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坦言,一些修讀H1華文的學生起初對華文會有抵觸情緒,因此她就通過一些科技輔助,以搶答、遊戲、扮演等方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並及時對他們的嘗試予以肯定。
他說,這些內容都以華文爲主,目的就是希望在學生離開中學以後,不會與華文華語漸行漸遠;有一天因爲任何原因,須要在生活中更多地運用華文華語時,也能很快喚醒他們的記憶。
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頒獎典禮于星期六(9月24日)上午在新報業媒體信托報業中心禮堂舉行。出席者還有華文教育工作者代表、得獎者任教學校的校長、副校長以及家屬等近200人。典禮還首次有非華族的校長應邀出席,他們是聖伯特理中學校長米諾(Mark Gerard Minjoot)和文禮中學校長英德吉星(Inderjit Singh),以表達對本校華文老師傑出成就的認可與鼓勵。
她執教鞭七年,一直都在英華初級學院教華文。由于初院的學習跑道相對短,所以她與校內團隊一直不斷摸索,要在提高學生學華文的興趣和提高考試成績之間求取平衡。
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顔曉芳鼓勵教師們既要積極變通、尋求多元嘗試,也應不斷提升自我、豐富人生閱曆,將所學與學生們分享。
對有熱忱學習華文文學的學生,她希望能幫助他們領略華文文學之美,幫助他們培養閱讀興趣、提升思辨和賞析的能力。
這位年輕老師獲得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她投注于學生的熱忱和努力獲得了肯定。
周志鴻說,學校一直以來經常辦書法、茶道、象棋等活動,也和中國的學校進行交流,在疫前還帶學生到中國進行浸濡遊學之旅。
他認爲,華文的學習應該更生活化,學生才會有興趣,才會在走入社會後繼續學習和使用。
英華初級學院江濱(左)和林景小學的周志鴻,都是傑出華文教師獎得獎者。(卓祾祎攝)
趙一瑾說:“作爲華文教師,我希望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師實習計劃讓我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行業,我希望能夠體驗不同類型的工作,並把這些難能可貴的經驗帶回學校,爲我的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
江濱以搶答遊戲扮演等方式 激發學生求知欲
她說,初級學院的學生像小大人,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往往因自信不夠而不敢用華語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因此,她改變了最初的刻板教學法,不再直接讓學生抄寫並練習作答技巧,而是以引導方式帶領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加強記憶的同時也幫助他們建立信心。
周志鴻(44歲)是林景小學的母語部主任,在華文教師崗位上堅守了20年,一直秉持著對華文教學的熱忱,還領導團隊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她說:“教師的成就感不在于每個學生都考A,而是在于看到他們學華文從有抵觸,到後來願意主動加入課堂討論。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認可。”
江濱說:“修讀H1華文和選修H2華文與文學的學生,在華文程度和學習心態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因材施教。”
李美燕和趙一瑾今年7月和8月期間在《聯合早報》實習了四個星期。她們受訪時說,實習記者是難得且全新的體驗,也使她們學會將訪前准備、提取關鍵信息,到寫稿的過程,應用于華文寫作的教學中。
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顔曉芳在致辭中肯定了教師們的盡心盡責,以及爲學生學好華文所付出的努力。顔曉芳說:“我要衷心地感謝所有老師的付出。老師,尤其是母語老師,其實特別辛苦。我們的母語老師的努力,需要更多的肯定。”
李美燕說,這次實習使她對“早報逗號”“大拇指”等學生報更加了解,不僅接觸到這些媒體行業裏幕後的華文教育工作者,也學會利用這些平台的免費資源,將它們用于日常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是由《聯合早報》和早報校園聯合主辦,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新加坡華文教育學會、新加坡華文教師總會以及新加坡中學華文教師會協辦,並獲得教育部的支持以及新報業媒體基金贊助。
周志鴻用多媒體教具輔助教學 學習過程更多姿多彩
他說:“母語學習不應該只集中在母語雙周,應該是日常的、持續一整年的事。”
華文教師們與時俱進積極掌握新技術、加強團隊協作以探討多元教學策略、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提升學生對華文學習的興趣,八名來自中小學及初級學院的華文教師獲頒第25屆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
他說,教師節時常有已經讀中學的學生帶著成績單回母校探望老師,得知他們仍保持對學習華文的熱忱,他感到非常欣慰。
華文媒體集團青少年受衆工作群總編輯陳能端在典禮致辭中說,報館自2018年起已將學生報全部上線,並設立早報校園(zbschools.sg)平台,提供新聞語料、文藝篇章、投稿作品、視頻和博客等多種資源。
她也以德新中學的李美燕老師和維新小學趙一瑾老師今年在《聯合早報》實習的經曆爲例,鼓勵教師們既要積極變通、尋求多元嘗試,也應不斷提升自我、豐富人生閱曆,將所學與學生們分享。
或許是母親的言傳身教,或許是求學時代常常充當同學們的“小老師”,江濱(34歲)自幼就立志成爲一名教師。
他說,母語部的教師們都會分享教學資源和教學法,因此他要和團隊同事共享得獎榮耀。
爲了提升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他積極嘗試采用多媒體教具和平板電腦來輔助教學,加上校內一些旗艦文化項目,使學習過程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