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快時代裏的慢公司,卻是國內中餐品牌裏獲得最多米其林星的餐廳,新榮記到底是怎麽煉成的?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何沛淩。
2022年初,西貝莜面村創始人賈國龍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及新榮記,他說:“我和新榮記張勇之間有一個玩笑,我說你負責頂天立地,我負責鋪天蓋地。”
近年來,新榮記越來越多地走入大衆視野,但它既非巨無霸連鎖餐飲店,也非上市公司,而是一家以“慢”出名的餐飲公司。自1995年創始人張勇建立品牌以來,27年間新榮記只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城市開了30多家店。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餐飲界另一位張勇的海底撈火鍋——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撈全球門店網絡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國大陸,新加坡、韓國、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也都有海底撈門店。
然而,這樣一個體量上“不值一提”的品牌,卻是中國餐飲品牌中收獲米其林星最多的品牌。
僅2021年,新榮記北京、上海、香港三城的8家門店共摘攬12顆米其林星。2022年1月,《米其林指南2022北京》在線上發布,新榮記北京新源南路店連續第三年摘得米其林三星。
米其林星的含金量,或許足以解釋“頂天立地”的含義。
那麽,這個以小衆台州菜起家、一直小步慢走,一直拒絕引資擴張的品牌,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一切還要從創始人張勇說起。
“吃貨”張勇
包車來回八小時,只爲吃一頓飯
“在銀行工作四年,我待不住就出來了,做點小生意,在做生意過程中,我覺得自己還是最喜歡美食。”
張勇的家鄉在浙江台州的一個縣級市臨海,雖叫“臨海”,但這座縣城其實壓根不臨海,也不出産海鮮。
△浙江台州,圖片來源:攝圖網
可是張勇很愛吃海鮮,每次想吃海鮮,他都會親自跑到別的城市。當時溫州有家餐館很出名,叫阿外樓,自從吃過一次阿外樓後,他便惦記上了,經常包出租車專程去吃,單程四個小時,來回八個多小時,只爲了吃一餐飯。吃完回來,張勇甚至可以興奮得一兩個晚上不睡覺。
就這樣,張勇對美食的熱愛在朋友間出了名,于是有朋友建議他,幹脆自己開家飯館,還笑著打趣他:以後哪天要是做生意沒飯吃了,好歹還有個地方可以吃飯。
這個建議說進了張勇心裏,于是他決心開一家自己的餐館。
最貴的大排檔
首家新榮記開在馬路邊的地下室
90年代,浙江台州民間開始流行一句話:“客氣不客氣,請吃新榮記。”意思是請朋友吃飯,去新榮記是最高禮遇。但其實,最早的時候,新榮記也只是一家路邊的海鮮大排檔。
1995年10月1日,張勇開出了第一家新榮記,起名“新榮記食府”,位于台州臨海三角馬路的地下室裏。
彼時張勇做汽配生意,常去廣州進貨,愛上了吃粵菜。廣東的餐館起名都喜歡叫“某記”,于是他打算效仿粵菜餐館給自己的第一家餐館命名“勇記”,後來又嫌“勇記”太俗,想到台州話裏“勇”和“榮”同音,便叫了“榮記”。但他還覺得不夠,希望自己的餐廳欣欣向榮,最終敲定了“新榮記食府”這個名字。
△新榮記台州中心大道店,圖片來源:新榮記公衆號
當時,新榮記食府的招牌菜是“椒鹽水蛇”。這道菜的廚師班底是從廣東請來的,一次張勇在廣東的某家小店裏吃到,驚爲天物,便想方設法找到廚師,把整班人請到了台州來。
至于定價,新榮記一開始就很貴,當時就已是全台州最貴的大排檔。1995年兩三百塊可以在很多飯店消費一桌菜,而張勇的店,僅人均消費就要一百多元。
張勇解釋稱,人均高的原因在于食材。
“也不是我那時候想定位要多少錢,我就是這個要好一點,那個要好一點,價格自然高起來了。你可以賣貴一點,但你不能騙客人,不能把不好的東西給客人。從第一家店起這就是我們的基因。”
後來,這一想法被張勇提煉爲“食必求真,然後至美”,“真”是真料、真味、真誠,成爲新榮記遵循的美食理念。
雖然位于環境很差的地下室裏,價格還很高,但由于食材好、味道好,新榮記還是很快就火了。
當時新榮記的生意有多火呢?從一個數據可見一斑——當時新榮記食府廚師的工資已經人均八九千元,而90年代全國人均工資也才大概幾百元。
走出台州
轉型高端中餐,褪去大排檔身影
1998年,新榮記第二家店在臨海東湖開業,此後張勇都要隔上幾年才會開設新店,速度不疾不徐。
2002年,張勇第一次將餐飲生意做出了台州,承包了杭州省政府招待所門口的一家小店。他接手店面後的第一個月,小店的流水就從七八萬提升到了二十四萬。有趣的是,當時這家店的店名並不叫新榮記,而是將兩個招牌菜的菜名融合到一起,叫做“水蛇和魚頭”。
四年後,張勇在杭州楊公堤植物園的花圃裏開了一家新榮記,值得一提的是,這家新榮記徹底褪去了海鮮大排檔的影子,以品質中餐爲主,菜品上也推陳出新,精簡數量,把黃魚、炖湯作爲主打。
△新榮記黃魚,圖片來源:新榮記公衆號
不過,新榮記剛開始賣黃魚時,顧客的反響並不好。
有一次張勇來到溫嶺,在村子裏的一家小店嘗到了讓他大爲震撼的柴燒黃魚,它有家常飯菜的樸素香味,直擊味蕾。張勇反複來這家店吃了三四次,每次回去後就鑽進廚房裏研究,終于成功“破解”了黃魚的做法。從此以後,這道家燒黃魚成了新榮記顧客必點的招牌菜式。
憑借這家店,新榮記在杭州及周邊地區打出了口碑,正式邁出了高端化的步伐,品牌效應開始積聚。
2010年,張勇來到上海,開出了商場裏的第一家“新榮記”。這家餐廳也是新榮記與米其林結緣的開始。2016年米其林首次發布上海《米其林指南》時,這家店被評爲一星,是新榮記第一個獲得米其林星的店。
北上之路
我一定要在北京開一家店
“我一定要在北京開一家店,才能說自己是中國的品牌。”
上海的新榮記站穩腳跟後,張勇萌生了要到北京去開店的想法,但在江浙一帶打響名聲的新榮記,入京並不順利,北方消費者對台州菜這個小衆菜系十分陌生。
嚴格來說,台州菜屬于浙江菜系中瓯幫流派的其中一支。瓯菜是溫州菜的代稱,因溫州古名東瓯而得名。盡管新榮記融合台州菜與粵菜所長,本質上“無門無派”,更講求菜品創新,但對于2012年左右的北京,浙江菜已屬冷門,更何況在浙江菜中更加小衆的台州菜。
因市場的不看好,新榮記首店選址一度比較艱難。當時大的商場更願意接納順峰、淨雅、湘鄂情等知名餐飲品牌,相比之下新榮記只不過是在台州、杭州、上海開過幾家店的小會所,根本輪不上好位置。
△新榮記北京金融街店,圖片來源:新榮記公衆號
爲了選址,張勇在北京整整找了兩年,前後探訪了三五十處地點,最後選定了北京金融街洲際酒店的地下室。
那時的北京金融街人氣還不是很旺,張勇形容那兒每逢節假日街道冷清得“用機關槍射都死不了人”。但他還是憑著一股做餐飲的直覺,認定這個地方今後做得了大飯店。
當時,聽到張勇要把新榮記開在地下室,身邊很多人紛紛反對:高端餐飲怎麽能開在地下室呢?張勇卻不認輸,自己就是從地下室開始的,再做一個地下室店,照樣能做出來。
2012年,新榮記北京首店開業,張勇形容“生意火得不行”,兩年後,北京銀泰主席台店開業,從那以後,張勇再沒爲選址問題發過愁。
經過17年,新榮記從臨海的地下室開到北京的地下室,仿佛曆經了一個輪回,但品牌認知度早已今非昔比,新榮記已經從路邊的海鮮排檔變成了品質中餐廳的佼佼者。
南下香港
挑戰中餐館的“巅峰”
新榮記名爲台州菜,骨子裏其實擁有粵菜的根基,最初讓新榮記聲名鵲起的水蛇和魚頭使用的便是粵菜的做法。早期新榮記的後廚裏,也有很多專門聘請的粵菜廚師。
而說到粵菜,就不得不提一個城市——香港。彼時在香港市場,各菜系中粵菜一枝獨秀,幾乎沒有菜系可以挑戰粵菜的地位,也因此,國內的中餐品牌在這個市場上大都難以立足。
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勇從朋友那裏接手了一處香港灣仔的臨街店面,相比中環來說位置不算很好。
張勇當然知道在這開中餐館是件高風險的事,但他還是想挑戰一下,全力以赴地嘗試一次。
△新榮記香港灣仔店,圖片來源:新榮記公衆號
直至開業,香港新榮記前後籌備了將近十個月時間。開業後,張勇每天都泡在店裏,一直待了三個月。從供應商洽談、新菜品研發、餐廳運營到接收顧客反饋,張勇都親力親爲,甚至連買條鹹魚都自己去。
不久,新榮記真的火了,但卻不是因爲好吃,而是因爲菜價貴。
“新榮記菜價貴”登上了香港本地報紙頭條,報道稱,香港市場售賣的活黃花魚幾百塊一斤,而新榮記賣的冰鮮黃魚居然要價幾千塊一斤,一條黃魚價格動辄過萬元,簡直是“把蛇賣出龍的價格”。一時間罵聲四起,媒體更是直言新榮記“頂多三個月就要倒閉”。
面對洶湧的質疑聲,張勇不爲所動。他說:“你覺得是真正對的、好的東西,自己要堅持去做。你知道他們會人雲亦雲,但不能別人說了什麽就不敢做了。”
同年年底,這家新榮記斬獲米其林一星,在香港一炮而紅,門店的大廳位置甚至需要提前一個星期以上預訂。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新榮記面積只有500平米左右,大廳內只能擺放13張桌子,但2018年全年利潤卻高達6000萬元。
你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得有自己
用張勇的話說,自己“無門無派”,做起創新來絲毫沒有包袱,任何菜只要好吃都可以借鑒。後來的2020年,新榮記又推出了湘菜品牌芙蓉無雙、官府菜品牌京季,二者都收獲了不俗的口碑。
“我就是一個廚子”,“一個好廚師也得是好的設計師”,張勇的這兩句話蘊含了新榮記的成功無法複制的重要原因:極致的産品和極致的服務。
張勇沒有專門進修過廚藝,但對美食卻有著極強的天賦,他是新榮記背後最被忽視的“名廚”。事實上,新榮記餐廳從食材選擇到烹饪手法,都是張勇本人親自決定的。
△黃金炸帶魚,圖片來源:新榮記公衆號
比如,香港新榮記聘請的粵菜師傅,他們個個廚藝高超,粵菜功底深厚,一開始並不情願做台州菜。爲了幫他們打破大膽創新的“思想包袱”,張勇親自下廚,做了幾道台州土菜請大廚們品嘗,大廚們嘗過後都表示心悅誠服。“後來他們做得比我還好了。”張勇說。
不僅如此,新榮記的裝修、客人進店後服務的流程,甚至是店內音響的擺放位置等,張勇都要事無巨細地構思、安排。有人建議他,這些事情請人做就好了,他卻認爲這是開餐廳最重要環節之一。
“我希望我的每個餐廳都有一個新的亮點,不是簡單的連鎖複制,我希望做到一店一用。”張勇說,有錢請設計師的公司老板很多,但是老板本人未必能像他一樣如此深度地參與餐廳的建設。
在他看來,只有當話事人將人格投射在餐廳上時,餐廳才有了“魂”。
也基于此理念,這些年來張勇拒絕了高融資、高估值的誘惑,嚴格控制開店的數量,將新榮記的不可複制性發揮到極致。
“你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你得有自己。”張勇說,“我就想做一個高端品牌,它可以作爲百年老店,那就是一個傳奇。”
結 語
在當下這個快節奏、求擴張的時代,新榮記張勇展示了餐飲成功的另一種模式,那便是發自內心地熱愛美食,堅持對食材和美味的追求,不貪圖速度,一步一個腳印。
而這,恰恰值得當下很多餐飲人學習。
注:本文參考資料如下
1、《詳談06:張勇》,李翔著
2、《中國菜34-4體系》,劉廣偉著
3、《新榮記創始人張勇:高手在質上進取,而非在量上貪婪》,筆記俠
4、《新榮記創始人張勇:在快時代裏做一家慢公司|校友故事》,長江商學院EMBA
5、《體感的力量,從抖音到新榮記》,作者張卓,卓見 SeeDifferently(ID:scribble1123)
6、《米其林怎樣才能讓北京人民服氣?》,作者敲敲格,虎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