰讓他們犯了傻事,把小損失拖成了大災難,得不償失。
凡是重要的事,都經不起等待。
而所謂最合適的時機,其實就是你權衡利弊的瞬間。
2
巴斯德說過,機遇只偏愛有准備的人。
它的本意其實是:
機遇只留給那些事前就已經做過准備的人,而不是事到臨頭再去准備的人。
曆史曾無數次地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誡著我們這個道理。
公元199年,袁紹率領10萬精兵南下攻打曹操,史稱官渡之戰。
曹操當時雖只有2萬人,但卻一點都不怕,因爲他算准了袁紹是個“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之輩。
果不其然,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袁紹做決定時瞻前顧後,下指令時又磨磨蹭蹭。
最糟糕的是,正當劉備趕來幫他拖住曹操時,謀士田豐建議他抓緊派兵,到曹軍後面偷襲,勢必會痛擊曹操。
可這會兒袁紹的小兒子生病了,他總放心不下,就說等狀態好了再打。
于是曹操從容地打敗了劉備,再次回軍官渡,打得袁紹節節敗退,不久袁紹便抑郁而死。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地球一端的歐洲大陸。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
當時不少嗅覺靈敏的猶太人,已經察覺到了希特勒的殺意,就趕忙放下自己的財産和商鋪,召集親友逃往美國。
另有一大波人,在明知納粹將至的情況下,卻還想著把財産清點清楚,甚至還想把移民的計劃整明白再走。
最後他們沒來得及逃走,就被納粹活捉,像牲口一樣被趕進了集中營。
一年多後的某一個傍晚,集中營上空黑煙滾滾,幾百萬人的亡靈隨風遠去。
古人說:讀史可以明智。
曆史上幾乎所有的興衰更替,無不與機遇兩字息息相關。
戰機來臨,袁紹想著把家事都處理完了,再出手迎戰;
納粹來襲,部分猶太人想著都收拾好了,再動身移民;
可時間從不因等待而停留,更不會因錯過而倒轉。
在人生大事上,追求“合適”就是把握機遇的最大敵人,果斷出手才是關鍵時刻唯一選擇。
3
一個老教授曾講過自己年輕時的一段經曆。
有天,他無意間路過了一座特別漂亮的房子。
他就繞著圈去打量它,結果越看越喜歡,久久不想離去,幻想著自己住進去的情景。
可他又想到,按目前行情來看,這房子肯定很貴,自己這點錢差遠了,也許過幾年可以考慮下。
于是他悻悻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裏,他就在想,我爲什麽不給房主打個電話問問呢?
哪怕房主根本不想賣,哪怕會要個天價,我問問又沒什麽損失。
他就把電話打過去了,結果卻大吃一驚:
房主不僅正要搬走,而且還沒來得及找中介,特好說話,要價格竟比想象中的便宜一半。
教授激動地當晚就把它買了下來。
沒過幾年,這片地方房價大漲2倍。
你看,當很多人還在糾結事情什麽時候做最合適的時候,那些厲害的人就已經開始主動出擊了。
事實一再說明,幸運女神常常眷顧這樣的人。
在他們眼裏,任何事只有能或不能這一說,絕不浪費時間。
莎士比亞說:好花盛開,就該盡先摘,慎莫待美景難再;否則一瞬間,它就要凋零萎謝,落入塵埃。
果斷行事的勇氣,遠比做准備的頭腦更重要。
追求完美、追求合適,也一定是建立在勢在必得的基礎上。
祝你成爲一個敢想敢爲,被幸運女神眷顧的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