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評圖書:
書名:《新加坡》
作者:(美)約翰·佩裏
譯者:(新)黃麗玲 等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後浪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
新加坡的開發史其實要追溯到14世紀甚至更早以前,當時當地叫做淡馬錫。美國塔夫茨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海洋史教授、全球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東亞與太平洋研究專家約翰·佩裏所著的《新加坡》一書指出,淡馬錫當時的定位就是貿易中心,得益于泰國、馬來亞、爪哇與中國沿海地區、日本、印度等地的貿易而繁盛。但隨著“暹羅(泰國)和爪哇-蘇門答臘這兩大政權在海峽相遇”,淡馬錫最終在18世紀走向了凋敝。
這也是爲什麽英國殖民者如此輕易地在19世紀初占據了淡馬錫,並將之重新開發的原因。
約翰·佩裏所寫的《新加坡》,其實包含著三條主線,一是英國在印度洋-南中國海區域的貿易霸權的形成,以及之後遭遇日本挑戰這樣一個曆史性的戰略背景,這也是新加坡獨立之前的發展背景。總體來說,英國人所開發的作爲貿易口岸的新加坡,確實要比法國人、荷蘭人在亞太區域的同類操作更爲成功,而英屬東印度公司則爲作爲轉運樞紐的新加坡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貨物,以及後續的現金流動收益——包括18世紀末至19世紀末向中國傾銷的鴉片,以及從中國攫取的白銀,都從新加坡轉運。
雖然鴉片戰爭以後,英國搶占了中國的香港,但新加坡的貿易地位沒有受到根本性的挑戰,尤其是蘇伊士運河開通後,馬六甲海峽與蘇伊士運河(以及直布羅陀海峽)共同構成了大英帝國的生命線。《新加坡》書中談到,雖然英國以及法國都陸續嘗試在泰國半島上開辟運河,縮短航程,但這項一旦實現必然削弱新加坡地位的計劃卻一再延遲,倒是19世紀末的電纜很快被架設了,則進一步增強了新加坡的貿易地位。再之後,馬來半島的錫礦和橡膠都成爲歐洲殖民者財富的新來源,新加坡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第二條主線就是從日本入侵到二戰結束,再到新加坡並入馬來亞獨立,再被馬來亞“開除”的彷徨時期。《新加坡》這本書不加隱晦地指出了英國守衛部隊在日軍侵略面前的一觸即潰,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英國殖民者在新加坡乃至整個馬來亞受到的尊崇。“日據時期使新加坡人更深刻地意識到外來統治的不公及其對殖民地的剝削,形成社會上反殖民主義思潮的催化劑,讓許多新加坡人相信,沒有了英國,自己依然能夠過得很好。”
如書中所述,這一階段對于新加坡來說是奠定國家認知的關鍵階段:英國逐漸開始從亞太地區撤離,不斷放棄基地、駐軍,而推動或迫使新加坡人學會自我管理;中國南京政府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限制對外移民,新加坡社會的華人社會變得穩定,人們開始視自己爲新加坡人,不是過客,重視家庭;新加坡的經濟結構與馬來亞其他地區顯得格格不入,這也是新加坡主動融入馬來亞而不被對方接受的關鍵原因。
第三條主線就是新加坡獨立以來的崛起。應該說,新加坡的這一過程有著曆史和地緣機遇的助力。英國的撤離,美國和蘇聯紛紛強化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廣袤的亞太地區市場還沒有迎來工業化,這意味著先行崛起的新加坡不僅可以通過本土工業先行占據市場,而且還能扮演爲歐美産業繼續充任轉運港的角色。李光耀等新加坡開國領導人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是融彙東西方制度和社會文化,設計出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秩序體系,使得新加坡作爲一個地理意義上的小國,可以在産業和貿易上扮演關鍵大國的角色。
書中也指出,“新加坡作爲主權海洋城邦的新生活,恰逢海運業的巨變”,新加坡先行建立了煉油工業,幫助西亞地區出産的石油向著東亞等諸多地區銷售,這使得其貿易樞紐的角色變得更加牢不可破。這個早于日本完成起飛振興的城邦國家成爲石油時代、集裝箱時代的第一批受益者,並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注重産業轉型,發展機器人、自動化機械,持續引進高水平的科技型勞動力。